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城南郊低山丘陵区造林新技术初探

2020-12-14 19:25
新农民 2020年9期
关键词:荒漠化植被造林

马 艳

(中宁县石空镇人民政府,宁夏 中宁 755100)

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林业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林业交流与合作实施德援项目以来,我区的生态建设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生态建设方式上按现代林业的经营要求,因地制宜地实行封、飞、造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在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分类经营改革,公益林属于公益事业,以追求最大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主要以政府投资按社会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组织建设,商品林属于基础产业,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靠市场调节配置资源,主要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

1 林业建设的迫切需要

中宁县有林业用地172万亩,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80万亩,宜林地92万亩。宜林地中有30万亩属于新开发区或平原水浇地,条件较好,准备引入市场机制由企业或个人投资建设枸杞、红枣、苹果、梨、葡萄等经济林和用材林,政府只出台相关政策即可,没必要亲自组织造林。其余60多万亩属于低山丘陵荒地,自然条件差,植被稀少,土壤风蚀情况严重,属于荒漠化程度较重的地区。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战略,60多万亩低山丘陵宜林地将是中宁县今后几十年进行生态建设造林绿化的主战场,是全县生态林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县政府一期规划先造林5000亩,选择离县城近的南郊低山丘陵区做突破口。

2 县城南郊基本情况

县城南郊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1200m左右;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及雨水侵蚀,沟坎峁梁发育明显,形成岭谷相间排列的地形特点。浅层土壤为灰钙土,分布在表层,深度在1.0~3.0m不等,深层为砂砾石层,厚度在20~70m之间;气候为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年平均降雨量222.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056.6mm,空气干燥度为3.9;植被属于干旱荒漠草原植被区,以荒漠草原植被为主,主要分布有沙蒿、白茨、猫头刺、甘草、苦头子等,植被覆盖度0.4。中宁县低山丘陵区生态条件很差,其自然植被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天然降雨情况,由于该区处于宁夏中部干旱带,降雨稀少,植被一直很差,实践证明,通过人为干预营造人工林的方式,完全可以在该地区建造高质量的林草复合植被,为以后在低山丘陵区造林开发技术路线并作出示范。

3 低山丘陵区造林新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中宁县城近的南郊低山丘陵区造林是在完全遵循荒漠化治理和生物多样性宗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实施的,其造林的优势是尽可能保持和扩大生物多样性:一是营造经长期实践证明适宜于当地生长的乔灌木树种,共21种,实行乔灌木树种1:1混交,增强生态系统的复合性和稳定性;二是尽可能减少对原生植被的破坏,林道和基础设施(如蓄水池等)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只占林地面积的3%左右,植树穴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只占林地面积的3-5%。三是在天然植被较好的地块,零星点缀植树,以灌木为主,株行距随机确定,充分利用天然植被的生态保护作用。

中宁县城近的南郊低山丘陵区造林的劣势是:一是造林技术复杂、树种多样;

二是对造林要求高,需要相应的滴管配套设施。

4 对策建议

中宁县城南郊低山丘陵区造林符合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符合荒漠化治理和生物多样性宗旨,应该大面积推广;建设需要滴水灌溉系统,这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既定的,是生态建设必须要付出的代价,随着项目区树龄的增大,其抗逆性必然增强,可以减少灌水或最终停止灌水。

5 结语

可以预见,如果中宁县的几十万亩低山丘陵营造生态林建设取得成绩,示范作用将功不可没。

猜你喜欢
荒漠化植被造林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数字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