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天,他成为全球第一例

2020-12-15 11:47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
保健医苑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移植手术危重症志强

文/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

今年7月21日,曾一度被认为“救不过来”的65岁武汉人崔志强出院了。他是湖北省人民医院第5510位感染新冠肺炎治愈者,与病魔抗争了整整166天。他虽然是人民医院最后一位出院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但却是全球第一位新冠病毒肺炎肺移植手术后康复出院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器官移植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教授,早在3月初就已带领国内移植专家们共同研究,多次论证,形成了“高选择性、高防护性”的新冠病毒肺炎肺移植手术原则。本着“应治尽治”原则,4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成立肺移植专家组,对崔志强实施肺移植手术。历经6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疫情发生后,中国是全球最早开展对新冠肺炎导致肺部不可逆纤维化患者进行肺移植救治的国家,包括崔志强在内,目前已成功开展了6例新冠肺炎肺移植手术。此外,意大利、美国、奥地利、韩国4个国家各开展了1例新冠肺炎肺移植手术。这10例当中,崔志强是首位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实际上,老崔这次重生的机会,是驻扎武汉的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落实“应治尽治”,对像崔志强这样新冠肺炎已经康复、但肺部出现不可逆的肺纤维化患者实施救治的“最后一搏”。本次救治工作,除了国家卫健委的支持指导,还需要医疗机构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格局,离不开精湛临床技术团队,也离不开社会的积极参与。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作为慈善组织,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援助医疗物资、实施资金救助,并发起“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动——高选择性、高防护性危重症新冠肺炎肺移植医疗救助项目,支持了老崔手术费用,帮助他重获生命奇迹。

虽然我国在新冠肺炎救治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仍然是个难题。新冠肺炎危重病例比率占约6%~7%,而危重患者死亡率高达50%~60%。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由于肺脏不可逆的病理损害而致的呼吸功能衰竭,就像是溺水一样,再怎么喘息,也无法从外界获得一丝的氧气。这部分患者是非常需要帮助的,除了国家的“应治就治”方针和救助,我们也可以为他们献上一份自己的力量。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特地发起了:“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动——高选择性、高防护性危重症新冠肺炎肺移植医疗救助项目,组织全国顶尖肺移植专家及团队,在高选择性、高防护性的前提下,开展医疗救助,并面向全社会开展募捐活动,所筹得款项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肺移植的医疗救治费用。

在病魔面前,独立的个体是脆弱的,但大家点点滴滴的爱汇聚起来,可以成为生命最坚强的后盾!献出一份爱,给在黑暗中挣扎的生命增添一束希望的曙光!

猜你喜欢
移植手术危重症志强
赵志强书法作品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肝脏移植手术是万能的吗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学习“集合”,学什么
李志强·书法作品称赏
美容店推出络腮大胡移植手术圆你铁汉梦
美容店推出络腮大胡移植手术圆你铁汉梦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