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浅析

2020-12-14 07:37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27期
关键词:植保全程整地

新疆乌苏市棉花种植产业十分发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背景下已经逐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有效利用机械设备完成棉花播种与采收,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作业量,更有利于棉花生产质量提升。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始终是当前乌苏市棉花种植生产的重要推广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1 乌苏市棉花种植产业概述

棉花一直都是乌苏市的重要经济作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棉花“一枝独秀”是乌苏市农业发展的主要特色。虽然近年来乌苏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全市农牧区分为玉米、番茄、优质高产棉花、绿色无公害蔬菜和农区育肥基地四个片区,形成适宜各乡镇发展的农业生产格局,积极推动产业“百花齐放”,但是棉花种植产业依旧是乌苏市的重头产业。2019年乌苏市棉花种植面积高达170万亩,棉花种植产业依旧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乌苏市也在积极推动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采摘,利用先进农业设施设备、技术等,促进棉花生产质量与效率提升,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在2019年,乌苏市全市机采棉种植面积就高达161.5万亩,占棉花种植面积的95%,由此可见地方棉花机械化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近年来,乌苏市积极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模式,全面实施GPS卫星定位导航播种技术,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以机种、机采、机收为主要方向,通过全程机械化的作业,努力提高棉花产值,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实现高产高效。乌苏市大力发展耕整地机械、棉花播种机械、植保机械以及采棉机的作业技术,同时应用高效节水滴灌、卫星导航精量播种等新技术,成立棉花产业联盟,在提升棉花品质与作业效率的同时,推动棉花全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2 乌苏市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

所谓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指从棉花种植到采收的全过程依靠机械设备完成作业,有效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大规模等优势。随着乌苏市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不断发展,在应用农机设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绿色环保,进一步提高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为乌苏市棉花生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总的来看,乌苏市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主要如下:

2.1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对棉花种植生产而言,最基础的在于优选合适的优质品种,否则即便种植生产技术水平再高,也难以有效实现优质高产。在进行品种选择时需要根据地方种植条件与需求,合理选择合适的品种,同时还要考虑精量播种要求以及机械收割需要。在实际选择时,需要以地方推荐品种为基础,综合考虑棉花叶片大小、机械收割方便性、株型、抗逆性等因素,确保所选品种经过产地检疫合格,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乌苏市通常选用新陆早70号、新陆早78号、惠远720等品种。而在对种子进行筛选和处理时,需要确保用于精良播种的种子发芽率、纯度、净度、整齐度、破碎率、含水量等均达到一定标准,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2.2 整地

为了保障机播质量与效率,需要在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整。在整地时需要以“齐、平、深、松、碎、净”作为基础目标,利用旋耕机、耕整机、浅耕深松机、悬挂犁整地机械等完成整地操作,保障整地质量的同时提高整地效率[1]。

2.3 机播管理

在棉花全过程机械化生产中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导航铺膜技术进行自动化播种,减少人工成本,兼顾机播质量与效率。在进行机播时需要重点对覆膜以及机播模式加以管理。在进行铺膜时,需要对行距、膜宽、株距、压膜等进行严格控制。其中铺膜行距通常控制为66 cm,使用的薄膜通常为145 cm的宽膜或40 cm的窄膜,棉花株距一般控制为9 cm,在压膜时通常将压膜的深度控制在5~7 cm范围内,压膜边不得超过4 cm,采光面需要超过190 cm,同时膜边透光面需要超过10 cm,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棉花生长过程中出现出苗晚、出苗差等问题。

在机播时需要合理选择播期,通常地温超过14℃时便可进行播种,切忌早播,播期也不能延期太久,以免影响棉花生长。同时需要对播种量进行合理控制,一般每亩播种1~2 kg种子,合理控制种植密度[2]。至于播深则应当较浅,通常不宜超过1.5 cm,不过也需要确保覆土厚度为1 cm左右,同时各播穴深浅应当一致。在播种后需要进行检查,确保空穴率、错位率、漏封孔率不超过3%,尽可能做到“浅播种、匀下籽、低错位、少覆土、匀覆土”。对播种机车行驶速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不得超过3 km/h,以免出现大量漏播情况。如果在播种途中需要停车,应当在重新开播前升起播种机,后退一段距离之后再继续播种。

2.4 田间管理

新疆地区天气较为干燥,水资源较为稀缺,而棉花生长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乌苏市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必须做好灌水管理工作,尽量在保障科学灌水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其中滴灌技术作为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在乌苏市滴灌带体系逐渐完善的情况下,相应的应用成本也有所减少,得以广泛应用。在应用滴灌技术时,需要安装过滤器,以免滴灌管道和滴头被堵塞,而且在结冻期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滴灌方式。另外施肥管理也是棉花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棉花质量和产量。每亩棉花地施用15~20 kg二胺、10~15 kg尿素、1000 kg有机肥,根据棉花生长情况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滴灌能够有效保障棉花植株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另外还可以进行化学打顶,利用机车通过顶喷方式对棉花植株进行生长调节,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将喷头控制在距离棉花植株顶尖20~30 cm位置[3]。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化学打顶后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滴水、施肥,而且在打顶后第一次滴水时需要控制氮肥用量。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历来都是棉花种植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保障棉花健康、良好生长,促进优质高产实现的关键。在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采取人工防治与机械化防治混合的方式,其中人工防治手段包括种植抗耐病品种、适时播种、清洁棉田、使用杀虫灯、种植生态带等。而机械化防治则指利用各种植保机械进行操作和处理,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植保机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农药喷洒方式的区别分为风送式、自走式、喷枪式、喷杆式、手持式等;根据植保机械的配套动力可以分为人力植保机具、蓄力植保机具、小型动力植保极具、大型机引或自走式植保机具;根据操作运载方式可以分为背负式、手提式、全自动式、半自动式、遥控式、牵引式、自走式、履带式、悬挂式等。例如在实际生产中较常使用的全自动风送式喷雾机、牵引式喷杆喷雾机、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半自动自走式喷雾机等。另外随着地方农业的发展,飞机、无人机也逐渐被应用于棉花全机械化生产的农药喷施中。

2.6 机械采收

在进行棉花机械采收时需要合理控制采收时机,既不能早采早收,也不能延误采收时机。乌苏市机采棉在9月中旬便会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大型机械抢收新棉。至少要等到棉株上部的棉桃成熟度超过80%才能进行采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喷施药剂的方式进行化学催熟。在机采前应当对棉田地边地头加以清理、平整,以便采棉机顺畅操作。在采收时需要确保无露水,而且使用机械采收时必须保障采净率超过95%,总损失率不超过6%,含杂率不超过10%,含水率不超过8%。

3 结语

乌苏市近年来棉花种植产业飞速发展,离不开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支持。大力推广棉花播种与采收机械设备,不断更新机械化技术,完善相关支持政策,落实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示范基地,应用高效节水滴灌技术、卫星导航精量播种技术等配套技术,推动了乌苏市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棉花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种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植保全程整地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植保机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