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畜牧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0-12-15 11:24商雁梅
云南农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畜牧畜禽防疫

商雁梅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元谋 651300)

分析元谋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围绕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布局,促进绿色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步伐,发展畜产品深加工等对策措施,为加快发展畜牧产业提供参考。

元谋县地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年均气温21.9 ℃,光热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复种指数高,饲草饲料来源丰富,发展畜牧业优势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畜牧产业支撑。为了摸清元谋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合理定位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方向和今后的目标任务,更好地发挥畜牧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笔者对元谋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情况分析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畜牧生产持续发展,产业效益不断提高

据统计,2019年全县出栏肉猪17.06万头,同比增长7.77%;出栏牛1.47万头,同比增长9.7%;出栏羊11万只,同比增长10.11%;出栏家禽60.09万羽,同比增长11.96%。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2.01万t,同比增长8.25%,其中,猪肉产量14 840 t,同比增长7.72%;牛肉产量2043 t,同比增长9.6%;羊肉产量2087 t,同比增长9.96%;家禽肉产量1027 t,同比增长17.37%;禽蛋产量228 t,同比增长7.5%。全县畜牧业总产值7.43亿元,比2018年增加5640万元,增长8.21%。

(二)规模化养殖开始起步,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

2011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畜牧兽医部门在畜禽品种引进与改良、饲草饲料生产及加工利用、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治、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养殖场建设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建成一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个体种羊扩繁场、肉驴改良点,以及养猪、养牛、养羊、养驴示范村,扶持发展了一批畜牧养殖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开始起步。全县建成生猪养殖规模100头以上的养殖场42个、500头以上的11个、1000头以上的10个、10 000头以上的2个;肉羊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7个、500头以上的3个,肉牛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9个。

(三)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动物防疫水平逐年提高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平田、老城、羊街、姜驿等乡镇畜牧兽医站投资建盖了砖混结构的办公用房共800㎡。全县农户结合盖新房、建设沼气池、实施畜牧科技示范等,新建和改造畜舍20多万㎡;县、乡畜牧兽医站配齐了保存疫苗的冷藏设施,以及开展动物防疫、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的必要设施;同时建立了县级畜产品检测机构、化验室。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乡镇管理后,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苗免疫接种全面覆盖。

(四)科技兴牧步伐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成效明显

一是畜禽良种推广稳步推进,不断引进推广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滇撒配套系、PIC、托佩克等猪种和摩拉水牛、新丽江马、关中驴、德州驴、庆阳驴、波尔山羊、努比亚山羊、艾维因鸡、海兰鸡、朗德鹅等优良畜禽品种,以及摩拉水牛、安格斯、西门塔尔、短角牛、婆罗门牛的冻精,用外来优良品种公畜或冻精,与本地良种家畜的母本开展杂交改良,取得明显成效;二是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县畜牧兽医部门大力推广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坚尼草、高丹草、墨西哥玉米、印度木豆、热研四号王草、圭亚那柱花草等热带和亚热带人工牧草,经过试验示范,累计种植利用面积达2000 hm2,积极推广利用畜禽配合饲料,大力推广利用猪饲料熟改生喂技术,采用饲料添加剂、浓缩饲料与本地常规饲料配制各类畜禽饲料,积极制作利用青贮饲料、氨化及微贮饲料;三是加大推广先进养殖实用技术,缩短畜禽饲养周期,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

(五)畜牧兽医法制建设有新进展,依法管理日趋规范

一是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云南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兴牧、依法治疫。加强动物防疫、兽药管理、种畜禽管理,建立健全了畜牧兽医执法机构,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二是加强对畜牧兽医行政许可证的管理,加大对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检力度,依法治牧工作有新进展,保障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化程度低

全县畜牧业总体上还以家庭养殖为主,除肉羊、肉牛、肉驴等品种的商品率稍高外,生猪、肉鸡、肉鹅、肉鸭等商品基本是满足于自给,绝大部分养殖户养殖规模小,还不能形成产业化。无论是养殖企业、加工企业、营销企业还是合作社,从经营理念上以企业“自己唱戏”为主,对内建立养殖基地投入较少,对外市场开拓乏力,企业拓展的市场空间不大,没有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性较差,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不适应产业化经营和优势畜产品品牌的形成,影响了畜牧产业整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尖锐

一是消费者的心里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当前,人们向往的是自然放牧生产的如肉牛、肉羊等食草(叶)畜牧产品,但自然放牧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二是农村农业生产副产品品种多、产量大,但除水稻和豆科作物副产品作为传统饲草料外,玉米、小麦和油菜等秸秆基本未开发利用,不仅资源浪费严重,还因经常以焚烧处理而造成大气污染;三是种养结合模式发展不充分,规模化养殖粪污处理难。

(三)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大

动物疫病直接威胁着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由于元谋县家庭养殖份额大,散养户多,养殖规模较小,饲养管理水平低,加之当今社会人流、物流频繁复杂,活畜禽及畜禽产品调运频繁流动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给疫病防控带来一定难度,导致饲养成本增加,畜牧生产性能下降。

(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虽然全县肉类总产量已达2.01万t,且牛肉、猪肉、驴肉、羊肉等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行情看涨,特别是随着元谋县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业发展更是商机无限。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县还没有规模化的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养殖户出栏的畜牧产品,只能大量通过活体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外运,产业链条短,仅有一些小作坊式的初加工生产,主要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不仅产品产量和质量难保证,对畜牧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三、对策建议

(一)培强龙头,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化水平必须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而规模化发展必须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一是按照做优做强的要求,采取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发展一批成长型畜牧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向畜禽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物流配送领域拓展,建立一批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经营组织,逐步完善健全产业链;二是鼓励和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社等工商资本投资兴办畜禽规模养殖、畜禽屠宰和畜禽加工企业,组建跨地域、跨类别的专业联社,不断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养殖场(小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引领企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与农民开展股份合作、土地入股、托养、订单生产、合同收购、价格保护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力量等生产要素使用效能,实现企业、场户共赢。

(二) 优化区域布局,促进绿色发展

根据全县自然资源、种植业结构和传统畜牧养殖业分布情况,结合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突出特色、规模和综合效益来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坚决杜绝对环境资源掠夺式的生产,促进绿色发展。山区植被茂密,玉米、荞麦等农产品和农作物秸秆丰富,是发展饲草料种植的适宜区,可发展氨化饲草料,重点以发展肉羊养殖为主,肉牛和肉驴养殖为辅。半山区气温适宜,交通运输通畅,草场宽广,加之水稻、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秸秆丰富,是发展饲草料种植的比较适宜区,可大力发展氨化饲草料和青储饲料,重点以发展肉牛和肉驴养殖为主,生猪和肉羊为辅。坝区昼夜温差小,交通运输便利,加之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秸秆丰富,是发展饲草料的最佳种植区,可大力发展氨化饲草料和青贮饲料,重点以发展生猪养殖为主,肉牛、肉羊和肉驴为辅。大力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模式,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减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实现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一是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经费投入,加大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全面落实免、检、监、测、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各项综合防控措施,重点是内防、外堵、监控、应急四项关键措施,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二是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和“五统一,五不漏”的要求,确保全县强制免疫密度达100%,计划免疫密度达96%以上;三是建立完善各级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与监督机构执法责任、防疫机构技术责任、养殖加工企业法人责任“六位一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形成动物防疫工作条条有人管、块块有人抓、条块结合的防控体系;四是抓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和装备,解决好村级防疫员的劳务报酬,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强动物防疫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步伐,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引进吸收和集成推广相结合,政府服务体系与健全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加大畜牧科技推广步伐,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二是要把推广畜牧科学技术,传播畜牧科技知识,转化畜牧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群众依靠畜牧科技致富能力作为畜牧兽医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创新技术服务方式,认真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以举办培训、科技讲座、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专家服务组进村入户巡回指导畜牧业生产等方式,推广畜牧科技;三是要利用技术优势,开设技术服务热线,兴办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养殖信息和疫病诊治等技术服务;四是加快畜禽厩舍改造、牛羊舍饲圈养、畜禽品种改良、商品畜快速育肥、农田地种草、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等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步伐。

(五)发展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一是要根据食品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从高定位、远规划和深加工的角度来科学分析市场需求,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来运作,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来增加其附加值,实现产业在加工中不断增强,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让养殖户得到更多的实惠,在解决元谋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短板—加工滞后问题的同时,通过精深加工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来谋求更大发展;二是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要依托元谋文化旅游、冬早蔬菜和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品牌优势,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心理需求,深挖本地畜牧产品的优势及特点,优先支持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品牌的产业化开发,积极推进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品牌宣传、管理和保护,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三是当前可结合元谋凉鸡、牛干巴和烤乳猪等特色美食被周边地区和国内外游客认可的优势,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借助冬早蔬菜和水果的品牌效应,全力打造特色品牌赢得市场。

猜你喜欢
畜牧畜禽防疫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