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20-12-12 12:57王慧玲施晓倩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础考试计算机

王慧玲,施晓倩

(江苏省物联网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0 引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自1994年开考以来,受到全国考生的青睐,报考人数逐年增加。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的社会认同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种类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主要报考的是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但是由于该科目的难度系数较大并且学生缺乏科学的备考战略,所以此类考试通过率较低。为了提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我国大部分院校都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

1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被引入高校,便逐渐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重大影响。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所针对的目标有所区别,计算机等级考试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备考战略,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同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相适应,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为计算机等级考试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该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欠佳

高校是一个云集全国各地学生的小社会,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发达地区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一些偏远区或者家庭条件较困难的学生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些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接受能力就比较弱[3]。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的方法和策略有所区别,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2.2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欠缺

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对老师讲的知识点也比较熟悉,所以心生懈怠,不认真对待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对于几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感觉老师上课时讲的知识点比较难,不能及时跟上课堂进度,从而失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有些学生认为通过课程考核即可,学习积极性不够,导致最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也较低。

2.3 课程地位低,学校不够重视,教学课时明显偏少

(1)部分学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重视,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办公条件差,软硬件资源不足,甚至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异于专业教师,同工不同酬[4]。

(2)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很多高校为了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压缩课程的课时数,任课老师为了达到教学内容只能压缩很多知识点的讲解时长,这将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在课堂完全掌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知识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2.4 教学大纲针对性不强,没有与等级考试融合

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纲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脱钩,还有些高校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并没有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课程大纲,既不符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也无法适应本校的教学[5]。这将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达不到通过课程的教学提高考试通过率的目的。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3.1 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可采用分级教育的方式

引入分级教育方式,可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始之前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根据成绩进行分组,比如可以按照成绩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是基础组、待提高组、优良组[6]。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学时需要重点讲解基础知识,或者可对该类学生增加课程学时以提高操作能力。待提高组的学生需要任课老师重点关注,可以安排课下或者晚自习的时间对该类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优良组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可以安排这些学生帮助其他基础差的学生,起到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增强自信心,并且带动其他学生进步的作用。

3.2 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加强学生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识,有很多高校要求计算机等级证书与毕业证或者学位证直接挂钩,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有很多学生不是学不会,而是懒得学,一旦戒除了懒惰的心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就会增强。任课教师应当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课堂上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或者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下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根除懒惰的心理,也比如采用任务驱动法[7],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热情,又能对关键知识点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3 组建独立教学管理单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可以组建独立的教学管理单位,成立类似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部之类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独立的教学职能部门。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结构创新,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支持计算机基础部门的教学工作[8]。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在待遇和奖励机制上做到与专业教师一致,强化教师主人公责任感,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师的积极性。各学院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内,尽可能地安排符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课时数,必要时可开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前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9]。

3.4 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作用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能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又可以帮助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这是件两全其美的事,学校和教师在选取教材时要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做到教材覆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以等级考试大纲为蓝本制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根据等级考试大纲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计算机课程课时数。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课时数,加强实践教学课时数。高校也要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完善实验室的相关配置[10]。

4 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为人员就业、人才流动提供了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水平的证明。高校应该积极发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引导作用,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催化剂,做到“以考促学,以考提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基础考试计算机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