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地区森林病虫害现状及治理对策

2020-12-14 01:05连娥刘锦乾郭星杨永红杨珊赵艳丽曹秀文
防护林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虫检疫全区

连娥,刘锦乾,郭星,杨永红,杨珊,赵艳丽,曹秀文

(1.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 舟曲 746300)

陇南地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邻天水市和定西地区。全区辖九县均属长江上游地区,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区内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干旱少雨。全区有林地面积64.63万hm2,森林覆盖率40.06%,其中人工林面积5.3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3%。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区经济林建设以及“长防”工程二期的启动,全区造林面积迅速扩大,为改善我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由于该区位于北亚热带秦巴地区及向高原气候过渡地带,山大沟深,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和脆弱。长期以来,人们的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加之管理手段落后,森林生态功能减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森林病虫害日趋严重。“九五”期间年均森林病虫害发生4.6万hm2,年直接经济损失2 000万元以上,并对该区“长防”林建设、经济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构成威胁,成为制约该区林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2]。

1 森林病虫害现状

1.1 主要森林病虫害现状

该区植被资源十分丰富,仅树种就有1 100余种,中草药1 200余种。丰富的森林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也为多种森林害虫、病原菌提供了繁衍生息的适宜条件。据1994年森林病虫普查显示,本区已查出的森林昆虫1 007种,病害73种,森林害鼠4种。目前危害严重的病虫鼠种类主要有:松落针病、云杉叶锈病、泡桐丛枝病、杨树烂皮病、花椒流胶病、中华鼢鼠、达乌尔鼠兔等40多种。年均发生面积4.6万hm2,发生率7.1%。其中成灾面积2.3万hm2[3,4]。

1.2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1.2.1 人工林病虫害发生率高且重于天然林,人工林病虫害发生率一般在40%以上,且病虫种类多,分布广,为害严重。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天然林病虫害发生率一般在5%以下,多以轻度发生,偶有局部成灾。

1.2.2 经济林病虫害发生率高、危害严重。全区主要经济林树种有花椒、核桃、板栗、杜仲、柑橘等。总面积16.7万hm2,几乎所有的经济林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虫为害。如花椒仅“三虫一病”(叶甲、天牛、瘿蚊、流胶病)发生率占花椒病虫害的60%以上。

1.2.3 突发性森林病虫害日益突出。如1998年发生在西和县,礼县的刺槐尺蠖,2000年发生成县、西和县的油松松毛虫、松疱锈病等,来势凶猛,扩散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5,6]。

1.2.4 森林害鼠的危害已成为全区造林的首要制约因素。目前全区以中华鼢鼠为主的森林害鼠发生面积达1.5万hm2,尤其新造林地区和未成林造林地的“三松”(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是我区主要造林树种,危害严重,局部退耕还林地苗木损失率高达38%以上。如康县万家大梁是我区“长防”林建设和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因中华鼢鼠的危害,该地区已多次重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5 区域性危害相当明显。由于寄主树种分布随地貌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森林病虫害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油松松毛虫主要分布于经营水平低,林势较弱的人工纯林和飞播林区,这里地处偏远,地形复杂,管理跟不上。致使该虫扩散速度快,发生面积由2000年的0.04万hm2扩散到现在的0.32万hm2,已造成大面积林木枯死。松针锈病、松落针病、松疱锈病主要分布在油松纯林内,由于抚育措施跟不上,林内卫生条件差,有利于该病的繁衍生息。杨树蛀干害虫、泡洞叶甲、角菱背网蝽等则主要分布于公路沿线及四旁树,中华鼢鼠则主要分布于农林交错地带的未成林造林地及近年退耕还林地。

1.2.6 病虫害种类递增加快。80年代以前,病虫害种类一般有十几种能造成危害,而近年来造成危害的种类则上升到40多种。如吹绵蚧80年代初传入陇南地区,现在已成为甘肃省补充检疫对象,松疱锈病原本在武都区、康县零星发生,2000年在西和县飞播林区大面积成灾。

2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三防”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重视防止乱砍滥伐和护林防火工作,忽视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尤其陇南地区财力不佳,森防投入多年来一直处于低水平保工资的状态,防治工作难以步入轨道,仅靠省拨补助费维持低水平运转,导致森林病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

2.2 营造林工作中的病虫害预防措施不力,森林自控能力弱

在造林工作中仍处于有啥苗栽啥树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病虫害预防措施。树种单一,种苗良莠不齐,造林质量不高,管理跟不上,加之陇南特有的区域性干旱影响,林木生长势较差,抗逆性不能充分发挥,自控能力弱。且大部分人工林已进入病虫害高发期,而新造林又往往分布于这些林地周围,为病虫鼠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生存空间。

2.3 森防工作基础设施差,森防体系建设滞后

全区各县森防站普遍存在着办公条件差,缺少交通,通讯和必备的检疫、测报、防治设备,有药库的没有农药,有试验室的没有仪器,搞检疫凭一只眼,搞调查靠两条腿;同时由于陇南地区山大沟深,林分多分布于偏远的山区,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点少,一般靠县站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且交通不便,因而病虫情况监测起点低,水平差,没有形成网络化。监测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往往是病虫害严重成灾时才能发现,延误了防治适期,造成防治工作的盲目性。在全区九县中,有近乎一半的县森防站难以独立开展工作,有的县机构不健全,人员少,队伍不稳定,都不同程度制约了森防工作的开展。

2.4 手段落后,水平低,效果差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 由于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先进有效的防治措施难以实施,同时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致使森防工作水平低,效果差。在检疫方面,因缺少检疫设施及检验器材,工作上只能凭借检疫员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社会上一些人对检疫工作的不认识,主动申报检疫的人员少,抵触情绪大。在防治方面,由于陇南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交通条件的制约,防治难度大,工作量大。虽经森防职工的辛勤努力,严重成灾面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一些常发性病虫害此起彼伏,控制乏力,致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同时因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防治设备的简陋,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5 经费不足,是制约森防工作开展的首要因素

足够的投入是森防工作得以全面实施的基本保障。但是多年来我区因财政赤字过大,对森防工作的投入仅限于保工资的状态,省拨补助费仅能维持单位的抵水平运转,从而使森防工作流于形势。近年来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工程及经济林建设工程的相继启动,无疑对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四大工程建设中均未列支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同时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难以落实,防治任务很难完成,防治质量低下,达不到控制灾害的目标。如发生在成县的油松毛虫于2000年发生面积尚不足666.67 hm2,因经费不足,当年仅对200 hm2林地实施了一次防治,虽说虫口密度有所下降,但终因该虫害的扩散速度大于防治速度,发生面积到去年底已达3 200 hm2,造成了重大损失。

3 森林病虫害治理对策

3.1 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府行为,依法进行防治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件》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宣传森防工作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促进由部门单打独斗搞森防向政府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抓森防转变[7]。同时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促其履行义务[8]。

3.2 加大检疫力度,阻止重大和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各级森防部门要按照“既不引祸入境,也不染灭于人”的原则,加大森林植物检疫力度。一是进一步抓好检疫队伍的建设,对于专职检疫员每年进行一次业务知识培训,一次执法培训,并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保证管理制度,强化检查和督察,不断提高检疫执法水平。二是完善检疫设施建设,在重点林区县,要建立必要的检疫检验室,配备先进的检疫检验仪器设备,有条件的应设立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努力提高检疫手段。三是加快无检疫对象苗圃的建设,组织开展苗圃病虫害调查,建立健全苗圃病虫害发生、防治、检疫、出圃等基础档案,提高苗圃经营管理水平[9、10]。四是加强种苗产地检疫和调入种苗的复检工作,尤其是全区“四大”工程建设中东苗西调的复检,要在进入本区的交通要道,建立必要的检疫检查站,阻止危害性病虫害传入我区。五是新造林地应认真落实好“陇南地区退耕还林种苗管理办法”加大种苗检疫力度,保证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用于造林。

3.3 以工程治理为突破口,提高防灾控灾的能力

国家对重大森林病虫害实施工程治理的举措为扭转“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了一个大的突破。各级森防站要紧紧围绕这一思路,针对本地重大森林病虫害,积极进行工程治理的可行性论证,不断提高科研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先进实用科研成果的应用,集中力量解决防治中重大技术难题,为争取立项打好基础。同时对本地实施的省级工程治理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程治理的管理 ,为实施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管理规范、科学有秩的工作模式,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9,10]。尤其是仿生、生物防治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逐步降低化学防治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局势,不断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增强防灾控灭能力。

猜你喜欢
病虫检疫全区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