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农村厅:2020 年全省畜牧业工作要点

2020-12-12 13:24
北方牧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生鲜

一、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

推进政策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各项生猪养殖扶持政策, 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发展生猪生产。 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要求, 防止随意扩大禁养限养范围。

优化产业布局。 推进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 承载空间大的区域转移:重点在21 个生猪调出大县重点发展生猪生产; 商品猪生产进一步向京山、京九、京广铁路沿线传统优势产区聚集, 年出栏量达到全省的50%以上; 张承地区以发展现代化大型规模养猪场为主,承接京、津生猪养殖产能转移, 规模养殖率达到70%以上。

持续提升产能。 指导新扩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引导有条件的中小型养殖场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推进种猪自主育种创新,增强制种供种能力。确保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基本稳定,确保2020 年底前产能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年底生猪存栏达到1560 万头左右。

二、深入实施奶业振兴

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推进粮改饲,扩大苜蓿种植,科学组织饲草生产。 支持乳制品企业自建牧场,继续推进家庭牧场升级改造, 建设智能奶牛场80 个(总数达到590 个)。 全年完成奶牛生产性能测定19 万头,建设高产奶牛核心群40 个(总数达到122 个)。 对君乐宝4000 头奶牛开展A2 基因组选择,使具备A2 基因的奶牛群体达到3000 头以上。 定期召开生鲜乳价格协调会, 落实喷粉补贴,维持生鲜乳收购秩序。 全省生鲜乳产量达到460 万吨, 同比增长9.4%。平均单产达到8.1 吨,同比增长2.5%。

提升乳制品加工能力。 新建扩建2 个液奶加工厂、2 个婴幼儿乳粉加工厂, 新增年处理生鲜乳能力42万吨。 筹建5 个加工项目,年新增产能约60 万吨。 提升婴幼儿乳粉、巴氏奶、低温酸奶、奶酪和黄油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强化奶业质量安全。 严格投入品监管, 全年省、 市、 县三级抽检5000 批次,其中省级900 批次。开展奶站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 做好农业农村部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监督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完成生鲜乳质量抽样和第三方检测。 生鲜乳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标准, 婴幼儿乳粉达到欧盟标准。

提升品牌影响力。 引导大型乳品企业、区域龙头、奶牛养殖企业和合作组织积极参评国内外奖项,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区域品牌和“冷、鲜、活”大众品牌。 组织品牌推介活动,重点推广“悦鲜活”、“A2 奶粉”等高附加值产品,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加强消费体验,持续提升河北乳业竞争力。

三、 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开展排查整治。 全面排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一厂一策一方案,全部进行达标整治。 年底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7%以上。

狠抓项目落地。 聚焦畜牧大县,推进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 加大项目实施力度, 整建制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 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支持5 个非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 重点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收集、 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装备建设。 加强项目监督管理,规范项目实施和考核,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确保项目尽早发挥生态效益。

提升设施水平。 根据雨污分流、粪污储存、 粪污处理等设施和资源化利用情况, 将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水平分为三个级。 引导三级水平、二级水平向一级水平转化,全年三级水平向二级、 一级水平转化数量达到15%以上, 二级水平向一级水平转化数量达到10%以上。

推广成功模式。 鼓励采取堆肥、固液混合发酵等经济高效的利用方式,推行受益者付费机制,保证社会化服务组织合理收益, 形成可持续运营的商业模式。 支持粪肥就近运输施用,着力打通粪肥还田渠道,推动实现种养循环。 以大型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推行粪污利用台账管理,建立资源化利用信息公开制度。

四、创建标准化示范场

开展示范场创建。 在畜牧大县以养殖场生物安全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创建一批高水平的标准化示范场。 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组织的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 指导10家部级、100 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 引领全省畜禽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省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4%以上。

五、深化良繁体系建设

完善政策制度。 编制《河北省畜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河北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方案》,修订《河北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管理办法》,为开展畜禽良种工作提供依据。

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省级种畜禽场管理, 做好国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系统试点工作。 开展种畜禽场育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调查,建立全省育种人员档案。 落实生猪良种补贴项目, 加大对供精单位监管力度, 开展种公猪精液质量抽检。 建立河北省优良种畜禽登记平台,开展优良种畜的注册登记。

搞好保种育种。 开展地方猪品种深县猪的DNA 分析实验,逐步建立深县猪基因检测的参考群体,找出优良性状的基因位点。 继续开展省级种猪场测定技术指导, 适时开展种公猪中心测定, 提升优秀种公猪的利用效率。 通过进口种用胚胎等方式, 培育美国基因组检测成绩2500 以上的优秀荷斯坦种公牛10头。

六、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组织比武培训。 举办奶农大会等高层次论坛,推广奶牛养殖实用新型技术, 提高奶牛场技术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组织我省第四届牛人工授精大比武和猪人工授精大比武选拨, 积极参加全国猪人工授精大比武。 开展“送技术下乡”服务活动,采取培训讲座、实地指导等推广方式,指导养殖场户不低于200 家、培训从业人员不低于1000 人。

开展技术推广。 扩大推广项目、养殖技术储备库征集范围, 加快征集速度,出版《畜禽养殖技术落地操作规范》,力争在不同品种、不同产业都有完备的落地操作规范。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从已入选技术储备库中,遴选5 个以上有价值、可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展试验示范,助推科技成果落地应用, 对效益明显的技术或产品全面开展推广。

七、做好统计监测

提升统计质量。 完善统计监测长效机制,创新催报方式,强化数据审核,加大核查力度,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 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 《畜牧统计监测工作省县考评管理办法》,组织和实施全省统计监测考评工作。

强化指导服务。 加强实地调研,密切关注市场, 继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增强对数据变化的敏感性,提高对畜牧业形势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利用“河北牧业”微信公众号与短信平台及时发布畜牧业信息,指导行业生产,服务决策制定。

2020 年,全省畜牧业稳产保供、转型升级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各地要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畜牧业生产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不误, 多措并举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千方百计维护畜牧业正常生产秩序, 努力确保肉蛋奶稳产保供,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粪污资源化生鲜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退役三元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新进展
生鲜灯的奥秘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