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2020-12-14 03:41韩丹丹
山西农经 2020年20期
关键词:区位熵河南省

韩丹丹

摘 要: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产业集聚成为区域经济体重要的发展趋势。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成为亟待解决重要问题,对物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物流产业集聚,对于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改革、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河南省物流产业现实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区位熵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物流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类处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聚;区位熵;河南省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0-000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根据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区位集中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产业经济的逐渐发展,物流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常见的经济形态。物流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联动发展,可以实现三大产业的和谐发展。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经济体,其物流产业集聚可以推动河南省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进而增强整个经济区三大产业的联动发展效应,促进整个经济区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

1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概述

1.1     产业集聚的内涵

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开始于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韦伯、保罗·克鲁格曼等学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对产业集聚理论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更是将产业集聚推向了产业发展研究的巅峰。

1.2     产业集聚度的测量

产业集聚度是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的主要方法。物流产业集聚度主要反映了物流产业在某区位上的相对集中程度。目前,物流產业集聚度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区位熵、产业集中度等[1]。本文采用区位熵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主要对该方法进行重点介绍。

熵的概念最开始用于动力学的研究,后被引入到经济学领域。业界主要用区位熵来衡量某产业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一般用地区某产业的就业或者产值情况占更高层次区域的就业或者产值的比例来表示。一般区位熵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LQij表示某产业的集聚程度,即区位熵指数;Cij表示i产业在低层次j区域的就业人数或者产值;Cj表示该区域的总就业人数或者总产值;Ci表示更高层次区域i产业的就业人数或者产值;C表示更高层次整体的就业人数或者产值。

在学术界,除了区位熵外,常被各学者用来计算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还包括产业集中度程度、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等方法。

2    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情况

2.1    物流产业整体水平逐年增强

根据最新中物联数据显示,河南省2019年社会物流总额再攀新高,达到14.8万亿元,较2018年提高约9个百分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势头迅猛,冷链物流总额实现1 700亿元的营收,提升幅度高达10个百分点,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同年,冷库容量达到470万m3,增长率达15%,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左右。另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报》显示,2018年河南省整体快递数量达到15亿件以上,继续蝉联中部六省第1位,居国内第9位,较往年提升4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快递业实现营收总额153亿元,位居中部地区第1位、国内第10位[2]。

2.2     物流节点建设颇显成效,物流信息平台日趋完善

经过近几年发展,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三网融通”和“四港联动”的大体格局已基本形成,郑州市已发展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集散枢纽中心。郑州东站已成为“郑欧班列”的重要节点,新郑机场在我国国内的地位不断提升。

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圃田物流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郑州的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商丘的豫东农产品冷链物流园被评为首批物流示范园,集聚效益不断提升。

一批新的物流产业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和发展,河南省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鲜易马甲等信息平台启用,为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2.3     物流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新业态不断涌现

根据中物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共有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170家,5A级物流企业11家。鲜易供应链、漯河双汇物流位列国内冷链物流前10强,郑州交运集团、漯河双汇物流入选全国物流百强。一大批知名中外物流企业纷纷进驻,为河南省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助力。

基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背景,诸多新业态形式不断涌现,如“互联网+供应链”等。同时,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的物流运输方式开始大规模应用。中欧班列的运行为中外物流联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郑州市入选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之列。

2.4     政府对于物流产业特别是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河南省历来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物流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物流产业帮扶政策。特别是《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对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政策带动作用。根据物流业发展各节点及环节的不同,各地政府相继制定了金融、价格、补贴、运输等各方面的产业支持政策,打造现代化的物流枢纽和物流产业集群。

3     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的测度

3.1     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度的测度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很多。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实际意义,选取区位熵作为集聚度的测度方法。用河南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代替整个物流产业。考虑到统计中数据的可得性和精准度问题,选取物流产业的增加值代替产值计算河南省各地市物流产业的区位熵指数。

由于2011年和2018年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因此选取的数据为2012年和2017年的数据。比较5年间区位熵整体变化趋势,进而分析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的变化情况。

根据区位熵的计算方法,对河南省18地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2012年和2017年河南省物流产业的区位熵的计算结果将河南省18个地市物流集聚程度划分为3类,具体如表2和表3所示[3]。

对比表2和表3可以看出,5年间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程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集聚程度大于1的城市由6个增加到8个;个别地市物流产业集聚程度波动较为明显,这主要和这些城市的产业政策、产业协同性和区域位置特性等因素有关,如近几年开封市重点发展旅游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

3.2    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情况变化分析

从表1中2012年和2017年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10个地市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8个地市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河南省政府引导和各地区发展方向调整有关。例如漯河市物流产业集聚水平不断增强,与漯河市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调整方向有关,特别是漯河市双汇物流被评为国内冷链物流10强之后,政府政策向物流业的偏移更加明显。目前,漯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经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快递分拨中心。

河南省有8个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变化不大或者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物流产业与其他制造业融合度不够。物流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物流产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发展[4]。

其次,物流节点功能重叠。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城市的物流节点存在机构、功能乃至建设重叠的现象,严重制约该地区物流业效率的提升。

再次,物流节点功能单一,园区建设较为落后,特别是基础建设不足[5]。

最后,物流建设信息化水平滞后,信息平台建设略显不足。虽然个别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和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但大部分地市建設仍略显不足。

4    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对策

4.1    促进河南省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因此物流业的集聚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货源支持。只有物流产业和制造业高度协同、联动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制造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流需求。例如商丘市目前有11个产业集聚区,商丘市可以此为契机,促进制造业如纺织和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与物流产业实现高度联动发展,从而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推进物流产业在此集聚[6-7]。

4.2    继续推进物流园和物流集聚区建设

物流园区或集聚区服务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目前虽然很多地市大力发展物流园区或产业集聚区,但是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薄弱,重复建设严重。比如商丘豫东物流园区虽然位列河南省冷链物流示范园区,但是该园区的基础设施并不理想,目前该园区进驻的企业主要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难以实现物流业的规模效应。园区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等方式不断完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吸引更多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入驻[8]。

4.3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打造新型业态

河南省应对各地市物流园区和产业集聚区进行系统性规划,积极引导其良性发展。河南省有众多物流园区,但其配套设施有待加强。政府要从税收政策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吸引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园区[9]。

打造强有力的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JIT配送等新型业态的物流发展模式,是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的重要推动力。河南省要以“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和中原经济区发展为契机,构筑新型发展模式,打造开放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物流集聚新业态[10-12]。

4.4    加强物流产业信息系统建设

当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有利支撑,物流业发展离不开大数据、GPS、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技术。各地市需要继续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和技术的互联互通,为客户、企业和政府之间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网络平台[13]。利用物流服务平台增强交易机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升区域物流集聚水平[14]。

5    结束语

物流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利用河南省18个地市物流业增加值计算其产业集聚水平,对各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界定,从而更加清晰地认清各自的定位,对河南省物流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芷寻.南平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度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7.

[2]201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3-10].https://www.henan.gov.cn/2020/03-10/      1302745.html.

[3]谢逢洁,王宁.“一带一路”视角下西部12省区物流产业集聚及空间分布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3):79-82.

[4]田振中.河南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与机遇[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11):17-19,29.

[5]高宇游.我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J].中国储运,2017(12):106-109.

[6]韩增林,王成金,尤飞.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布局的特点及对策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1):81-89.

[7]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01(4):42-46.

[8]丁俊发.对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认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22):16-18.

[9]胡振虎.中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10]刘雪妮,宁宣熙,张冬青.产业集群演化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分析——兼论长三角制造业集群与物流产业的关        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9):161-166.

[11]海峰,程金玲.日本区域物流业发展特点及趋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1):136-139.

[12]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5(2):79-81.

[13]何小洲,张伶俐,邓正华.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以重庆市物流产业发展为例[J].科技管        理研究,2007,27(6):118-119,129.

[14]吴卓婷.金华市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区位熵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信阳市服务业产业区位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