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煌舞的审美特征

2020-12-14 03:55刘李梅
艺术评鉴 2020年20期
关键词:形态风格意境

刘李梅

摘要:敦煌舞脱胎于敦煌壁画,它是壁画中涵盖的中原乐舞和西域各民族舞姿形象的模拟再现,有着独特的审美。本文从“形态、风格、意象、意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敦煌舞的审美特征,了解其肢体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敦煌舞  形态  风格  意象  意境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0-0034-03

敦煌舞作为古典舞流派之一,可谓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其舞蹈形象背后浓缩了千年历史中众多朝代舞蹈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在形态和风格上有着独特的风彩,还在意象和意境的呈现上精妙绝伦。

一、敦煌舞的形态美

(一)三道弯——曲中求圆

“三道弯”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舞蹈形态,它存在于东方各民族的舞蹈之中,如傣族舞、东北秧歌、云南花灯等民族舞中都呈现出“三道弯”的姿态,由于历史文化、审美观念等差异,各舞种的三道弯姿态形似而神不似,各有各的特色与魅力。

敦煌舞的“三道弯”呈现出婀娜曼妙的气质,有着神的典雅端庄与神秘感。赤足勾脚,整体的体态重心向下沉,胯部向左或右顶出、身体稍稍向前倾是敦煌舞“三道弯”的独特之处。敦煌舞“三道弯”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成因,敦煌舞脱胎于敦煌壁画,而敦煌壁画中唐代舞蹈占了三分之二,佛教兴盛,中原与西域乐舞文化交流频繁的唐代孕育出的唐代舞蹈使得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形象既有中原乐舞的柔美却又不失西域乐舞的豪放以及佛教舞蹈的神秘感。因此,“三道弯”的姿态经过后代舞蹈工作者的再次创造以及舞蹈演员的完美演绎后,婀娜曼妙的神秘气质冲击着视觉,给欣赏者留下无尽的回味。无论是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中的经典舞姿“反弹琵琶”,还是舞蹈《飞天》都生动地展现了敦煌舞中“三道弯”的曲线美。

(二)飞天形象——含蓄婀娜

舞蹈旨在创造高度典型的艺术形象。敦煌舞标志性的舞蹈形象是含蓄婀娜的“飞天”。

据历史记载,“飞天”本是佛教天歌神“乾达婆”和天乐神“紧那罗”的合称,它们的外观似人非人,头上还长着角,职责是侍奉佛陀与帝释天,它们与成形于壁画上的飞天形象相比有很大的差别,敦煌壁画千姿百态的飞天形象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不同文化的相互摩擦与碰撞才逐渐形成的,先后包括“西域式飞天、北魏飞天群、南朝飞天、龟兹飞天、盛唐飞天、中晚唐飞天、宋元时期的飞天”,每个时期的飞天形象都姿态各异,异彩纷呈。

敦煌舞的飞天使敦煌壁画里各种伎乐的飞天形象从阒静的石窟中焕彩,由静到动,活灵活现地呈现于众,不仅让我们为其飞天舞姿所倾倒,更让我们为其内含的艺术价值以及民族精神所惊叹。群舞《飞天》,七名演员在固定的莲花台上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她们通过勾脚曲身,松垮扭腰等基本动作展现出了空灵优美的飞天舞姿。

二、敦煌舞的风格美

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亦是如此,舞蹈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敦煌舞的风格代表着特定时代舞蹈的美。

(一)佛教色彩浓郁

敦煌壁画乐舞形象地体现了佛教文化,再现了佛教历史,并以深厚的佛教文化为根基,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行开辟的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文化交流与碰撞之门,佛教文化于东汉随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乐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敦煌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从丝绸之路南北两线沿途之处便可看出,汉代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之后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路线,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葱岭再到安息;北线从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此外,汉唐之际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路线,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因此,敦煌成為了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佛教色彩浓郁的敦煌舞,如飞天、金刚力士等形象,佛教色彩极其显著。

(二)西域风情尽显

敦煌舞极具西域风情。处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其舞蹈艺术也因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变得独具风格。中原与西域乐舞文化的交流历史悠久,战国末年,“秦王扫六合”之举掀起了泱泱汉舞的大国之风,汉代政治稳定,经济强大,乐舞文化交流也不断扩大,多姿多彩的七国文化汇聚中原,形成了新的综合表演形式“百戏”,西域乐舞也在此时传入中原。中西乐舞文化交流影响深远,张骞从西域带回乐曲“摩诃兜乐”,后被制作成了军乐,汉灵帝也十分喜爱西域外来文化。据历史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板、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魏晋南北朝中西结合“西凉乐”,更是西域与中原交流的典范,直至唐朝的《十部乐》有七部均来自西域。因此壁画中必然有着极具西域风情的舞姿形象,比如赤足坦露之态,丰富的手势,都尽显异域风采。

(三)唐舞风韵十足

敦煌舞富含唐舞风韵,其融汇了西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舞蹈艺术结晶,其中唐代舞蹈在壁画中占了三分之二,这与唐代空前繁荣的舞蹈艺术有着极大关系。唐代乐舞是中国古代乐舞发展史上的巅峰。唐代空前繁荣的舞蹈文化对敦煌壁画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一时期,以壁画为载体的敦煌舞蹈艺术到达极盛时期,壁画中的乐舞形式以及舞姿造型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绚丽多姿、异彩纷呈。

敦煌舞的唐舞风韵十足:1.唐代壁画中增加了“经变乐舞”这一形式,其乐舞有柔美温婉的,有矫捷雄健的,充分体现出了唐舞“刚柔相济”的风韵特点。乐队所持乐器也体现了唐舞“中西结合”的特点:柔美的舞蹈以中原乐器为主,豪放激烈的舞蹈以西域乐器为主。2.敦煌舞尽显西域风情,却也不失中原特色,唐以后,壁画中不止有“坦胸露乳、勾脚赤足”的舞姿,还有“柔婉俏丽”的中原乐舞形象。3.敦煌舞乐舞形象的装扮配饰体现出唐代饰品的精美。壁画中飞舞的飘带与唐舞的袖子不无关系,衣服上的装饰以及头顶的宝冠也映射出唐代服饰的华丽。

猜你喜欢
形态风格意境
春色满园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