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网络、价值共创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关系研究

2020-12-14 03:42袁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9期
关键词:价值共创

袁煜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联盟网络的构建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索价值共创对联盟网络与探索式创新的作用,可以为联盟管理实践及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联盟网络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概念模型,探讨其内在影响机理,并重点分析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文章对256家制造型企业的调研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位置均正向影响价值共创及探索式创新;此外,价值共创在联盟网络和探索式創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网络关系强度;网络中心性位置;价值共创;探索式创新

一、引言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网络平台飞速发展加快了知识信息的传播,并渗透到全球发展的诸多领域,这不仅促进了海量、多样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更是改变了传统要素的组合方式。在此环境下,我国传统制造业迎来新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共享产能,共享工厂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出现,表明共享经济已经深入到生产领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动能。不少企业通过构建联盟网络,与不同联盟伙伴缔结直接或间接网络关系,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共同创造价值。随着社会网络理论在战略联盟领域内不断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外部信息和知识资源的重要平台。

企业通过构建联盟网络与伙伴企业之间的价值共创是其资源要素等互相交换、获取探索式创新资源的重要举措。Prahalad等研究指出,价值共创单靠企业自身无法完成,而是由企业、伙伴企业及其他利益共同体通过资源融合、利用,彼此合作来实现。企业与伙伴企业建立强网络关系,提升合作信任,便于企业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共担风险,互利共赢,获取更多的信息流和知识流,尤其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利于企业与伙伴企业达成价值共识,促进其探索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已有研究表明,知识网络嵌入可以缩短企业获取创新知识的时间,提高产品创新的效率,更快地把握市场空缺,赢得竞争优势。但并未有研究从构建联盟网络的角度出发,将联盟网络分为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位置两个层面,探讨价值共创在联盟网络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发挥的桥梁作用。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将联盟网络分为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位置两个维度,构建联盟网络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其内在影响机理,重点探究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战略联盟相关理论,也可为企业通过联盟网络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联盟网络与探索式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和技术的多元化变革,不少企业逐渐发现自身资源的匮乏,难以支撑其创新活动,通过与联盟企业相互合作,才能获得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为赢得竞争优势。近年来网络与创新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Cowan等认为网络是创新的前提条件,白景坤等认为通过网络获取的外部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特别强调其获取的资源是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逐渐增多,企业认识到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掌握利用关于不同市场和技术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企业开始构建联盟网络,与联盟内伙伴企业形成的关系合作网络,成为了企业获取外界知识资源并进行整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促进企业知识获取、吸收和转化能力,提升企业创新效益。网络关系强度强调联盟网络中企业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是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因素,在企业数目相同的网络中,企业互动频率越高,合作越紧密,网络关系强度也越高。企业在联盟网络中获取的资源和能力也会因其所处位置的不同而有差异,占据网络中心性的企业在拥有多样化资源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其与外部交流学习的机会,利于开展探索式创新活动。网络中心性程度高的企业可以为联盟网络中的伙伴企业提供相应信息,与伙伴企业共同构建信息资源流通渠道,从而减少企业自身搜寻信息资源的时间,促进企业的创新行为。由此,提出假设。

H1a:网络关系强度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

H1b:网络中心性位置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

(二)联盟网络与价值共创

联盟网络有助于联盟内企业在网络平台上从关系和认知等角度获得良好的信任合作氛围。网络关系强度较强的企业可以加强彼此合作信任关系,帮助企业快速的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取外部信息,发展新技术。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促进更多的知识交换,特别是隐形知识等关键资源的互换,为企业实现价值共创奠定基础。此外,企业间拥有强网络关系可以增加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学习频率,能及时解决企业在知识、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彼此交流协商达成一直,利于企业价值共创。占据靠近网络中心性位置的企业,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在联盟伙伴之间的地位和话语权,更有效的获取多样性资源和信息实现价值共创,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互补,为联盟伙伴成员提供其他的合作关系,搜索到更多价值共创所具备的知识、技术等资源,提升企业绩效。其次,靠近中心性位置的企业会拥有更多的资源、经验,使得它们在联盟伙伴中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其余伙伴企业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它们沟通,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成长,使其更有信心的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企业间的价值共创。由此提出假设。

H2a:网络关系强度正向影响价值共创。

H2b:网络中心性位置正向影响价值共创。

(三)价值共创与探索式创新

资源依赖理论强调开发有价值的、珍稀的、不可模仿的创新资源是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并取得收益的基础。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企业与联盟伙伴企业进行价值共创获取关键性创新资源被认为是企业维持优势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企业通过与伙伴企业共同创造价值来实现资源的交互与流通,并对所获取的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帮助企业突破原有的产品更新路线,更快把握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活动。

周文辉认为当中小型制造业遇到技术瓶颈或者产品更新落后时,需要依靠外部企业或者知识提供方提供所需创新性资源和知识,通过双方价值共创行为,有助于企业产品创新,进而实现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综上所述,企业与伙伴企业交换知识资源,抓住合作机会进行价值共创,能促进其资源的快速吸收,最终内化为产品创新的动力,推动企业探索式创新。由此,提出假设。

H3:价值共创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

(四)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

联盟内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价值共创是其积极互动学习,获得创新性资源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补充企业现有的知识、技术、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寻找新的市场空缺,不断引入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狄凡莉提出创新企业与合作伙伴通过频繁的沟通交流达成价值共识,获取互补性的资源是企业成功创新的关键。较强的网络关系强度可以为企业提供组织学习的机会,通过与联盟伙伴的互动学习,促进企业间的价值共创,实现创新资源与知识的流动。占据网络中心性位置的企业在价值共创过程中有助于掌握大量多样化资源,获得先动优势,利于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活动。价值共创为联盟内企业实现信息资源交换和转移提供了渠道和途径,为企业产品改进、扩张市场提供了动力源泉,是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假设。

H4a:价值共创在网络关系强度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H4b:价值共创在网络中心性位置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基于联盟网络、价值共创、探索式创新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测度

自变量“联盟网络”量表主要借鉴了Capaldo、彭伟和符正平等的研究,采用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位置两个维度测量联盟网络,其中网络关系强度分为互动频繁程度、资源投入量、合作范围和互惠共赢四个方面;从企业在联盟中占据重要地位、提供合作关系、传递信息、为企业牵线四个方面来衡量网络中心性位置。中介变量“价值共创”,主要参考Aarikka Stenroos和张婧、何勇等人的研究,从重视合作伙伴意见、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任务等方面测量,共5个题项。因变量“探索式创新”的测量参考He和Wong等的量表,从企业引进新产品、新服务以及为新产品和新服务开辟新市场角度出发,将企业努力追求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不断推出全新产品和服务、开发潜在市场作为本研究的测量题项。为了更好的反应企业情况,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分为企业成立年限和企业自身性质两方面。

(二)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相关数据,主要以长三角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调研过程历時四个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搜集问卷,在此期间共发放380份问卷,回收问卷298份,问卷回收率约为78.4%。剔除选项一致,答题不完整等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回收2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约为67.4%。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样本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运用Mplus7.0和SPSS22.0对量表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衡量,包括网络关系强度、网络中心性位置、价值共创和探索式创新,如表1所示。Cronbachs α系数最小的是探索式创新,数值为0.854,超过了0.7的阀值,组合信度CR均大于0.7,表明量表有着较好的信度。因子载荷最小的是“贵企业不断尝试推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系数为0.775,超过了0.6的阀值,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均大于0.6,表明量表通过了聚合效度检验。

表2为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等,可以看出各个变量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7,变量的AVE算数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和所在列的其他构面的相关系数值,表明各变量间有着良好的区别效度。

根据样本数据对问卷的整体拟合度进行检验,如果各参数的拟合效果均达到相关指标要求,则代表整体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中X2 = 202.141,df =98,X2/df=2.06,CFI=0.958,TLI=0.949,RMSEA=0.065,SRMR=0.040,各参数均达到了相关指标要求,表明该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

(二)假设检验

1. 直接效应检验。本研究运用SPSS22.0对图1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路径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网络关系强度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β=0.479,p<0.001),故假设H1a成立;网络中心性位置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β=0.526,p<0.001),故假设H1b成立。此外,网络关系强度正向影响价值共创(β=0.559,p<0.001),网络中心性位置也正向影响价值共创(β=0.543,p<0.001)故假设H2a、H2b成立;价值共创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发挥积极作用(β=0.486,p<0.001),因此假设H3成立。

2.中介效应检验。本研究采用Bootstrap区间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设定Bootstrap = 1000,若Bias-corrected和Percentile的最低和最高区间上限都不包括0,则表示中介效应存在。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网络关系强度、网络中心性位置在价值共创与探索式创新间的间接路径系数为0.138和0.149,且上下限区间均不包括0,证明探索式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同时,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位置对探索式创新的直接效应存在,表明价值共创在两条路径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4a、H4b得到验证。

五、讨论与结论

(一)理论贡献

第一,联盟网络积极影响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企业构建较强的网络关系强度和占据较好的网络中心性位置能帮助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使企业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把握主导地位,获得先动优势,更大可能的接触市场先进的技术、信息,企业将这些技术、信息进行消化、整合,最终内化为自身潜力,以便为更好的进行探索式创新提供知识、技术等方面支持,解决创新过程遇到的困难认识并安全度过瓶颈期。

第二,联盟网络对企业及其联盟伙伴之间的价值共创产生正向影响。联盟网络的构建能为企业之间合作创造信任基础,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企业知识资源的转移,特别是对隐形知识等关键资源的交换,是企业实现价值共创的重要途径。强网络关系增加了企业之间学习交流的频次,使企业能与联盟伙伴共同探讨、克服困难,实现价值共创;企业占据了较好的网络中心性位置,就会有机会获取更多的异质性资源和经验,促进企业间的价值共创。

第三,价值共创在自变量联盟网络和因变量探索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拥有较强的网络关系强度和较好的网络中心性位置会为联盟伙伴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在频繁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实现价值共创,企业从中获取的知识、经验等是其开展探索式创新的关键。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对于制造型企业进行联盟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一,企业间构建联盟网络有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其创新绩效。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其赢得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构建联盟网络时,不仅需要建立相互依赖的强关系网络,也需要把握时机,占据关键的网络中心性位置,以促进创新资源的获取,加快企业吸收转化的进程;同时企业要注重联盟网络对探索式创新的重要性,积极与联盟内伙伴企业共同构建创新型平台,将单一企业创新转向联合创新,多与联盟内的伙伴企业学习交流,从而更精准的获取用户需求,推出一系列颠覆性技术与产品。

第二,研究结论强调了价值共创的重要性。例如,海尔的“海创汇”平台,汇聚了供应链、研发、销售和仓储物流等各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网络共享平台,该平台充分运用先进技术,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实现价值共创,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因此,价值共创是企业构建联盟网络与实现探索式创新的桥梁。它为联盟内企业实现资源交换和转移提供了渠道,为企业产品创新、扩张市场提供了动力,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发展,提升企业创新效益。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些借鉴作用,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只来源于部分地区的企业,调研范围还不够广泛,未来拟扩大调查范围,搜集更多样本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次,本研究各变量测量均来自于同一对象,并且采用量表打分制,样本数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采用客观数据或者截面数据更准确地分析联盟网络对于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彭伟,符正平.联盟网络、资源整合与高科技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5,28(03):26-37.

[2]Prahalad C K,Ramaswamy V. Co-Creation Experiences:The Next Practice in Value Creation[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04,18(03):5-14.

[3]陳旭升,董和琴.知识共创、网络嵌入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2):137-145.

[4]白景坤,丁军霞.网络能力与双元创新的关系——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08):138-148.

[5]张红娟,谭劲松.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跨层次分析[J].管理世界,2014(03):163-169.

[6]彭伟,符正平.权变视角下联盟网络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05):659-668.

[7]武柏宇,彭本红.服务主导逻辑、网络嵌入与网络平台的价值共创——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01):138-150.

[8]周文辉.知识服务、价值共创与创新绩效——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04):567-573+626.

[9]王丽平,栾慧明.组织距离、价值共创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J].管理学报,2019,16(05):704-711.

[10]Capaldo A. Networking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 (06):585-608.

[11]Aarikka-Stenroos  L., Jaakkola E. Value co-creation in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A dyadic perspective on the joint problem solving proces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01):15-26.

[12]张婧,何勇.服务主导逻辑导向与资源互动对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01):115-122.

[13]He Z L, Wong P K.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04):481-49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SJB1065);基于“淘工厂”产能共享联盟的稳定性分析(Y17C095)。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价值共创
在线产品创新社区价值共创研究
价值网络、价值共创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价值共创视角的物流风险控制研究
供应链伙伴关系整合、供应链风险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价值共创视角下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研究
价值共创理论下的小米手机数字营销模式分析
国外在线品牌社群研究综述
价值共创活动对顾客价值的影响研究
价值共创活动对顾客价值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