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乐理知识教学要注重“三化”

2020-12-13 10:34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学校高利丹
小学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记号三化乐理

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学校 高利丹

乐理知识是小学音乐课堂基本教学任务之一。由于乐理知识非常深奥、枯燥,用常规教学法,小学生不易掌握。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枯燥深奥的乐理知识教学趣味化、儿童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乐理知识的教学效果。

一、乐理知识直观化

如果教师直接从乐理知识开始讲解,学生不仅理解不了,而且会使学生觉得音乐知识枯燥乏味,继而对音乐课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把抽象的乐理知识直观化。例如,为了让学生准节奏,教师可以一边对照图示讲解(如上图),一边示范如何打节拍。1.节奏特点:图中节拍号拍,表示每小节二拍。×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表示八分音符,为半拍,××为一拍;×- 表示二分音符,为二拍。2.击拍方法:手掌(掌心向下)下落是半拍,抬起又是半拍,手掌一下一上正好是一拍。3.节拍符号:图中表示一拍;表示手掌落下,为前半拍;表示手掌抬起,为后半拍。

这样,把节拍知识与节奏练习用图示直观呈现,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节拍号的特点,再进行打拍练习,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拍的节奏感。

二、乐理知识唱游化

唱游主要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音乐表现方式,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玩的年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乐理知识。

1.融入声势游戏。声势游戏是小学音乐课常用的音乐唱游方式,其特点是把儿歌诵读与身体律动相结合。例如,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是拍,音乐风格是“稍快、活泼”。教学时,首先我用图示帮助学生认识拍号,引导学生通过打拍子体会拍的节奏与强弱;接下来播放歌曲伴奏带,让学生跟着旋律律动(如左图),让他们通过“念一念、唱一唱、拍一拍、动一动”深入领悟歌曲的音乐风格。

2.融入歌舞表演。乐曲的强弱变化是小学音乐教学难点之一,教学时可以结合歌舞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例如,歌曲《红蜻蜓》是拍,歌曲中有很多力度符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认识拍(如图),带领学生划拍感受拍的节奏与强弱;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歌曲中出现的力度记号:“p 表示‘弱’、mf 表示‘中强’表示‘渐弱’、表示‘渐强’”;再让学生划拍视唱《红蜻蜓》,感受旋律的力度变化;最后指导学生跟着旋律跳集体舞,让学生通过脚上的力度变化表现旋律的强弱变化。

这样,通过打拍子、视唱、舞蹈等练习方式,让枯燥抽象的力度符号变得活灵活现,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了歌曲的力度变化,而且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与伦比的美好体验。

三、乐理知识生活化

有些乐理知识教学可以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容易。例如,曲谱中的反复记号,学生总是会混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在教室前面左右两侧各插了一根标杆,用往返跑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这样,用往返跑这种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方式辅助认识反复记号,再及时引导学生打节奏巩固记忆,使得学生对反复记号理解得很透彻、很到位,学生以后在曲谱中遇到反复记号就能马上意会,不用教师再多作讲解。

综上所述,乐理知识教学虽然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难点,但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乐理知识变得灵动有趣,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美妙的音乐陪伴学生成长、装点学生幸福的童年!

猜你喜欢
记号三化乐理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记号
脏记号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塔克拉玛干的记号
画说乐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