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党建的浦东模式

2020-12-10 00:42丁倩
党政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浦东发展历程实践探索

[摘 要]楼宇党建是楼宇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浦东作为上海楼宇经济发展的高地,也是楼宇党建的创生地和创新地,从开创“支部建在楼上”的党建工作新形式,到探索党建引领楼宇空间善治的新格局,通过变革党在楼宇空间中的治理理念、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行动策略,逐步形成商务楼宇党的建设的浦东模式。

[关键词]浦东;楼宇党建;发展历程;实践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楼宇经济成为现代都市极具生命力的一种经济形态。楼宇经济的高度发展催生出大量新社会空间,如何对商务楼宇这一新社会空间进行组织、整合与引领成为当前城市基层党建的重点和难点。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既是上海楼宇经济发展的高地,也是楼宇党建创生地和创新地。以浦东楼宇党建的实践探索为样本,系统总结楼宇党建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规律,对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浦东楼宇党建形成的背景

1999年6月,浦东嘉兴大厦建立全国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开创了“支部建在楼上”的党建工作新形式。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楼宇党建的组织形态、功能定位被不断丰富和拓展,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主阵地。

1.浦东开发开放催生楼宇经济的新形态

20世纪90年底以来,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迅速上升,浦东的经济服务功能逐步增强。随着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楼宇經济在浦东悄然崛起。楼宇经济是一种“服务经济”,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典型经济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资本的高密度性。楼宇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的经济形态,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商务楼宇以其有限的占地空间创造着巨额财富。以浦东为例,在陆家嘴金融城31.78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了285幢商务楼宇和43211家企业,2019年税收超过2000亿元,税收超亿元的楼宇达101幢。楼宇经济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其成为城市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地方。其次,组织的“体制外”性。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相比占据一定优势,但在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楼宇经济中,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有极大比例,所有制结构上的差异导致楼宇经济具有很强的“体制外”性。再次,人员的高端性。楼宇经济往往与知识经济紧密结合,其从业者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以浦东陆家嘴金融城为例,楼宇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0%以上,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一方面,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属性和资本的高密度性使商务楼宇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另一方面,组织体系的“体制外”性以及人员结构的高端性,又使商务楼宇成为一种文化多元、联结松散的空间。

2.楼宇经济快速发展孕育楼宇社会的新空间

楼宇经济的高度发展催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楼宇社会。楼宇社会是由一些相互“隔离”的经济组织所组成的社会,与传统的单位组织和居住社区相比有着显著差异。一方面,同传统单位组织相比,商务楼宇是一个“弱政治强经济”场域。单位是组织化的制度空间,单位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权力性的“组织”关系,在单位组织中往往存在一个突出的权威中心,按照科层化的等级关系进行运转;商务楼宇是区域性的物理空间,楼宇内各主体之间是一种自愿性的“联合”关系,楼宇中的从业人员是谋求经济利益的主体,以平等关系为合作基础,以市场规律和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基础法则。另一方面,与居住社区相比,商务楼宇是一个流动性高的松散空间。社区是相对固定的生活居住场所,有一定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来维系居民关系和情感,并且在社区中有行政的街道和自治性的居委会以及社区党组织等形式的组织力量存在,因此党对社区的整合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强;楼宇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场所,以经济利益和工作联系来维系成员关系,同时楼宇中的产业主要是以流通领域和服务性行业为主,导致经营主体往往具有很高的流动性。通过与单位组织和居住社区比较,可以得出商务楼宇是一个低度整合、高度流动、平等松散的新社会空间,是政党影响薄弱地带。

3.政党影响薄弱的新空间呼唤基层党建的新模式

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商务楼宇成为城市经济增长“高地”,同时也成为党组织影响渗透的“洼地”。

要在城市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高地”上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必须尽快把党的工作推进到商务楼宇中去。一方面,商务楼宇政党影响薄弱的现状要求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商务楼宇中大多以新经济组织和

新社会组织为主,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存在许多“盲

区”。1999年下半年浦东新区党工委对3503家新经济组织进行调研,发现平均每家企业只有2.1名党员,无党员企业有2195家,占新经济组织总数的62.7%;有党员但未建党组织的企业有1071家,占有党员企业总数的77.8%,

这种情况与“两新”组织的蓬勃发展形成强烈反差,减少“两新”组织党建空白点、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成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商务楼宇新社会空间的特质要求创新党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商务楼宇属于市场领域和社会空间,经济组织和社会群体不是集聚在严密统一和固定单一的组织系统里,与地方政府机关无行政隶属关系,互相之间无资产纽带关系,没有上级主管单位,且组织成员流动性较高,因此党组织设置无法采用传统的支部建在“连上”

或设在居委、村委、单位等模式。在商务楼宇中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组织设置模式和党建运行方式,在此背景下以“支部建在楼上”为主要标志的楼宇党建应运而生。

二、浦东楼宇党建的发展历程

浦东楼宇党建以嘉兴大厦建立联合党支部,开创

“支部建在楼上”为起点,在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通过不断创新组织结构、提升组织功能、激发组织活力,实现了“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的升级和蜕变。

1.把组织“建起来”: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同时面对跨越式城市化、率先市场化和不断国际化“三大挑战”,大量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游离于单位管理体制之外。在此背景下,1999年6月浦东率先探索楼宇党建工作,在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嘉兴大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创新实践了“支部建在楼上”的组织模式。“支部建在楼上”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建立在社会基层单位的传统模式,推动了“单位建党”向“区域建党”的转变,以更加灵活的组织设置方式实現了体制外党员的再组织化和党对新社会空间的“有形覆盖”。

2.让组织“转起来”: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

在楼宇中建立党组织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楼宇空间的组织覆盖和对楼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因此在发展初期楼宇党建主要侧重于“党务”工作,包括组织关系的转接、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等。然而由于楼宇空间的“体制外”性,“约束型”和“管理式”的传统党建工作方式很难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提升组织的服务功能,以服务来吸引和凝聚楼宇企业及从业人员,就成为促使楼宇党建 “转起来”的关键。2003年浦东新区提出和开展“三服务”活动(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组织服务、党的基层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都为群众服务), “三服务”理念的提出使楼宇党建的内涵和功能得到极大拓展,除了传统党务管理之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服务企业进驻楼宇、发展企业先进文化、化解劳资矛盾纠纷、满足职工实际需求成为楼宇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务”转向“服务”,为无行政依托条件下执政党在商务楼宇中获得“合法性”提供了手段和方式,极大提升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了党对楼宇空间的 “有效覆盖”。

3.使组织“强起来”: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近年来,“治理”理念的提出和区域化党建的深入发展,对楼宇党建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治理”理念的提出促使商务楼宇逐渐“从单纯的经济空间转变为具有社会和文化生产功能的楼宇社区”①,更加注重楼宇中多元治理主体的平等参与;另一方面,区域化党建的发展要求楼宇党建突破“自我循环”,以更加开放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方式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2014年上海市委出台“1+6”文件,提出在党建引领下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在此背景下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成立。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楼宇党建的“整合”功能,将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相互融合,在治理主体上从一元主导转为多方参与,在治理空间上从楼内循环转向区域联动,在治理路径上从单体推进变为共建共享,把价值引领的政治需求、安商稳商的经济需求和公共服务的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整合性的楼宇党建新模式。

三、浦东楼宇党建的实践探索:以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为样本分析

近年来,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在楼宇党建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时充分肯定了陆家嘴金融城楼宇党建的探索和创新。以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为样本,可以窥探出浦东楼宇党建的实践模式和成功经验。

1.构建区域化的组织架构,实现网格化的精细管理

陆家嘴金融城针对区域内社会主体多元的特征,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构建了“1+5+X”的组织架构:“1”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5”是5个街道党工委,X是各类驻区单位党组织,实现“两新”党建、社区党建和区域党建“三建融合”。在“1+5+X”的组织架构下,金融城综合党委通过“布点划片”的网格化管理方式,把所辖的商务楼宇划分为十个片区和40个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覆盖284个“两新”组织党组织、9146名党员,每个片区成立一个党群工作站,工作站配有党总支书记、工会联合会主席、团总支书记,分管4至12幢楼宇的党群工作,以此对所辖楼宇内的企业进行组织覆盖。

综合党委对楼宇企业实现组织覆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隶属于陆家嘴综合党委的党组织,全部按照组织条线管理模式实现组织活动全覆盖;二是总部在陆家嘴但其他各个分支机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采用备案制,即总部党组织纳入陆家嘴综合党委管理,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支部由总部党委或总支参照陆家嘴综合党委的模式来管理,实施属地化管理,党费收缴、三会一课、发展党员不列入陆家嘴综合党委工作的范围;三是企业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范围内,但党组织是属于上级党组织条线管理的,采用兼容制,即把这些党组织的活动纳入综合党委的工作范围,但三会一课、重点任务、岗位立功、爱心公益等,缴纳党费、发展党员等不列入综合党委的工作范围”②。通过区域化的组织架构和多样化的覆盖方式,实现对所辖楼宇企业党组织的精细化管理。

2. 突出整体性的功能定位,实现服务与引领的有机结合

金融城综合党委以“交流、服务、凝聚、引领”作为楼宇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以优化服务功能为基础、以增强政治功能为核心,实现党对楼宇空间的有机整合与有效引领。

一是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团结凝聚党员群众,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服务党员群众方面,近年来共解决金融城巴士、白领食堂、人才公寓、楼宇医疗站、亲子暑托等500多项职工需求,有效解决了金融城员工的“急难愁”问题。在服务楼宇企业方面,成立了楼宇促进会作为共商共治平台,充分整合工商、商务、国资、经信、住建、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让党的工作同企业注册、入驻楼宇、日常运营、企业服务紧密关联起来,拓宽企业诉求渠道,解决企业难点问题,增强企业对楼宇党建工作的接受度以及党建工作对企业的服务效能。

二是以政治引领为目标,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加强人才政治吸纳。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陆家嘴金融城综合党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探索了党员政治生活管理与积分激励系统,通过党费缴纳、三会一课、重点任务、政治学习、思想汇报、岗位立功、爱心公益等七个维度对楼宇内党员参与政治生活情况采用积分制的方式加以管理,极大提升了楼宇内党员参与政治生活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在人才引领和政治吸纳方面,综合党委实施了“双培工程”,积极发挥组织育人功能,把骨干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到目前为止,已有380余名骨干加入党组织,有160余名党员成长为企业骨干甚至高管,通过双培工程有效实现了党对精英人才的政治引领。

3.探索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楼内楼外的区域联动

楼宇空间既是需求集聚之地,也是资源集聚之地,能否将楼宇内外的企业、政府、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共治格局是激发楼宇党建活力的关键。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共建共享的社会化運作方式:一是场地兼用,党群服务站的活动场地都是把企业的职工活动室改造成为综合性服务平台,和企业共建共享,活动设施由共建单位赞助共用,活动内容向企业员工和共建单位共同开放。二是人员兼职,各党群服务站的站长都是由企业或者楼宇党组书记兼任,同时还组建了党工团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工作力量“众筹”等办法解决楼宇党群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三是资金众筹,党群服务站举办各类活动所需资金,主要采用党委、工会筹措一点,区内楼宇企业赞助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③。

除了“盘活”楼宇内的资源之外,金融城综合党委还把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纳入到楼宇治理的价值准则当中,将楼宇和社区进行全方位打通:一方面通过“爱心牛奶”计划、帮困助学、垃圾分类志愿活动、金融知识进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为楼宇企业及员工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将社区事务受理事项通过“现场办理”“现场代办”“现场咨询”的形式引进楼宇,解决服务楼宇企业职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共建共享的运作方式,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楼宇社区共治格局。

4.创建虚实结合的工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智能联通

陆家嘴金融城通过有机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了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楼宇党群服务平台。就线下平台而言,金融城综合党委通过与楼宇物业企业合作共建,打造了40个集约化、开放式、共享性的楼宇党群服务阵地——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每个党群服务中心都包含咨询服务台、信息发布屏、政治生活厅、风采展示墙、学习充电区、白领微医院、爱心公益站、员工健身点和妈咪小屋九项基本配置,解决了没有政府投入情况下楼宇服务阵地的来源问题。

就线上平台而言,陆家嘴金融城充分考虑楼宇中

“两新”组织的产业特征和互联网时代的需要,通过

“线上线下”联动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楼宇党建工作得到极大拓展。一方面,推出了陆家嘴“金领驿站”微信公众号,将政策解读、人才服务、活动发布、需求征集、场地预约、党员积分、党务管理等多项功能囊括其中,使党建工作内容更丰富、互动更充分、运行更高效、服务更精准。另一方面,在每个商务楼宇设立了“金领微驿站”,通过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2.5平方米的空间中开通了政策咨询、远程问诊、电子图书、微心愿、法律咨询等服务功能,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智能+”方式,扩大楼宇空间治理的辐射范围。

5.采取党群协同的活动方式,实现党建带群建同步发展

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是陆家嘴金融城楼宇党建的显著特色。在组织架构上,陆家嘴综合党委书记同时兼任总工会主席,党工团活动一起开展,活动经费由上级党委划拨、党费返还、工会会费和企业赞助共同支撑,通过“组织架构联搭、活动项目联动、组建工作联建、特色工作联合、人才培养联推”等形式,实现各类活动在楼宇空间的集聚;同时综合党委还以业缘、趣缘为纽带,在摄影、阅读、瑜伽、足球、乐器、舞蹈等各类沙龙社团上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增强党组织对活动团队的政治引领。在服务对象上,除了包括金融城的9000 多名党员之外,还覆盖到3.3万名工会会员、7500名共青团员,甚至金融城20万白领都是其服务对象,极大拓展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

四、浦东楼宇党建实践探索的启示

浦东楼宇党建的发展过程,是超越商务楼宇的固有功能定位和利益原则,从党建引领楼宇空间治理的角度,通过治理理念、组织结构、领导方式、行动策略等方面的变革,实现商务楼宇的公共空间、政治空间、发展空间再造的过程。

1.治理理念:从“单向供给”到“总体规划”

商务楼宇是一个有着自身运作逻辑的经济实体。大卫·哈维将这种城市形态称之为建构出来的空间环境,“它是由于聚集产生出来的集中,有利于共同维持某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在这个区域内,因为交错的经济流动生产出足够的‘机构一致性,赋予了它某种特色”④。浦东陆家嘴金融城这一特色表现的非常明显,其主要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主,在区域范围内有持牌类金融机构842家,新兴金融机构近6000家,商贸类企业约1.2万家,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地,主体活动基本以营利和消费为主要目的,楼宇内部的需求主要围绕经济利益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楼宇党建只从楼宇内部需求出发采取“供给”思路,必然会导致党建工作只能在楼宇既有运作逻辑中打转。因此,商务楼宇的党建工作不应仅局限于满足楼宇空间的内部需求,而应从社会总体发展出发采取“规划”思路,这就要求执政党要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角度对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进行

“顶层设计”。事实上,浦东楼宇党建从“党务”到

“服务”再到“党建引领楼宇治理”,从服务一幢楼、到辐射一片区、再到融入整个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从“供给”到

“规划”的理念转变。在“规划”思路的指导下,楼宇党建工作应推动商务楼宇从单一的“经济体”转变为综合的“社会体”,在保障楼宇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协调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2.组织结构:从“稳定固化”到“灵活多变”

组织结构是由规范结构和行动结构构成的统一体,规范结构侧重于组织的正式制度和规范,行动结构侧重于组织的行动策略和效果,规范结构强调“稳定固

化”,而行动结构强调“灵活多变”。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了全国性的基层组织网络,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支部建在连上”和计划经济时代“支部建在单位上”,都是组织规范结构的典型体现,通过相对固定的组织设置、秩序化的价值理念和行动的高度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维护了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但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经济社会结构不再依靠行政线条串联起来,而是依靠市场的利益交换、社会的功能依赖关系进行自发的分化和组合”⑤,传统的垂直型的组织建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困难,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从侧重规范结构向侧重行动结构转变。“支部建在楼上”

“支部建在活动团队上”以及在楼宇集中区域“布点划片”的的组织设置方式是组织行动结构的典型体现,它以区域化、功能型、网状式的富有弹性的组织建构方式激发了基层组织的“行动活性”和“决策活性”,为楼宇党组织更为灵活地开展活动、更为敏锐地进行决策提供了必要基础。

3.领导方式:从“控制动员”到“有机整合”

党的领导是指“政党率领、引导人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实现特定目标的形式、方法、途径的总称”⑥。党的领导方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权

力”,一种是通过“威望”。在传统“单位制”社会中,党对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是高度“垄断”的,因此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往往是通过“权力”实现的,属于“控制动员”的领导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组织直接掌握权力的功能日益弱化,特别是在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为主的商务楼宇中,因其产权关系带来的劳资关系、治理结构的变化,对党建工作的接纳空间缩小,致使党组织无法通过权力实现对楼宇空间的领导。此时,党的领导更多的是通过反映特定群体的利益和意志的政策和行动并由此而赢得一定的威望来实现,核心在于得到被领导者的认可。这就要求党组织要“放下身段”,从单一的楼宇空间的政治引领者转变为楼宇经济发展、楼宇社区治理的促进者,从孤独的楼宇秩序维护者转变为“楼宇多元力量、多方资源的协调人和楼宇社区协同治理的塑造者”⑦。事实上,浦东楼宇党建所采取的“共建共享”“众筹 ”“不唯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和方式,正是党组织扮演楼宇协同治理塑造者的生动体现,其对于形成良性互动的治理关系、增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4.行动策略:从“服务保障”到“政治引领”

從政治社会学角度看,党组织是嵌入社会的政治性组织,政治性是其首要属性,政治功能是其要发挥的首要功能,商务楼宇中的党组织也同样如此。《党章》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在具体执行中,如果机械使用这些条文,很可能会面临实践上的难题。因此楼宇中的党组织在履行政治功能时应该采取策略性行为,即选择“服务”作为切入口。事实上,政党组织的政治性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政治生活的动力源从来都是利益,而普通群众判断一个政党是否代表其利益,主要看政党的活动是增进其利益还是侵犯其利益,因此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是实现其政治功能的有效途径。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所坚持的 “交流、服务、凝聚、引领”的党建工作理念,就是通过服务保障来实现政治引领的政治功能的直观体现。当然,楼宇党组织的服务,是指服务党的工作大局,既包括满足楼宇企业职工的合理利益需求,也包含服务楼宇经济发展以及对楼宇中复杂社会关系进行协调,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实现党对新社会空间的动员和引领。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提升民营企业党建质量研究”,编号:2019EDS002

注释:

①汪鸿波,费梅苹: 《商务楼宇社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空间转向》,《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8期。

②薛英平:《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开创金融城楼宇党建新格局》,《党建》2019年第3期。

③丁倩:《“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践逻辑浅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年第5期。

④李锦峰:《“楼宇社区”:商务楼宇党建的观念重塑与空间再造——基于上海市淮海中路街道楼宇党建的经验分析》,《探索》2019年第1期。

⑤上海市浦东新区党建研究会课题组:《“支部建在楼上”的理性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0期。

⑥李友梅等著:《静静的变革——上海浦东嘉兴大厦楼宇党建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⑦周俊,徐久娟:《从嵌入到整合:商务楼宇党建新发展——基于上海市H镇的实证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浦东发展历程实践探索
浦东从先行者到引领区
浦东开放,三十年激荡中国活力
30年 浦东实现了“五大跨越”
浦东开发开放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