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仓房玉米安全储藏方法

2020-12-15 23:09杨文赛王伟刘海波石茂亭
乡村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粮堆仓房储粮

杨文赛 王伟 刘海波 石茂亭

(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玉米属于谷类杂粮,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加工价值。不同于其他谷类粮食,玉米胚部较大,吸湿性强,这一特点决定了玉米不同于其他谷类粮食的储藏性能。近年来,随着各级粮库在仓储硬件设施上投入的增加,玉米仓房的储粮条件越来越好,使得玉米储藏难度逐渐降低。但是,我国还有大量的玉米储存在普通平房仓内,这些仓房基于各种原因未得到改造升级,气密性和保温隔热能力较差,在玉米储存过程中时常出现各类异常粮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这类仓房储存玉米的过程中,要严格做好各项预防措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 普通仓房玉米储藏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1.1 粮堆结露

粮堆结露是普通仓房玉米储藏过程中常见的异常粮情,季节变化时粮堆中上层特别是粮堆上层30~60 cm处极易出现结露。通近几年的储藏实践发现,普通仓房粮堆结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仓房保温隔热性能不足导致粮堆表层粮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较明显,气温骤升骤降时粮堆上层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温差,从而出现表层结露;二是由于玉米胚部较大,吸湿性强,呼吸作用旺盛,在入库原始水分较高的情况下,较易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而发生结露。

1.2 粮粒挂壁

粮粒挂壁与粮堆表层结露相似,在普通仓房保管玉米期间发生较为普遍。通过近几年的储藏实践发现,玉米仓粮粒挂壁常发生在粮堆以下,呈点状分布,具有较强隐蔽性。普通仓房玉米粮粒挂壁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仓房墙体隔热性能较差,靠墙粮粒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在气温变化季节易出现粮粒挂壁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由于仓房通风管道布设存在通风死角,特别是风道和墙壁间的通风死角,导致通风时靠墙粮堆气流较小,水汽流动性差,粮粒水分较高,在气温变化季节易出现挂壁情况。

1.3 粮堆发热

普通仓房储存玉米期间出现的粮堆发热大多是伴随性结果,特别是随着粮堆结露、粮堆生虫产生的发热情况。从近几年的储藏实践来看,普通仓房玉米粮堆发热,主要有上层发热、局部发热等类型,处理及时可以避免发热情况的扩散甚至整仓发热。就其产生原因来看,一是仓房保温隔热性能较差,粮堆上层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当出现表层结露而没有及时处理时,导致表层水分增加,引起酶活性增强,储粮虫、螨大量生长发育,引发粮堆发热;二是玉米胚部含脂肪多而易酸败,带菌量大则易发热与霉变,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粮堆内储粮微生物呼吸代谢旺盛,产生热量聚集形成粮堆发热;三是由于玉米呼吸作用旺盛,在杂质聚集区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引发局部发热;四是粮堆内储粮害虫大量繁殖发育引发局部发热[1]。

1.4 粮堆生虫

与稻谷不同,玉米没有颖壳的保护,较易受到害虫侵蚀。近几年,玉米仓房出现的储粮害虫主要有玉米象、锈赤扁谷盗、麦蛾、书虱等,由于玉米的特性,一旦感染害虫,极易引发粮堆发热。对于玉米仓房生虫的原因,一是原粮入库时粮粒内部携带的害虫虫卵在温度适宜时会发育繁殖;二是由于日常储存过程中未严格做好隔离防治,导致外部害虫感染;三是储粮仓房入库前空仓消毒不彻底,部分害虫隐藏在仓内,在温度适宜时大量繁殖。

2 普通仓房玉米安全储藏方法

2.1 做好入库前空仓消毒工作

空仓消毒是粮油仓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使用各类杀虫剂,在仓房清扫干净后杀灭残留的害虫,尽可能消除害虫感染来源。通过近几年试验观察发现,将敌敌畏(乳油)与辛硫磷(乳油)按照1∶2的比例进行配制,兑水10~20倍稀释,灌入风送式喷雾机,对全仓进行雾化消毒,效果良好。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仓内死角,杀灭残留的害虫[2]。

2.2 做好入库期间杂质清理工作

玉米粮堆的孔隙度较大,采用机械入库的过程中易造成杂质堆积,在后期储藏过程中影响粮堆气体的流动性,同时为储粮微生物和害虫的繁殖发育提供了“温床”。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玉米入库期间的杂质清理工作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过筛环节,不管是滚筒筛还是振动筛,在玉米入库前均需更换合适筛网,一般上层筛网孔隙22 mm左右,下层筛网孔隙5 mm左右;二是仓内输送机落点环节,需要安排仓内装卸人员适当摆动输送机机头,避免杂质落点集中;三是仓内清杂环节,需要安排仓内装卸人员及时清理粮面聚集的杂质,避免杂质聚集。

2.3 做好入库后均温均水工作

在高温季节,由于入库玉米的水分在仓内分布不均匀,入库后在玉米呼吸作用下极易出现“出汗”和“乱温”等情况。从近年来的储藏经验看,高温季节入库的玉米,在入库结束后需要尽快进行通风均温均水作业,确保仓内水分及粮温的均匀性。在选取通风类型和风机型号上,对于普通仓房来说,建议根据仓房高度选用合适功率的离心风机进行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效果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普通仓房来说,低温季节入库的玉米,在水分不高、杂质清理较干净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入库后的粮温情况决定是否均温均水。

2.4 做好储粮防护工作

按照“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科学使用储粮防护剂进行粮堆防护是普通仓房储藏玉米的重要工作。根据近年来的试验总结,在冬季低温蓄冷或入库玉米粮温较低的情况下,每年3—4月温度回升初期,抓住害虫生长发育初期且数量较少的时机,按照“适时用药”原则,使用甲基嘧啶磷对玉米仓房进行阶段性防护,可以有效杀灭处于初孵幼(或若)虫期和刚蜕皮阶段的仓内害虫,同时采取密闭隔离措施,可达到玉米仓房日常防护、安全度夏和避免化学熏蒸的目的[3]。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温季节局部生虫的情况,可通过食品级惰性粉与原粮拌和的方法进行物理防治,效果较好。

2.5 做好日常查仓工作

玉米不同于其他储粮品种,对外界条件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普通仓房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在日常储藏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粮堆温度变化情况和粮堆水分分布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测温电缆分布存在固有盲区,要特别重视对粮堆表层结露及发热情况的检查,需要保管人员每周至少2次赤脚踩入粮堆,对粮堆表层结露或发热点进行实测,确定异常范围和体积。当发现局部小范围结露或发热时,需要及时通过“打散”及“回填”的方式对结露及发热粮食进行翻倒,避免异常粮情的扩散;特殊情况或大面积表层发热时,可采用挖沟散热的方式进行处理。

2.6 做好夏季控温工作

由于普通仓房的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较差,所以在没有内环流控温措施的情况下,仓内必须安装空调或风管机进行控温,空调或风管机的数量根据仓型大小确定。从近几年的储藏实践来看,在春季对仓房进行密闭隔离后,适时使用甲基嘧啶磷进行粮堆防护,仓温升至25℃时开启仓内空调或风管机进行控温,温度宜设置在23℃左右,为了维持仓内湿度,可将一台空调模式设置为除湿模式,确保仓温和仓湿维持在较低水平。密闭隔离、粮堆防护和空调控温工作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粮堆温度和虫情,避免化学药剂熏蒸[4]。

2.7 做好化学熏蒸工作

当仓内储粮害虫大量繁殖且采用其他处理措施无效的情况下,需要适时使用磷化铝药剂进行化学熏蒸。考虑普通仓房气密性较差的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膜下熏蒸,实践发现膜下熏蒸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均可满足害虫防治的最大区间,杀虫效果也最彻底。但是,需要注意熏蒸时机的把握及熏蒸时间的选择,如果在秋季或温差较大的季节进行熏蒸,不建议采用膜下熏蒸,避免在外界温度下降过快时产生内结露。

2.8 做好冬季蓄冷工作

冬季蓄冷工作是普通仓房玉米保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温季节入库的玉米,经过冬季低温蓄冷,可以导致害虫处于冷昏迷状态,部分害虫甚至可以被直接冻杀。近年来的试验研究发现,使用小功率混流通风机,采取吸出式蓄冷的方法效果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温季节入库的玉米,需要根据其烘干情况及水分情况决定是否通风蓄冷,第2年温度回升季节,需要密切关注粮堆内温度分布情况,根据温度变化情况适时通风将粮堆内温度拉高回温,避免出现粮堆内冷心周围出现结露情况[5]。

3 结语

玉米特殊的生理构造、物理特性及储藏特性决定了其对仓房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很多仓房气密性和隔热性能较差,在这种仓房储存玉米,需要提早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做好入库前空仓消毒工作、入库期间杂质清理工作、入库后均温均水工作、日常储粮防护工作、日常查仓及异常粮情处理工作、夏季控温工作、化学熏蒸工作及冬季蓄冷工作,实现玉米保管的“源头管控,过程管控”。在日常储藏过程中,还应学习应用新的科技储粮技术,积极总结储藏经验,规避不安全因素,最终实现玉米安全储藏。

猜你喜欢
粮堆仓房储粮
田字型不同方位仓房传热情况对比分析
甲基嘧啶磷雾化施药在稻谷仓的杀虫试验*
浅谈新型仓房设计及建设*
不同粮种竖向压力孔隙率与密度研究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粮堆压力与孔隙率关系研究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全面完成“标准仓、规范库”创建
粮堆分阶段通风研究
脱贫攻坚重庆在行动
——青年记者“走转改”水墨画般的村庄书写着别样的春色
粮商心声:放开粮食市场
古代航空故事——降落伞和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