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区域现状调查及分析

2020-12-10 00:39金朝辉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

金朝辉

摘    要:通过开展当下区域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查,发现思政课在新高考的研究、新课标的解读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准备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开展探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一线政治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区域现状调查

随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已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浙江省新高考背景下,通过高考命题及学生考试情况的反馈也可以看出,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考查学生能否综合运用学科的相关内容已经成为命题的目标和要求。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加强新课标的学习,运用新课标理念研究新教材的教学、新高考的命题要求,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有效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并“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开展新高考复习。因此,只有对当前浙江省内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有相对全面的了解,才能对政治教师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2020年1月,笔者就上述情况对浙江省江山市(县级)普通高中思政课教师进行了现状调查,相关内容及分析如下: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下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区域现状问卷调查》为主要工具,以浙江省江山市所辖的6所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师为调查对象,于2020年1月共发放问卷47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其中包括一所省一级特色示范性高中、一所民办高中、四所普通高中。参与调查的教师比例占全市高中政治教师的95%,各校年龄结构、教龄结构均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各校政治教师的年龄结构比例上看,全市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了85.1%,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29.8%,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23.4%,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占了总数的53.2%;而从政治教师的教龄结构比例来看,8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46.8%;由此可见,近一半的青年教师教龄都在8年以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的一个调查显示,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效果之间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五年之内,教龄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呈曲线上升趋势;第5年至第8年,普遍出现一个平稳的发展趋势。因此,这些教师正处于一个专业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从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占大多数也可以看出,中青年教师是该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坚力量。而从各校政治教师执教新高考高三年级的情况来看,全市76.6%的政治教师已经执教过或正在执教新高考的高三教学,一方面说明大部分政治教师对新高考的命题和要求,以及其对新高考的教学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青年教师大都已经执教过高三年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师对新高考的命题目标和要求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但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72.3%的政治教师认为,新高考的命题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立足生活情境,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新课标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建议基本一致,尤其是重点高中的教师对新高考选考的试题与《考试说明》的考试要求出现的层级不对应情况有深层次思考,认为出现这一现象恰恰是回归基础的表现;而有约27.7%的教师认为,新高考的命题思路与老高考相比,不过是题型和难度上有调整,老高考的试题也注重聚焦生活,因而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在命题上出现与《考试说明》的考试要求层级不对应情况不利于教师的复习备考。

此外,还有53.1%的教师认为,新高考背景下开展新课标要求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应考不会有影响;而46.9%的教师认为,在新高考背景下,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在高一年级开展即可,高考应考还是原来的办法。

(二)對思想政治课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认识有差异。

1.城区与农村教师对新课标提倡的开展活动型课程教学认识有差异。由于全市各校思想政治教研组都对新课标组织过多次的学习和解读,思想政治教师对新课标倡导的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在理解其内涵上不同学校的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农村高中的部分老教师认为,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与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每单元后的综合探究课是差不多的,不过是“新瓶装老酒”;而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认同围绕议题开展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并有许多教师已付诸课堂教学的实践。

2.教师对围绕“议题”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议题”理解有差异。新课标指出“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因此,教师对议题理解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调查,有25.1%的教师认为“议题”即“探究的问题”;有35.3%的教师认为“议题”就是新课标“课程内容”中,“必修课程”里“教学提示”所展示的“议题”,可以即取即用;有20.4%的教师认为“议题”就是活动的主题,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还有10.2%的教师认为“议题”就是活动的标题。

3.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情况大为不同。通过调查,不同学校的教师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情况大为不同。省重点高中92%的政治教师都开展了议题式教学,虽然有的教师仅仅是尝试着开展,也有的教师如高一年级的开展频率就比较高;而在普通高中,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只有52%的教师开展过议题式教学且仅仅在公开课中;在民办高中,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比例则只有12%,且对象是高一的青年教师。

(三)对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教学准备上有差异。

1.新教材已经在一些省市开始使用,浙江省也将于2020年秋季开学使用,调查显示,只有9.5%的教师认真学习过新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0%的教师看过新教材;25%的教师只是在听课时了解了一下新教材的内容;还有15.5%的教师没有看过新教材。

2.调查显示,有21%看過新教材的教师已经在学习与新教材相关的资料,且着手准备新教材的教学工作;19%的教师认为新教材需要培训,等到假期时再说;有50%的教师认为自己现在任教着高一、高二的教学,还轮不到教新教材,没有必要学习准备。

3.对于新教材的学习和准备的调查则显示,约11%的教师认为,他们地处农村,教研力量薄弱,难以开展有效的准备;约15%的教师认为,学校年轻教师多,缺少优秀教师的引领,对新教材的准备也无从下手;54.9%的教师则觉得缺乏优质的学习平台,无法了解新教材乃至政治教学的前沿信息,总感觉工作事倍功半;还有19.1%的教师认为课务太多,疲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开展新教材的学习准备。

4.对教研部门即将开始的新教材培训和平时的学科教学培训,调查显示,57.5%的教师要求培训内容要有实用性,不要泛泛而谈理念;4.2%的教师要求培训内容要与高考相联系;19.1%的教师甚至提到培训请高考专家来指导最有用;当然,还有21.7%的教师感到外出培训困难,学校不太同意,要求教研部门帮助解决工学矛盾,这样才能安心培训。

三、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原因分析

1.不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力量参差不齐,教研组建设亟待加强。通过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重点高中以及城区的普通高中,由于地域优势等原因,教师队伍相对整齐,老中青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其中不乏省优秀政治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县级教坛新秀等。这对学校青年教师的引领起了关键作用。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备课组和教研组开展新高考研究、新课标的理解与落实,以及新教材的学习与准备。由此,他们对新高考的命题研究就比较深入,能够准确地研读《考试说明》,也可以让考生对考试要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高考的结果来看也是如此。此外,民办高中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存在着教学班级多、班级人数多、高考压力大而教师少的现象,所以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暇研究新课标、学习新教材,也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教研组建设薄弱。农村普通高中由于地域等原因,出现了青年教师多、老教师少、女教师多、男教师少的现象。其中,一个农村高中6名教师中有5名女教师,且只有1名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其他的均在30岁以下、教龄5年以内。单一的年龄结构、教学经验欠缺、缺乏优秀的引领等原因致使他们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教研组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先进理念、优秀的带头人,所以教学成绩也难以得到明显提升。

2.新高考的政策致使教师的课务加重,压力增大,教学方法陈旧。在浙江省新高考的背景下,选考思想政治课的学生增多。但由于江山市经济水平不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相对短缺,这就造成了教师的课务加重。尤其是在民办高中和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的课务负担更加沉重,加上女教师的二孩原因,使得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都是以提高学生成绩和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许多教师在教学上丧失了思想政治课的“思想”特色,用知识要点的死记硬背取代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刷题代替思维活动,习题训练代替高考复习,应试教育取代核心素养。因此,造成这些现象除客观因素以外,学校缺乏科学有效的机制培育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策与建议

1.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切实提高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新高考实施以来,随着学生选考政治的人数增加,一大批新教师也随之走上了政治课的讲台。在农村高中,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在缺少老教师的引领和教材教法的实战培训的情况下,直接走上高二甚至高三政治课教学的岗位。作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一套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从全市的角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本省区域内的教育“山海协作”,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对于本县市区域内城乡师资不平衡的状况,则需要通过行政的手段整合教师资源,通过学校间的“帮扶结对”制度、教师间的“师徒结对”制度,以及“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才、八年成器”的“1358工程”,一方面科学盘活教师资源,切实减轻一些学校教师的课务负担;另一方面有力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师业务培训方面,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教研部门在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效,让教师“培有所得”的同时,学校配合解决教师在培训期间的工学矛盾,让教师安心培训。

2.加强学校备课组、教研组的建设,提高政治教师的研究能力。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学科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下设的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中“同伴互助”的主要组织。通过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动,有利于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目前,浙江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都在开展“先进教研组”的活动,旨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因此,学校应该完善教研组活动制度,定点、定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不能停留在教研活动只听课、评课这样的单一内容,而要把教研组、备课组作为研究新高考、研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的主阵地之一,有效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功能,让政治教师不仅能教学,更能研究。

3.有效发挥教研员的作用,引领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中坚骨干分子,不仅指导着任课教师的教学,是学科教研的带头人,也是将课程目标落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关键人物。教研员要搭建优质的平台,通过教学比赛、课标解读、命题研讨、疑难问题的解答以及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等活动,解决农村高中教师教学水平不足、青年教师新高考命题研究短板等问题;通过城乡高中教师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方法,打通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教学教研的阻碍,制定区域学校政治教师教科研互动交流制度,使农村高中的政治教师可以定点定时地参与重点高中的教研活动,使区域学校的政治教师能共同研讨,一起学习、交流,共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研究新高考、研读新课标以及解读新教材的能力,使青年教师充分体验到共同学习,一起开展研讨活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摘引自: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河南省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研讨会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厦门市A区公办园为例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