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理念下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研究

2020-12-13 01:52英,侯蕊,陈
纺织报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纺织业纺织品绿色

张 英,侯 蕊,陈 伟

(1.菏泽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山东 菏泽 274000;2.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纺织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纺织品日趋环保化、绿色化,这也是大众对纺织品健康化的内在价值需求,“生态纺织品”的概念应运而生。当前,大量纺织品检测机构涌现,产生了行业标准规范,确保生态纺织品相关指标符合国家技术质量标准。在此背景下,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受到了各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因此,建立高效的检测技术体系是相关部门及检测机构的首要任务[1]。

当前,国内纺织业高速发展,尤其是服装行业生产制造生态纺织品的可持续发展力持续增强,为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从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历史机遇和严峻考验并存,在全球经济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生态纺织品打破贸易壁垒,逐步走向世界。在此基础上,我国针对纺织品检测技术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构建了高效的检测技术体系,为应对诸多严峻考验提供了契机。

1 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生态纺织品的基本含义

所谓“生态纺织品”,主要是指使用天然原材料进行纺织合成及生产,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制造出符合环保理念的纺织品,无污染性是其显著特征,需全面贯穿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等环节[2]。

1.2 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检测技术标准

现阶段,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纺织品检测技术质量体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随着纺织业的不断发展,纺织品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截至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文件已超过150个,主要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3个层面。同时,为进一步迎合纺织品贸易及产品研发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程,确保我国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依据纺织品行业标准,绿色纺织品质量等级主要分为优秀等级、一类等级、二类等级,以上产品必须强制通过国家检测,若没有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则必须淘汰[3]。

1.2.2 纺织品检测仪器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绿色纺织品检测仪器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国大批量生产纺织品检测仪器的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保证产品流入市场后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同时,大数据技术、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创新融入,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检测技术,依托计算机软件对绿色纺织品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提高了绿色纺织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准确性[4]。检测仪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得到了充分保证,比如纱线捻度仪、织物折皱弹性仪、框架测长仪等检测仪器的研发,取缔了传统检测仪器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充分展现了我国的科学水平。

2 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优化策略

2.1 积极引入现代化绿色纺织品检测技术

基于环保理念,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大数据”“智能化”高度集中的时代,精密检测仪器和创新技术使得检测结果更加趋向于标准化和精准化。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和相关技术应用现状,目前,生态纺织品检测主要分为色谱分析、原子光谱以及分子光谱3种检测技术。从总体上看,色谱分析技术应用最为广泛[5]。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应用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两种现代化检测技术,确保对纺织品生态、污染因子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纺织品中的有害指标进行严格把控,最大限度地避免检测效率低、分析效能不足及样品检测多等不利因素。原子光谱分析检测技术主要是对生态纺织品的主量元素、次量元素及痕量元素进行显著性分析,优势在于能够极大地缩短检测时间。分子光谱检测是一种较为宏观的检测技术,主要是检测甲醛和六价铬的含量,这是前面两种检测技术无法比拟的。总之,在纺织品检测过程中,要根据检测指标的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检测技术,为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2.2 完善绿色纺织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纺织业稳定发展的永恒主题,亦是检测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首先,应根据纺织品发展现状及趋势,立足于市场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建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形成行业标准规程。以纺织业贸易为切入点,寻求不同区域间的检测技术平衡点。其次,要正视我国现阶段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攻克技术难关,加大纺织品检测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力度,提升整体检测效率和精确度。最后,很多检测技术还在研发中,重点聚焦技术措施,打破技术壁垒。与此同时,严格按照《生态纺织品标志》《生态纺织品通用技术条件》《纺织品安全通用技术要求》等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为实现环保理念和绿色纺织品检测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的科学指引下,需借鉴国外先进的标准体系和研究结果,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质量标准体系,遵守检测标准和法律法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提升生态纺织品检测水平和效率。

2.3 切实提升检测技术的操作水平

基于环保理念构建高效的绿色纺织品检测技术体系,首先,必须对操作水平进行严格把控,依托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分析和整合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检测结果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6]。这也对检测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有较强的数据审核能力、验证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正、及时评价,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利因素,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其次,要明确纺织品检测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从检测能力范围、检测技术融合、检测操作规范及检测过程衔接等多方面优化检测技术的频次和策略,结合计算机数理统计软件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对照、重复、留样等方式,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真实度。同时,重点关注检测结果的校核,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及仪器使用不当等造成的检测数据误差。

3 结语

为持续推进我国纺织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对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相关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及现代化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确保在生态环保理念下,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能够与时代发展潮流保持高度统一。要深刻认知自身的不足,充分借鉴和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对现阶段我国生态纺织品技术标准进行全面优化、完善及修订,健全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和立法机制。同时,根据现状,将色谱分析、原子光谱以及分子光谱3种检测技术融入具体实践,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猜你喜欢
纺织业纺织品绿色
绿色低碳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版图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纺织业觅路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品结构统计
2017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商品结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