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影响

2020-12-14 04:06刘叶青崔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贸易出口

刘叶青 崔强

[提要] 近几十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取得长足发展,多边贸易额持续增长,但贸易摩擦事件频繁发生,尤其在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来势凶猛。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增多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对外贸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积极探索对策,是保持我国对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7月11日

一、中国当前对外贸易现状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存在贸易顺差,进入21世纪后贸易顺差显著扩大。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快速增长,出口商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所占比例也逐渐上升,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在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了2,954.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05万亿元,扩大44.2%,这也说明在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运行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向不平衡方向发展。

(二)进出口态势总体平稳,出口增速快于进口。中国对外的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方式占比增速较快,加工贸易方式虽有所增长,但整体增长趋势低于一般贸易方式,其他貿易方式整体变化不大,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这也说明了我国的科技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呈高质量增长态势发展,出口增速快于进口,这一系列变化一是得益于中国经济态势的总体稳进,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二是得益于中国出台的一系列进出口贸易保障政策营造的良好进出口环境,使众多企业有信心有底气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说明中国高水平的开放政策效益明显;三是得益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西部和东北部外贸发展较快,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平衡协调;四是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保持总体平稳。

(三)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有所改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巩固传统进出口商品竞争优势的同时,加快培育出一批高竞争优势、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进出口产品,因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出口比重显著增加。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高于附加值低、竞争力低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且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逐年增高,说明我国的进出口产品从初级产品转向高级制品;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说明我国进出口产品由劳动集中型转向资金集中型。

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刺激中国经济的转型。首先,中国经济正处于重组转型时期,不再像10年前依靠出口廉价商品和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其次,美国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明显减少,因此其所谓的保护主义并没有太多威慑力,相反的,甚至会产生积极影响,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刺激中国经济转型: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从投资制造业向消费服务业转型,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中国特有商业模式兴起。

2、催生中国新的贸易伙伴。随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速崛起,各国的贸易关系逐渐由“单打独斗”转向“多边协作”。当一国与另一国存在贸易争端时,造成的双方贸易总量的缺失,也为其他国家带来了与中国合作的市场机遇,促使中国拥有新的贸易伙伴,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对外贸易。

(二)消极影响

1、我国出口贸易受到巨大影响,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有所下降。继轮胎案之后的中国玻璃、无缝钢管等都遭受无辜调查,影响了中国产品出口,影响恶劣,其他国家也都纷纷效仿,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中国而言,所受到的打击是沉重的。在贸易保护主义之下,中国与对应国家的贸易总额都会受到影响,但是中国在与其他许多国家的贸易关系中,中国几乎始终处于顺差地位,这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出口外向型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2、多行业领域受限明显。从贸易保护主义波及的行业领域来看,中国对外出口产品比重越是大于其他国家对外出口比重,中国的相关行业受贸易保护主义约束以及出口贸易减幅的可能性就越大。发达国家技术壁垒门槛日渐高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路上的最大绊脚石。2003年6月10日《国际商报》发布的商务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有7l%的出口企业遭遇技术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170多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5.2%。而2000年相关数字分别为66%、25%和110亿美元,这一系列的数字都在向我们说明,技术贸易壁垒正逐步取代反倾销成为压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问题

(一)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放缓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又一新常态。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的经济贸易受到重创以来,全球各国仍忙于经济恢复。尤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受创程度更高,恢复速度更慢。从2016年至2017年,世界贸易组织连续两次将全球贸易增速下调,3.9%到1.7%的变化幅度,表明了世界贸易进入了新的困难时期,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坏的贸易发展格局。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加速抬头和“逆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对外贸易增速逐渐放缓。

(二)中国对外贸易国内分区布局结构不合理。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地区专业化分工逐渐细致化,但是分布的不平衡性和集中程度明显加深,并且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区产业的发展,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也逐渐兴起,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对外贸易发展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在工业制品进出口方面占据很大优势。

(三)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增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逐渐扩大,加之中国的出口贸易长期存在顺差,使我国的贸易环境渐趋恶化。从公开的数据获知,2019年上半年,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28起,反补贴6起,保障措施9起,在贸易保护升温的2020年,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加之欧美经济面临疲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密的贸易壁垒保护,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可能会越来越多。以美国为例,自2008年3月22日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以来,至今已经过11轮的谈判磋商,中间虽然也有好消息传来,但中美即将达成的一系列合作计划,又因为美国的次次反悔而告一段落。在一次次加征关税的风波之后,预计中美贸易摩擦仍有加剧的态势。

四、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一)扩大内需,缓解贸易顺差。改革开放40年多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功不可没。但是,步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前以投资为主导、出口次之的三驾马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所以目前应当更多转向依靠内需拉動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勾画出我国扩大国内需求的基本框架,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规模,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区域蓝皮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8-2019)》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增强,东北地区经济逐步复苏。因此,我们对外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贸易伙伴,扩大贸易范围与贸易量,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参与度;对内需要突破原来区域间“经济割据”的局面,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既要发挥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又要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构建区域互联互通的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在具体策略方面,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基建投入,打造快速化的交通与信息体系,以有效地承接东部区域的产业转移;要建立东、中、西部资源互通、互补与互助机制,以充分发挥中西部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东部区域技术与资本优势。通过构筑完整协调的国内价值链以消解全球价值链中的不足,甚至还可以部分替代全球价值链,形成国内、国外价值链的互补与协调发展态势,以化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带来的冲击。

(三)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加快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步伐,提升核心技术的研发效率,抢占更多技术外溢渠道。以中美贸易争端来讲,从“中兴事件”与“华为事件”不难看出,美国针对中国经济的制裁方向已经转向了高新技术方向,这就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金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所说:“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划重点是“中国造”,这大前提就应当是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减少对发达国家技术类支持的需求,才能真正降低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风险。

(四)坚持改革,促进对外开放。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表明,经济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经济体的必要条件,但如何开放、选择什么开放次序,是摆在各国决策者和理论界面前的难题。经过改革开放这40多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也是其他国家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最直接动因。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坚持改革,促进对外开放,一切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讲究实事求是,开辟富有中国特色的开放之路。同时,应当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之下能够顺利有序地“走出去”,不仅可以为企业自身发展赢得更多的利益,实现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更加能够保证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更加有利于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通讯作者:崔强)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雨柯.浅析我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问题[J].消费导刊,2008(03).

[2]王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时代金融,2018(02).

[3]田政杰,董麓.“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格局:问题与应对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8).

[4]郑孝宝.浅谈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7(04)3.

[5]俞岚.经济对外开放的效应评价与路径选择[J].改革,2019(08).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贸易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