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0-12-14 04:28刘天森朱越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5期
关键词:核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低碳经济

刘天森 朱越

摘 要:在向低碳经济演化的进程中,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界定了低碳经济的内涵与核心构成要素,并遵循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一般构建原则,构建了适用于我国情境的低碳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为衡量我国当前阶段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促进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向低碳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转型;核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5.008

0 引言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责任,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从官方视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这种经济模式逐渐成被各国国家所倡导。学者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界定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其中经济形态下,低碳经济以倡导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低碳产业链为依托,以节能减排与改善气候环境为目标,旨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下,低碳经济以创建生态文明为发展目标、以节能减排与碳中性技术为发展方法、以能源消费与人类生活方式转变为发展路径,强调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动态平衡。

随着对低碳经济理念与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以低碳视角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当前,衡量低碳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类:(1)评分衡量法,即运用层次分析法、理想解法、熵权法、德尔菲法等对各项指标进行指数化并赋予权重,进而按照所获评分进行排名。(2)阈值设定法,即设定各指标的阈值,以能否达到阈值作为衡量碳经济水平的标准。(3)政策或技术实施程度衡量法,即评价体系是否围绕某种政策或技术展开实施。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全面性、有效性、相关性、适用性、前瞻性原则。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的发展理念后,经济系统的低碳转型成了我国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前期研究指出,“低碳”描述了为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发展模式;而经济低碳转型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追求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根本目标,通过技术与管理理念创新、政策引导、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等方式促进经济系统的低碳化。为加快我国低碳经济转型进程,需要构建一套符合新常态下我国情境的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依据新常态下我国低碳转型过程的经济发展特征,在综合当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优劣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适用于我国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预期为衡量我国低碳发展程度提供理论测度依据。

1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核心构成要素

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具有以下三个关键特征:高碳生产力、高人文发展、阶段性。基于这3个核心特征,低碳经济受气候恶化与后工业时代的内在发展动力驱动,通过技术与制度调整,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或模式。然而,现有文献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研究忽略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文发展层面的差距,导致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把握工业文明后期发展中国家的人文发展诉求。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追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新常态理念与“十三五”规划也重点将“环境治理模式创新”作为实现国家环境治理总体目标的核心途径。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本文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受气候变化、环境问题、人文发展需求、后工业时代生产力发展要求驱动下的特定经济发展模式,其转型目标在于建设高碳生产力与人文尺度相协调的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其转型路径在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调整技术与制度创新结构,其本质是低碳经济的一个前期阶段。

1.2 低碳经济的核心构成要素

鉴于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人文发展、技术水平、政策环境等要素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对低碳经济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应包涵经济发展阶段、人文发展程度、技术水平、政策环境,可用以下模型表示:

GLTE=f(E,H,T,P)

其中,E为经济发展阶段,反映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包括人均收入、城市化率、产业结构等指标。H為人文发展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程度,包括教育与医疗水平、社会福利水平、环境保护观念、社会公平程度等指标。T为技术水平,反映了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包括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P为政策环境,反映了政府对低碳转型的导向作用,包括政策规则、宣传力度等指标。以下对各项构成要素进行解释。

1.2.1 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低碳经济,一是通过知识与技术积累促进低碳技术进步;二是通过资本存量积累满足更多的人文发展诉求(例如提升公众的低碳意识)。因此,经济发展阶段是低碳转型的起点和背景,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低碳发展道路所展现出的实践路径、政策体系与发展效率也存在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已实现了人文发展,其在低碳发展进程中的减排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低碳转型中承担了额外的人文发展成本,低碳发展难度也更大。

1.2.2 人文发展程度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是碳生产力与人文发展的有机协调,因此人文发展成了影响低碳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任何经济发展形态中,生产和消费行为都至关重要,因此人文素质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其行为特征,进而影响低碳转型的程度。人文发展以个体素质与社会意识为核心,是发展中国家在低碳转型进程中的发展重点。

1.2.3 技术水平

实践中,技术进步从不同领域影响着低碳转型进程,例如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低碳技术(主要针对各重点能耗部门,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利用和未来的技术革新)、管理效率等,这些技术发展能够作用于碳生产力的持续提升,进而推进社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

1.2.4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是通过影响社会经济的生产消费活动,从供给侧与消费侧层面分别推进低碳发展,集中体现了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知与规划,对低碳转型起到了导向作用。目前,我国相关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导向、“十三五”规划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以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在这一政策环境背景下,我国形成了低碳进程中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其低碳转型模式的核心外部要素。

2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功能与原则

2.1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低碳经济的初期发展阶段。由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存在差异,经济政策体系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有效实现低碳转型的基础在于把握当前低碳发展阶段、存在的差距及可行的政策手段。横向视角层面,需要明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上的差距;纵向视角层面,需要把握我国低碳转型的进程与转型难度,为下一阶段低碳转型的政策体系优化提供借鉴。

2.2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为科学评价我国当前阶段的低碳经济水平,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应体现出灵活性特征。结合前期研究对统计体系构建方法的阐述,本文认为,应从体系的必要性、完备性与协调性出发,衡量指标体系的辨识度与冗余度,保证指标在可操作的前提下能够独立、全面、不重复地涵盖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因此,基于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并结合指标体系选取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全面性、有效性、独立性、可行性与动态性原则。

2.2.1 全面性原则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其全面性是指该体系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对影响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而言,经济、能源、人文发展、环境、政策、科技这6个系统能够较好映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参照这6个系统,将指标重新归类来评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2.2.2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指指标构念能否有效反映相关子系统的发展状况,即指标的效度和信度是否符合各自要表达的经济、社会、环境内涵。本文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满足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原则:一方面,本文收集国内外42套低碳发展相关评价体系,通过总结其指标采用率衡量指标选取的效度;另一方面,采用德尔菲法邀请低碳环境领域专家对指标信度进行评估,对原指标体系进行筛选改进。

2.2.3 独立性原则

对于一个成熟的指标体系,指标选择数量不一定要求很多,但应具有代表性,并保持各指标内涵的独立性。由于各指标的相关性意味着信息的重叠与过剩,指标间相关性过高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虽然完全消除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具有难度,为满足独立性原则,本文构建指标体系时采用统计相关性检验,通过设定相关系数阈值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调整以符合独立性原则。

2.2.4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指标层的二级指标选取在数据收集与应用方面应具有可行性。一方面,数据收集应在可得范围内,能够方便地搜集到指标的对应数据,排除没有统一数据支撑的指标;另一方面,选取指标应具有可比性,盡可能采用国际通用概念、名称与计算方法,便于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横向比较。

2.2.5 动态性原则

低碳转型是一个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动态过程,因此其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需要适应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还应具有动态性与前瞻性。对此,本文也将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先进性与灵活性进行评估。

3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低碳经济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性、有效性、独立性、可行性、动态性的构建原则,本文选取相关代表性指标,并以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不仅衡量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程度,更为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进程中如何进行低碳转型提供依据。本文构建的目标层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准则层是根据对低碳经济阶段性、碳生产力与人文发展协调性的理解,分为低碳经济发展阶段、低碳人文发展程度、低碳技术水平、低碳政策环境,其下指标层共38个指标。

4 结论

低碳经济转型是后工业时代发展中国家迈向低碳社会形态的一种独特模式,本文借鉴了前期低碳经济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界定了低碳经济的内涵。鉴于当前对低碳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然较少,国际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尝试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但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评分法,具有一定主观性,并且部分指标需要通过界定阈值衡量。因此,如何结合阈值型指标体系与评分型指标体系的优点来改进现有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是未来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总体来说,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对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具有切实指导作用,将促进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低碳经济进程中的独特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DTI.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R].London:TSO,2003:56-79.

[2]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101+5.

[3]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等.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6.

[4]鲍健强,苗阳,陈锋,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5]吴雪,陈锦,李爽,等.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经济,2012,(6):11-14.

[6]袁晓玲,雷厉,仲云云,等.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3,(1):56-61+91.

[7]何跃,郭秋艳,武奔,等.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建立及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4,(10):47-50.

[8]吕学都,王艳萍,黄超,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7):27-33.

[9]冯之浚.推动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1):1-3.

[10]杜祥琬,周大地.中国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1,(6):4-10+18.

[11]Friedlingstein P,Andrew RM,Rogelj J,et al.Persistent growth of CO2 emis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aching climate targets[J].Nature Geoscience,2014,7(10):709-715.

[12]Frank WG,Florian K,Gerhard F,et al.The enactment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pathways:A reformulated typology and a comparative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German and UK low-carbon electricity transitions(1990-2014)[J].Research Policy,2016,(45):896-913.

[13]Fan Y,Wu J,Xia Y,et al.How will a nationwide carbon market affect regional economies and efficiency of CO2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6,(38):151-166.

[14]馮之浚,周荣.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

[15]何建坤.我国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4,(5):16-20.

[16]蔡静霞,武志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4,(6):62-64.

[17]苏为华.论统计指标的构造过程[J].统计研究,1996,(5):34-37.

[18]孙文生,杨洪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2):54-57.

猜你喜欢
核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低碳经济
责任教育下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
特色彰显 品在其中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