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与科学内涵

2020-12-12 22:36刘海霞
关键词:理念群众发展

刘海霞, 朱 玉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此后,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一个响亮的提法,频繁地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以人民为中心是最引人注目的方略之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1]。因此,深入分析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阐发其科学内涵, 对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逐渐确立的。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对过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不平凡的意义。国际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发展动力不足,总体上虽说安全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冲突和矛盾不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依旧凸显。从中国国内环境来看,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各种问题叠加,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之下,习近平总书记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带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正是在这些伟大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中国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变化具有根本性、历史性,这一变化是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作出的新的历史定位,既传递了社会发展的全新信号,也明确了党和国家今后工作的新要求和方向。经过发展,中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难题。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我们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选择。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

(一)历史逻辑:对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

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华民族,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且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民本思想的表述:早在《尚书》中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3],这是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清晰表述。西周时期,有“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因此,孔子提出“仁政”思想,孟子继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秩序理论,荀子则更进一步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4]的立君为民权力观。西汉政论家贾谊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指出,“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深刻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了民本思想体系。唐太宗鉴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政治上主张从民之欲,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对于唐朝的开明统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末清初,以黄宗羲等为代表,抨击君主专制,认为此乃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正是以古代民本思想为文化土壤,吸收其精华,根据时代的新发展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

(二)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唯心史观,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人民”一词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关键词汇和核心主题。早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就看到了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的贫困,他以记者的身份与普鲁士专制政府发生激烈的冲突,为贫苦农民辩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深刻揭示了异化劳动给工人的生活带来的苦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强调了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属性作了明确的规定:“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这就充分肯定了人民在实践方面和价值方面的主体性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在列宁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列宁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将其运用于俄国的革命实践,引导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在列宁看来:“我国革命之所以是伟大的俄国革命,正是因为发动了极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历史的创造”。[6]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列宁也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7]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确保革命事业的成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人民主体问题上的真知灼见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石。

(三)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坚守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作为理论武装的新型政党,是人民的政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过程中,都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强大的力量支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反复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切的国家机构设置都被冠以“人民”二字,反映了国家的人民性。1978年后,中国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同时也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先富带动后富”等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并且突出强调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8]。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最终目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使人民主体思想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这些执政理念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为确保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实现的坚持和努力,这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参照。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从发展目的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为谁执政,为谁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针对为谁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清晰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论进行何种活动,只有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有可能长久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如此。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的立场出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和政府应该尊重人民意愿,时刻感知群众冷暖,密切关注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解人民所困,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处着手,做到真正的关心人民、爱护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小事当作社会的大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益。

发展为了人民,就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否得到满足,而是要确保全体成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达到满足的状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凸显。但是,在成就面前也要注意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应该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从发展动力看,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人民的作用不可替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中华民族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由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如今,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制定政策、战略、方针更要倾听人民的呼声,汲取人民的智慧,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得依靠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力量。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使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肯定。要做到相信人民、依靠人民、集中民智,使知识、劳动、人才、创造在全社会中得到尊重,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创新创造,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使人民的聪明才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施展,让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竞相迸发。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经验。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使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正如英国著名政治学家Heywood曾说:“主动听取群众的建议,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群众,才是科学的群众路线。”[9]在执政的过程中,学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从群众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提炼升华,积极推广。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还要勇于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与监督。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力量,发展的成败与否必然要由人民来进行评判。常言道:“人民心中有杆秤,是轻是重,一称便知;人民手中有把尺,是长是短,一量便晓。”[10]中国共产党应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制定政策时,能够听取群众声音、考虑群众意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使发展成效符合群众需求,能够经得住人民的检验。

(三)从发展根本价值看,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的分配方式是判定政党及政权阶级性质的黄金指标,始终将人民作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与人民共享建设果实是中国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好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政治工作会议中多次重申“共享发展”,其实质就是希望人民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国家建设成果,更加积极广泛地参与国家建设。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确保人民成为发展成果的主要获得者。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人民理应是建设成果的享有主体,只有人人参与发展,人人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使人民在发展中获得切切实实的利益。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11],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既指覆盖人群的全面,也指覆盖区域的全面。覆盖人群是指包括工人、农民等的所有阶层,覆盖区域是指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促进共同富裕,就要坚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打好脱贫攻坚战,补齐短板,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还要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当前,中国仍然存在诸如收入分配不公、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违反公平公正的现象,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还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把“蛋糕”做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从起点、过程到结果的整个环节的公平”[12]。着力解决违反公平公正的问题,实现更具公平性的发展,最终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理念群众发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多让群众咧嘴笑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