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创建“雅·慧”德育活动体系

2020-12-15 22:48
教书育人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争章中队少先队

“以艺育雅,用学增慧”是我校的教育文化理念,“雅”是美德,是修养;“慧”是智慧,是气度。“雅·慧”文化是一种导向,是一种学校师生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它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是感化学生的熔炉,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校德育来说,“雅·慧”文化最终的目标是培养“雅·慧”少年。而德育实践活动作为实现这一德育目标的有效载体,要以“雅·慧”文化为引领,通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从而把这种体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准则,形成一定的道德素养。在“雅·慧”文化的引领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我校创建了特有的德育活动体系。

一、家族中队活动——创建“雅·慧”德育家族文化

中队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孩子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家族,是一种向心力的体现,为了提高学校各中队的凝聚力,创新德育组织建设,学校以“雅·慧”文化为引领,首创“家族”中队,即“安康家族”(1中队)、“感恩家族”(2中队)、“节庆家族”(3中队)、“美德家族”(4中队)、“环保家族”(5中队),不同年级同一队号组成一族,各家族中队紧扣家族特色,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时事政治热点等开展相应主题的实践活动,大手拉小手,以家族活动辐射全校。各家族中队还设立了“中队主题活动成果集”,每个家族同一种颜色,活动材料丰富,分门别类。家族中队的成立让学校“雅·慧”德育活动实现了多样化、自主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队课常态活动——创建“雅·慧”德育教研文化

完善的教研制度、专门的教研团队、固定的教研时间,是学校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质量,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及学科教师发展,我校大胆尝试实行中队辅导员与少先队活动任课老师职责分开的调整,让少先队活动课程真正学科化、常态化。每个年段5个中队至少保证有2名任课教师,便于年段教研。一名教师可以辅导多个中队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有可供参考的活动教材,同一主题活动在不同中队实践、改进,互相借鉴与提高,既节省了备课时间,又提高了活动成效。学校所有少先队活动任课老师组成一个教研团队,有规范的教研制度,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围绕不同的教研主题,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每年段每学期合作完成一本《少先队活动案例集》,便于资源共享。少先队活动课程学科化,辅导员有了专门的时间进行教研及学习培训,专业得到了发展,大大提高了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的成效,创建了“雅·慧”德育教研文化。

三、奖章激励活动——创建“雅·慧”德育雏鹰文化

评选学校“雅慧少年”需要一种文化导向,一套长期而有效的评价机制。2014年,我校以《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的内容为指导,结合“以艺育雅,用学增慧”的办学愿景,设计并推行了“雅慧菁园”——雏鹰争章活动手册。“雅慧菁园”雏鹰奖章体系设置国家、地方、校本三级。结合雏鹰争章活动程序,即定章、争章、评章、颁章,以“定目标——见行动——评先进——享收获——树典型”为具体实施过程。每学期的开学初,在各辅导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定下自己所要努力实现的争章目标,开展争章实践活动。每周一下午全校有统一30分钟的考章时间,采用小组评、师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评价方式,发现不足,互相督促,共同养成良好习惯。期末举行隆重的颁章仪式,孩子们发表获章感言,谈反思。有评价,就要有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进步。每学期,我们会定期开展积分兑换礼品的活动。学生可凭填写完整的争章手册,根据奖章积分到“黄金小屋”兑换相应的礼品,享受收获的喜悦。一枚枚奖章如同一根根纽带,把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较全面地考评和激励学校“雅慧少年”,让雏鹰行动在“雅慧菁园”落地生根。

四、领巾讲坛活动——创建“雅·慧”德育队干文化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雅慧讲坛”,拓宽“雅·慧”少年的教育渠道,锻炼并培养少先队骨干,我校启动“红领巾上讲坛”活动,遴选来自五六年段的优秀少先队员,组成宣讲团,定期在学校新多媒体教室开展专场宣讲。从开坛至今已举办过多期活动,如《争当新时代好队员》《寻心中榜样,赞最美少年》……活动前,各宣讲团自主策划宣讲方案,取团名、口号,设计海报、造型、服装,制作PPT等。活动时,宣讲团成员分工合作,他们运用图文相辅、情境再现、快板表演、视频观看、现场采访等多种方式丰富宣讲内容。每一期的活动精彩纷呈,发现并选树了一大批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雅·慧”少年。红领巾上讲坛活动,为少先队骨干搭建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将党、团队组织的“大道理”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化为易于接受的“小道理”,让“雅·慧”学子更好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五、亲子实践活动——创建“雅·慧”德育亲子文化

为营造活泼向上“雅·慧”亲子文化,促进亲子、家校关系的和谐发展,为亲子情感交流创设平台,为学校的德育活动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学校成立了家委会,开启了“雅·慧”亲子文化的新篇章。每年四大亲子实践活动是家长、孩子最期待的快乐时光。清明,亲子携手包春饼;“六一”,亲子游园快乐陪伴;中秋,亲子博饼庆团圆;冬至,亲子共享“搓圆”乐。在各班家委们的精心组织下,亲子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其乐融融。在实践体验中,孩子们了解到各种节日文化,感受到快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更享受了浓浓的亲情。亲子实践活动,家校携手,心手相牵,亲情互动,为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搭桥护航,成为学校“雅·慧”德育亲子文化创建的有效载体。

六、研学旅行活动——创建“雅·慧”德育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为学校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更为学校本土化德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契机。为打造校本化的特色德育,创建“雅·慧”本土文化,学校充分立足地域特色,开发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本土化研学旅行活动。如:三年段“走进美丽乡村运伙”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感受到金表爷爷的体育梦想和爱乡之情;四年段“走进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地壳运动的神奇魔力及家乡的悠久历史文化;五年段“走进综合实践基地——海悦天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零距离”体验了警营生活,磨炼了意志;六年段“走进安业民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缅怀先烈遗志,重温革命精神……一系列的本土化研学实践活动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让学校的“雅·慧”文化更具有本土气息。

学校“雅·慧”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积淀过程,是在创新中形成,又在创新中发展的。它需要一个个教育品牌作为支点,才能推动学校高水平内涵式特色发展。德育活动体系作为学校“雅·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才能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而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让德育活动体系的创建厚植于学校“雅·慧”文化土壤,以活动创造文化,以文化影响活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德育效能的提升。德育特色之花才能在“雅慧菁园”开放得更加绚烂多姿,生机勃勃!

猜你喜欢
争章中队少先队
小哪吒中队修炼记
我热爱的中队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学习贯彻《意见》,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
对“红领巾奖章”争章启动课的实践探索
争章推优入团 上海团队衔接新模式——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争章推优入团工作的探索
让光荣感与少先队同行
加入少先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