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云南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0-12-14 03:45赵阳楠王苏天崔继梅陈咏梅
品牌与标准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云南标准化

赵阳楠 王苏天 崔继梅 陈咏梅

【摘要】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云南省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云南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云南;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0.05.004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unnan Standardization Work

ZHAO Yang-nan,WANG Su-tian,CUI Ji-mei,CHEN Yong-mei

(Yunnan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Kunming 65022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chieve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Key words: Yunnan;standardization;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標准是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质量的硬约束。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标准化改革,着力提升标准水平,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全省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 云南省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1.1 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化政策文件,切实加强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部门协调,构建了标准化齐抓共管新格局。省科技厅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推进标准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昆明、大理等州、市也先后制修订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2019年15个标准项目和5家单位获得了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

1.2 标准化改革不断深化

围绕云南打造三张牌等重要决策部署,构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标准化工作体系。截至2020年6月,全省制修订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573项、行业标准879项,累计发布地方标准933项。积极培育团体标准,扎实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截止2020年6月,全省累计公开团体标准135项,共有2978家企业公开了13436项企业标准,涵盖23705种产品。

1.3 标准实施与监督更加有力

持续加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监督检查。开展了以花卉优势产业为重点的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将《有机肥料及生物肥料》等 5个产品类别作为2020年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认真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累计下达国家级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212个,省级270个,多数示范试点单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4 标准化基础更加完善

先后开展一大批标准化专题科研项目,标准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积极为社会提供标准化专业服务,建设了西南领先、标准信息资源数据保有量居全国前列的大型标准信息资源库,实现了部分国家标准全文和地方标准文本的免费在线公开和阅读,并开发了标准信息查询的微信公众平台和APP。

1.5 标准化科学管理效能逐渐彰显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行管理更加规范。承担7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含TC、SC、WG),设立了25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了省级技术标委会的管理办法。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昆明理工大学、大理学院设置了标准化专业,建立了标准化人才职称评定的机制。

1.6 标准化工作宣传培训取得新成效

主动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免费向社会各界赠送《云南省WTO/TBT简讯》。开展了《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标准互通策略研究》等多个研究项目。深入开展标准化法宣传和“世界标准日”等活动,通过云南广播电台“质量之声”、云南日报等多个平台和多种形式,推出图、文、视频报道,广泛向社会宣传标准化方面的知识和成果。

2 云南省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县区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在标准化激励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还远远低于发达省份。

2.2 地方标准体系结构仍需优化

云南省市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活力还不足,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还不够强,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还落后于其他发达省市。地方标准的水平总体不高,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程度还应更加紧密。

2.3 标准实施监督工作仍需加强

标准化主体意识还不强。监督检查手段还不完善,标准制定部门与实施监督部门联动不够,标准发布后宣贯培训不到位。

2.4 标准化工作基础仍有待加强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管理还应更加规范。全省能够开展标准化咨询服务的第三方机构还比较缺乏,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仍需提高,高层次的标准化人才还不能满足需求。

2.5 推动“标准走出去”工作仍有差距

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省还尚未制定“标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更缺乏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配套的标准翻译体系,影响了云南“标准走出去”工作的开展。

3 推进云南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站在新起点,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全要素、全链条、多层次的新型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余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对各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

3.1 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

加强标准化重大改革与标准化地方性法规的有机衔接,及时启动标准化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修)订工作。着力构建更加顺畅的标准化工作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创新标准化管理体制,将标准化工作主动融入政府、产业工作重点。加强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完善标准化激励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标准化工作投入。

3.2 高质量建设新型标准体系

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总体要求,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标准化工作的切入点,突出抓好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八大重点产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高标准引领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壮大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持续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加快实施以动态管理为重点的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建立以随机抽查为主要方式的团体、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及公开事中事后监管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对团体标准、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

3.3 着力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

强化标准制定部门与实施监督部门联动,促使各行业主管部门运用行业准入、生产许可、合格评定、认证认可、行政执法、监督抽查等手段促进标准实施。支持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加大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围绕重要消费品、重要工业产品等产品,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探索开展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第三方评估,合理应用评价评估结果,促进团体、企业标准制定范围更加合理、程序更加规范。

3.4 创新标准化科学管理机制

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强化行业组织的协调作用,突出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提升标准化公共信息平台和标准化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标准的申报、制定、实施、监督全过程。加强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沟通协作机制,支持涉及云南省相关产业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加强科技计划项目与标准的互动支撑,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研究成果向标准转化的快速通道和长效机制,建立标准成果登记制度。建立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的互动机制,开展将技术标准纳入科技成果进行登记管理工作。

3.5 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

鼓励各类组织积极承担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加强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创新标准信息服务方式,加强收集我省特色标准数据资源,构建服务政府、企业、社会的多维度、开放型、交互式标准服务平台,提高标准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业,支持标准化科研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培育新型标准创新组织和服务机构。

3.6 推动云南标准“走出去”

做好标准化 “走出去”的顶层设计,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南亚、东南亚等国家为重点进行突破,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信息,为便利经贸往来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3.7 提高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标准化宣传。主动将标准化工作主动融入政府工作重点,持续加强舆论宣传与引导力度,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全面提升标准影响力。积极推动标准化教育和人才培養,进一步健全全省标准化专家库,支持更多高校开展标准化教育。深入开展标准化标准宣传活动,普及标准化理念、知识和方法,推动标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参考文献】

[1] 庞承强,黄艳梅,李迅.标准化战略促进云南经济转型发展[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1):60-61.

[2] 郝炽.落实发展战略 云南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J].中国标准化,2011(6):95.

【作者简介】

赵阳楠(1982-),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王苏天(1983-),女,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崔继梅(1984-),女,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陈咏梅(1970-),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云南标准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