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0-12-12 16:54凯,晏
农业工程 2020年12期
关键词:商洛市商洛板栗

段 凯,晏 莉

(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0 引言

板栗树适应性强,不与大田种植业发展争地,是生态和经济兼用型优良树种。商洛市地处秦岭山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树木生长,森林资源丰富,是板栗的最佳适生区。优良地理气候条件及丰富的板栗野生资源,使得该地区板栗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尤其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板栗产业已成为商洛地区优势产业。以镇安板栗为例,虽素有“板栗之乡”之称,但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商洛市板栗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板栗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对类似区域,如安康、汉中等山区城市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1]。

1 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产品优势不突出,附加值低

商洛板栗自周代开始种植,栽培历史悠久。它以其味道和丰富营养价值而闻名。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近30年的发展中,栗树面积与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使得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但产品附加值低,大多为传统的初级产品,几乎没有更新换代,且销售渠道狭窄,基本集中在陕西省内销售。目前板栗加工产品品牌较少,仅存的“臻安”品牌影响力不大,在国内市场上并不知名。商洛市板栗适宜种植区已基本开发,区域发展空间有限。商洛地区板栗加工企业少,多为半作坊式,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新产品开发速度缓慢。板栗综合利用程度低,主要以水果为原料加工,果皮、果壳未充分利用,板栗壳、板栗芽等加工残渣被视为废品。由于缺乏高科技深加工产品,商洛板栗的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低,尽管产量很高,但未产生出更多的以板栗为原料的产品,每到板栗收获季节,市场上最多的就是糖炒栗子,板栗产业发展缺乏新生产品,与市场上其他板栗相比,竞争优势不突出[2-3]。

1.2 品种更新慢,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

目前,商洛板栗种植多采用野生板栗做种,野生板栗所占面积比例较高。多年来,板栗农户的嫁接一直在随地采集接穗,质量差,而且嫁接板栗品种混杂,经济和社会利益不高。

自2005年选育出板栗良种“镇安一号”“泰山一号”“新早栗”“金真栗”和“金真晚栗”后,这些年再也没有新的高质量品种产出。造成目前这种境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接穗园规模小,虽然嫁接和接穗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但也因其面积不够大,不能满足商洛六县一区集体对于板栗良种的需要,导致现有老板栗园更新和小板栗园嫁接改造工程进展缓慢,对板栗产量的提高造成一定阻碍,也不利于提升其经济效益。二是目前生产中,多数采用直接栽植生苗进行人工建园,成活1~2年后再进行嫁接,且受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进城经商务工等影响,板栗栽植管理人力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参与农业生产的多为农民,知识相对薄弱,对板栗运用现代科学管理认识不充分,大部分栗园仍处在粗放管理或自生状态,栽培技术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大部分栗农仍然按照原有方式进行板栗种植,不能适应当前人们对提高单位面积效益的追求[4-5]。

1.3 营销渠道单一,营销手段有待加强

板栗销售仍以传统模式为主,主要的营销渠道在路边、乡村集市和普通农产品市场。现有的农产品市场档次与服务水平都不高,管理手段单一,没有发挥出交易市场应显示出的管理职能,不能给交易者提供充分的交易信息。另外,商洛现有的交易市场以小规模交易为主,很少能有大宗交易出现,并且储藏条件和销售配套设施简陋,产品的质量和自身的权益都无法得到保证。

新的营销手段如拍卖交易、委托交易和绿色营销虽逐渐被认识,却鲜有使用。由于栗农本身经济实力弱,对于市场上信息来源单一,很多时候不能得到一手交易信息,无法应对多变的市场,往往难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也致使交易成本过高,阻碍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正日益兴盛,只有较少栗农在“淘宝”等网站上建立自己的网店进行商品买卖,整体来讲,营销渠道单一[6]。

2 发展对策

2.1 扶持龙头企业,提升产品深加工能力

丰富加工产品,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针对目前商洛板栗小企业过多且缺乏板栗龙头企业的状况,政府应该继续对现有企业进行一次大规模整合,建立起板栗龙头企业,引导商洛地区板栗产业发展。应对目前整个商洛市所有的板栗企业进行一次调查,对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好相关记录,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对于那些小规模的个体及小企业,合并起来成立大的公司,或者合并到其他大的板栗企业,成立具有竞争力的板栗企业集团,形成板栗龙头企业。

相关板栗企业可以与地方高线、科研院所合作,对板栗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培育板栗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另外,也可举行以板栗为原料美食比赛,吸引社会公众携带自己的产品参加,以此发掘民间小吃,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灵感,提高商洛板栗精深加工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增加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辐射效应[7-8]。

2.2 推广优新品种,完善种植体系

由于商洛地区板栗栽培长期采用种子育种,自然界仍有许多种系,因此种子的选择仍然是可能的,仍可以是选育板栗新品种的有效途径。然而,面对商洛地区新一代板栗品种生产的需要,有必要积极利用现有板栗遗传资源,推进杂交育种事业。利用现有资源培育生产所需的新一代板栗品种。同时,计划开展生物育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抗病品种。商洛市板栗育种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适合加工的高产优质品种,培育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培育少花少败的高产品种,以及营养价值高的品种,另外也要开发利用当地优良品种,保护原有优良品种,同时引进新的品种,进行多样性评价研究,在适当的生长条件下,形成高质量、高产的多样性资源库。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良种繁育基地,扩大无性繁殖,保证良种在生产区和苗木规模化产业化种植。

面对土地资源短缺和人们追求单位面积效益提高的现状,确定板栗种植业的发展方向,必须是中密种植的集约化种植。目前,在生产中,人工园林建设多采用直接育苗,成活1~2年后进行嫁接。今后要组织开展系统深入的中密种植集约化种植技术研究,形成适合商洛地区的集约化种植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按照标准化高效的要求新建板栗园,配备植保等种植管理机械设备,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精细经营转变管理层。通过嫁接,努力改善原有的老化板栗林,把无序的老板栗园改造成标准化的果园。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商洛板栗的单产,从而大大提高商洛板栗的综合产量和生产水平,促进商洛板栗在高产栽培上再上新台阶[9]。

2.3 培育市场营销人才,拓宽营销渠道

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完善营销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板栗营销体系。首先从商洛地区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陕西,聘请市场营销能手,建立起一个销售水平高的队伍,并逐步完善板栗营销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地进行销售技能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营销技能和水平;建立营销目标和营销激励机制,逐步向全省各地推广镇安板栗,开拓全省市场。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其他省份。

另一方面,要建立大型批发市场,严格管理。逐步建立板栗质量标准体系和专业合作生产制度,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板栗产品质量。对生产不合格产品或产品规格、包装不放心的企业要求进行继续学习,重点观察,短时间内不得再次进入市场,净化市场风气,维护板栗品牌。

规范和完善现有的板栗交易市场,同时建立新的板栗交易市场。对现有的板栗交易市场重新进行合理的布局,并及时公布板栗交易信息尤其是交易价格。在虚拟销售渠道方面,本土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微信等新型媒体渠道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与现代物流企业联合,搭建板栗销售的网络平台,网上直销镇安的“糖炒板栗”等产品。实体销售渠道方面,当地企业应推进板栗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和农特产品专卖店,提高其板栗产品的档次。总之,当地有实力的企业都应尽量扩宽销售渠道,形成一个大型销售网,增大销售量,创出商洛板栗的名片,全力将板栗营销流通到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10-11]。

3 结束语

商洛具备良好的板栗区位优势,天然的地理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和品牌优势。本文以商洛市板栗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剖析板栗产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商洛市板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商洛市商洛板栗
陕西商洛商州区:抓早动快精心谋划产业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捡板栗
炒板栗
作品赏析6
吃个板栗不容易
商洛市检察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我的是故乡商洛
商洛市检察院扎实贯彻落实“三项机制”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