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12-14 07:02涂文婷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问题对策

涂文婷

摘要: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道路上可以知道,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必须要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定是由政府作为主导者,然后领导广大群众进行实质的改革工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问题;对策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主要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独具时代特色,具体表现为:

1978年~1984年的第一阶段,六年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开始了初步的改革创新,基于“大跃进”背景,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多为虚多实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帮助国家成功过渡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发展的第一阶段,至此独具我国社会主义的农村经济体制正式形成。

1985年~1992年的第二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第二阶段共计历时七年,此阶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深度创新,同时将土地承包责任制持续沿用了十五年时间,创新改革的第二阶段正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农村市场,刺激了农村经济市场,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进一步深化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

1993年~1998年的第三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第三阶段可以说是整个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将土地承包责任使用时间延长了三十年时间的同时,又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型发展至市场经济体制,基于全新的时代背景,国家整体经济体制的变更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由此奠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坚实基础,并为其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1998年~2019年的第四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四阶段经历了二十一年的漫长历程,从改革开放到我国梦,其经历了大小无数经济发展政策的洗礼,保证了自身改革创新的可持续性,积极吸取国家总体经济转型经验,将农村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实施进一步地深入改革,其经济发展形态以及生产方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随之持续增长,精神文化生活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阶段的“美丽新乡村”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文化方面较之往期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农业生产经济组织化程度不高。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入,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围绕粮食过剩问题将通过种植面积的调整进行改善,但与之相伴随的是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将严重影响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无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在调节生产、稳定供求的作用,同时缺乏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也就无法改善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自然较差;再加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无法及时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同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本增效措施,导致无法降低生产成本,也就无法应对进口产品的价格冲击。

2、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障碍。由于户籍制度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未发生改变,导致城乡之间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仍面临着社会保障资源分配的失衡,农民仍具有职业和身份的双重特征,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仅仅体现为促进就业的意义,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積极性,也积聚了社会矛盾。

3、农产品市场体系落后。当下农业市场主体发育不足,要素市场发育不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价格保护机制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落后,交易模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无法实现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三、加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对策

1、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方向,培育新型农业综合主体,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农机、农技、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以改善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做好对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利益的保护,完善补贴机制;在确保口粮安全和谷物基本供给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与“价补分离”的改革方向,允许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由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引导资源配置,从而减少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

2、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二元结构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表现,因此政府应加快户籍、土地、就业、教育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性制度安排,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城乡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双向流动,同时鼓励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等形式与农村开展产业合作,推进城乡结合。

3、加快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提高市场化程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机制改革,以稳定农户的积极性和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同时,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集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物流集散于一体,促进产地和市场的紧密衔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引导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得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从而提升市场主体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整体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城乡融合主导”的农村经济改革有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必将获得良好的实施平台,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霍晓红.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J].山西农经,2017.

[2]徐丽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

[3]周敏.浅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J].经贸实践,2017.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