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甘蔗收获机械化应从Austoft 说起

2020-12-13 14:10凯斯纽荷兰机械哈尔滨有限公司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年2期
关键词:凯斯收获机甘蔗

凯斯纽荷兰机械(哈尔滨)有限公司 本刊记者

姜 伟 米 格

确切地说,中国从2015年开始了新一轮推进甘蔗机械化行动,这一标志当以2015年5月20日农业部等四部委出台的《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为 依据。而谈起世界甘蔗收获机械化话题,则要从76年前发明于澳大利亚的一台甘蔗收获机说起,这就是如今凯斯旗下的Austoft®(奥斯托夫特)甘蔗收获机。

这台当时被称为Austoft®的甘蔗收获机,可是甘蔗收获机的开山鼻祖,从发明到后来的一步一步技术改进的进化史,几乎就代表了世界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这段历史,对于今天推动中国甘蔗机械化有着不可或缺的参考。

一、产品发明背景

Austoft®作为世界第一台甘蔗收获机,是在怎样的农业生产条件下诞生的?说起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今天中国农机化面临的情形是何等的相似。

澳大利亚、美国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甘蔗规模化种植的国家,但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甘蔗收获都是人工完成的。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一对叫作Toft(托夫特)的兄弟,为解决家族农场的田间运输问题建造了第一台电缆装载机。1942年至1944年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劳动力严重短缺,为缓解劳动密集型的甘蔗种植劳力不足的困难,促使Toft(托夫特)兄弟发明了第一台甘蔗收获机。当时还举办了一场机械收割与人工砍蔗的比赛,结果第一台甘蔗机创下了每天收割9吨的记录,相当于9个熟练工的工作量。由此帮助缓解了澳大利亚、美国等蔗区战时劳动力危机,也改善了甘蔗生产的劳动条件。

1947年,正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Toft(托夫特)兄弟成立了托夫特兄弟合伙公司,联合才智超群的哈罗德和商界巨头布鲁歇·科林等人,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团队合伙生产甘蔗收获机,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955年,Toft 收获机第一次出口到南非。1956年,哈罗德等人发明了液压装载机,利用液压技术生产出新一代甘蔗收获机,优化了产品结构,提升了技术性能,适合更大规模的农户和农场需求,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Toft 甘蔗收获机发明以后,借助战后工业技术进步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推进了澳大利亚、美国甘蔗机械化发展,从而把成千上万劳工从手工砍蔗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今天中国在推进甘蔗机械化征程中,与当年西方国家走出一条相似的道路,从解决田间运输、“无机可用”问题开始,到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所不同的是,中国蔗区因为地区差异加大,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机械化技术路线。

二、产品技术进步

二战后世界工业科技水平快速升级,液压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在农业机械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装载机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思维边界,甘蔗收获机应用液压装置替代传统链条传动后,对改善机器性能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20世纪60年 代 的10年 间,Toft 公司抓住了世界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把产品研发重点放在技术进步方面,设计出了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据当时统计数据,整杆式收获机收割效率可达10吨/小时;同时切段式收获机的性能也获得进一步提升,收割效率最高可达30吨/小时,并有效减少了坯料含杂率。

整秆式收获机的问世,不仅让甘蔗收获机械化从此有了两种互为补充的技术路线,也让Toft 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赢得了最好的发展时期。1976年,Toft 6000 全液压传动甘蔗收获机在巴西建厂生产,1984年Toft7000 被引进巴西,推动了巴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20 世 纪70年 代,随 着Toft千系列收获机在全球获得广泛推广应用,Toft 公司更是借自家产品名声鹊起。

20世纪80年代以后,Toft公司完成了多次变脸,但Toft甘蔗收获机始终占据业界翘楚的 地 位。1986年,Toft 公 司被Australian interest 收 购, 更名为Austoft,这个名字沿用至今。1996年,凯斯公司收购了Austoft 公司,从此Austoft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和黄金期。此后,在凯斯旗下经过24年的产品技术升级,Austoft 甘蔗收获机在性能上和外观上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颜色从最初的泛黄色变为黄绿相间再改换到红黄映衬,最后定格在凯斯品牌的标志性全红色,完成了华丽转身。

三、智能化和系列化融合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开始实施甘蔗—酒精生产计划,甘蔗种植面积一直稳步扩大。到1995年,巴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第一,并一直延续至今。2004年,为满足巴西甘蔗机械化发展需要,凯斯将Austoft 制造厂从澳大利亚班德堡转移到巴西皮拉西卡巴。

伴随着世界甘蔗机械化如火如荼,Austoft 甘蔗机进入智能化和系列化发展新时期。2006年,在Austoft7000 型甘蔗机上,装配了底刀跟踪系统用于自动控制切割蔗根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机收速度和收获质量;2009年,相继出品的Austoft8000 型甘蔗机,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正是在这一时期,巴西甘蔗机械化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由最初不到10%提升到接近100%。

在接下来的印度甘蔗机械化中,Austoft 甘蔗机在系列化道路上获得继续发展良机。2010年,为适应印度当地地理和土壤条件,Austoft4000 系列型收获机CKD 生产线在印度浦那市落成;2012年,凯斯推出了Austoft4000 加强版,优化了底刀总成设计,采用了更先进的切割、喂入和驱动系统,配备了更强劲的除杂风扇。可以说,由于Austoft4000 小型机器的成功,在助推印度甘蔗机械化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 凯斯在小型机方面的系列化还在继续。2016年,凯斯再次推出升级版Austoft4000,在三年时间里,作业环境和客户需求完成了100多个技术提升,增加了40个新功能。包括,喂料辊高压轴密封装置、地头自动转弯系统和智能除杂风扇等核心技术应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仅在小型机方面,凯斯对大型机系列化研发也没有停止。2018年,凯斯推出Austoft 8810 和Austoft 8010 甘 蔗 收 获机,两款机型基于超过18000小时的现场测试,产品性能、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当今世界甘蔗收获机领域,Austoft 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在业内树立了一个新高度据报道,目前凯斯Austoft系列型甘蔗收获机,在全球年收获量达50亿吨。

四、Austoft 甘蔗机在中国

早在30多年前,凯斯产品就进入中国参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2013年7月,凯斯佛山甘蔗收获机厂正式运营,这是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在全球建立的第四个甘蔗收获机制造基地,也是国外大型农机制造企业在中国甘蔗产区建立的第一个甘蔗收获机制造基地。

30多年来,凯斯不遗余力地参与中国甘蔗机械化进程,在产品研发、农艺推广、降低制糖成本等方面加大投入,并与蔗区政府部门、农垦部门和糖业机构等长期合作,助力当地蔗糖产业发展。一直以来,凯斯及其经销商致力于推进中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通过举办田间演示会、机手培训、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甜蜜的事业增砖添瓦。

凯斯在中国市场采取了全方位参与甘蔗机械化的战略。根据中国蔗区地理环境和用户需求,凯斯推出了Austoft 4000中国版甘蔗收获机,这是专为中国市场用户需求定制的一款设备。同时,Austoft 8000 甘蔗收获机,是世界甘蔗产区广泛使用的机型,在中国市场也不例外。目前,在中国甘蔗主产区得到广泛使用获得用户一致认可,是规模化机械作业的首选机型。

五、Austoft 的故事还将继续

Austoft 已有76年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世界各国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款有历史故事、贯穿技术创新、赋予灵魂的农机产品。

没有历史的产品,就没有灵魂;没有创新的产品,注定没有未来。Austoft 能够两者兼具并非浪得虚名。自76年前Austoft第一台甘蔗机问世以来,其讲述世界各地甘蔗机械化的故事就没有停止;故事能够常讲常新,秘诀就在于产品持续创新,从机械到液压、从液压到电液、从电液到电子、从电子到智能,世界制造业的每一次技术进步,Austoft 都走在了业界前头。

猜你喜欢
凯斯收获机甘蔗
玉米收获机的规范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
玉米收获机械的结构特点与改进方向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你一定在别处
你一定在别处
黑熊吃甘蔗
逆境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