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苹果供给侧问题在2019年的暴露及应对设想

2020-12-15 06:53胡增丽孟利峰
山西果树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苹果

胡增丽 孟利峰

摘 要: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苹果种植促进了我国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2019年苹果采收季交易时,诸多问题集中暴露,分析研究了当前我国苹果供给则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保障我国苹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苹果;供给侧问题;应对设想

文章编号:2096-8108(2020)02-0075-03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A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Supply Side of Apple in 2019 in China

HU Zengli, MENG Lifeng

(Institute of Fruit Trees,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xi Taigu 030815, China)

Abstract:China is the largest country of app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industry of apple planting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but there are also deficiencies. Many problems are fully exposed when trading during the apple harvest season in 2019.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apple supply side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pple industry in China.

Keywords:Apple; Problem of supply side; Countermeasure

自从外国传教士1872年将苹果引入中国烟台以来,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目前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突破30万hm?,成为世界苹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我国北方有相当的农户是苹果生产的受益者,通过种植苹果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小康梦,过上了好日子。但我国苹果产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供给侧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我们重视。2019年在苹果采收季交易时,诸多问题集中暴露,给我国苹果生产敲响了警钟,研究供给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生产,才能保障中国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1 中国苹果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产能过剩现象凸显,卖难现象突出

2019年是中国苹果近年来卖得最艰难的一年,表现售价低,红富士苹果70#起步价最低每1 kg不足3.00元,不及2018年最低的一半,出现断崖式下跌,售价创近年新低;而且果区客商少,走货慢,到11月上旬仍有大量苹果堆积在田间地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我国苹果发展规模失控,种植规模过大,生产能力已远远的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所致。

1.2 随着苹果购销方式的转变,质量下滑明显

由于产能过剩,客商采购苹果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苹果购销过程中的主动权在客商,规则由客商制定。长期以来,我国苹果购销中按国家标准进行分级分价销售,这相对是公平的,近年来客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普遍采用在产地70#起步铲货和果库中数箱的方法,导致精品果、优质果售价再难维持。这极大的打击了优质、精品果生产者的积极性,导致生产优质、精品果的果农觉得不划算,果园投资减少,管理松懈,很多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生产中向低处看齐,这必然会导致中国苹果整体质量下滑,这是中国苹果生产的悲哀之处。

1.3 果农在苹果购销过程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弱化

果农在苹果购销中处于销方,一般当货源少,产不足需的情况下,销方才有硬气的话语权,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产大于求,果农都想急于变现,怕苹果卖不出去,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底气。2019年果农在苹果销售时这弱势群体特性进一步凸显,在静宁产区,果价由购销初期的最低价每kg7.00元左右,直降到后期最低价每kg不足3.00元,果农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顺势而为。

1.4 苹果流通环节增多,果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2019年苹果收购价是近年来最低的,很亲民,可是在销售的终端消费者反馈苹果售价高,居民买不起,

这是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流通环节增多是果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先农民产的苹果,拉到城镇路边巷口,随处可卖,中间环节少,售价较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鎮果品批发市场的规范和准入制的实施,农民再不能随意进城卖苹果了,所产的苹果要卖给苹果商贩,由苹果商贩贩运到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批发市场批发到水果超市或城镇水果小摊贩,再售出,这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中间环节。每个环节的经营者要获利,这样层层加码,最后苹果到消费者手中时,售价比收购价往往要翻数倍,甚至10倍以上。

1.5 2019年苹果售价的高开低走,说明中国苹果的种植结构仍不适应市场需求

2019年苹果购销中,在刚开始早熟苹果采收期,趁2018年度高价之余威,售价是蛮理想的,到中熟品种红将军开始销售时,售价开始下滑,以后节节下降。售价逐步走低,苹果售价的变化是供给量的直接体现,量少价高,量多价低是市场的必然规律。2019年苹果售价高开低走充分说明我国苹果品种组成是有缺陷的,这与我国苹果栽培中早熟品种严重不足、中熟品种不足、晚熟品种过剩的实际是相符的,我国苹果种植品种与市场需求是不相符的。

1.6 购销双方博弈花样翻新

苹果销售是购销双方博弈的具体体现,购方千方百计的想用最低的价格购最好的苹果,以获得最高利润,销方会想方设法的卖高价,多卖果。在双方博弈中,购方多是有序进行的,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无论是采购方式、收购价格的制定,收购标准的规范都是相对统一的。2019年采收季全国大部分地方红富士采用70#起步统货收购的方式,收购价格在1.1~1.15元/kg,而作为销方的果农则呈现一盘散沙状态,销售苹果时处于杂乱无章被动挨宰状态,在果少价高时惜售心态严重,在滞销低价时怕苹果卖不出去,急于抛售,而这一心态极易被客商利用, 2019年客商为了压低苹果售价,在果区制造霉心病严重发生的谣言,故意制造紧张恐慌气氛,导致果区许多优质苹果被低价收购。

2 中国苹果供给侧问题的应对

客观的看,中国苹果产业供给侧问题多多,正面直对,积极应对,是目前苹果产业当务之急,根据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实际,在供给侧方面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2.1 去产能

从近40年中国苹果的发展历程来看,每10年是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苹果的种植规模会由小变大,产量由少增多,再到过剩,过剩之后,低效果园被挖除,达到新的产销平衡,苹果销价再起,又有人跟风种植,生产规模再扩大,产量再过剩,低效果园再挖除,这样周而复始。多年的市场磨合表明,我国苹果适宜的种植规模为

20万hm?左右,在此规模下,我国所产的苹果都可很好的卖出去,而且售价较高。自1980年后,我国苹果生产已反复多次的进行了种植规模的调整,当种植规模调整到20万hm?左右时,我国苹果的种植效益就会提高。以往由于种植布局不合理,导致非适生区所种植的苹果效益低下,会自动出局,去产能进程较快,一般2~3年即可见效,4~5年果价就可回升。而本次调整主要在优生区内进行,调整的重点对象是老化果园,优生区由于生产效益较好,果树的挖除是缓慢的,因而去产能是当务之急,果农朋友应认真评估自己的果园,对年收入低于3 000元的果园要积极进行挖除更新,以提高经营效益。

2.2 调结构

总体上我国水果的种植均呈现面积过大的趋势,苹果也不例外,我国年产苹果4 800万t至5 000万t,已远远的超出了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和人民的消费水平,因而压缩苹果种植规模很有必要。通过逐步调整,将苹果的种植规模压减至

20万~23.3万hm?,这切合中国的消费实际。另外,在苹果发展时应坚持适量规模发展早、中熟品种,严控晚熟品种发展规模,逐步将早、中、晚熟品种的种植比例调至1:3:6,逐步改善红富士苹果一种独大的种植格局。再要着眼长远,适度发展加工品种,目前我国苹果主要以鲜食品种为主,加工品种严重不足,这与我国为世界苹果生产第一大国的实际很不相符。从世界各地苹果发展的经验看,苹果加工是苹果发展进入高层次阶段必走之路,高档苹果加工品一定要有配套的品种作保障,生产效益才有保障。就最简单的果汁而言,我国果汁在国际上的售价不及发达国家的1/3,主要是由于我国没有果汁加工的专用品种,因而适度发展加工品种,是化解中国苹果产能过剩,卖难现象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一般加工品种和鲜食品种的比例以3:7为宜,按此比例,我国加工品种的发展空间仍有6.7万~8万hm?,如能将鲜食苹果过剩部分转化为加工品种,则可完全化解中国苹果产能过剩之危机。

2.3 补短板

总体上中国苹果整体质量与国际先进生产国之间仍有差距,由于受栽培区域、务作水平、投资能力等限制,中国苹果质量千差万别,差异较大,表现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这直接从苹果的售价可说明问题,如甘肃静宁,由于地域特殊,群众务作精细,投资高,每667 m?投资在4 000~6 000元,多年来静宁苹果品质优良,果价独霸国内市场,已连续22年保持国内苹果出园售价最高记录,2018年最高出园售价达到14.60元/kg,2019年虽然果价低迷,最高出园价仍达12.80元/kg,因而提高整体质量是中国苹果生产中应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生产中应通过综合措施的应用,保证果品质量,以提高中国苹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出口量,实现中国苹果销售的国际化,这是化解中国苹果产能过剩应长期坚持的努力方向。

2.4 正心态

在苹果产供销全产业链上,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是不可或缺的3个环节。苹果作为消费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量会逐渐增加,消费者均想吃到既便宜又好吃的苹果,生产者种植苹果在现阶段是重要的谋生手段,家中的一切开销全指望苹果,种一个好的苹果,需流好多汗,吃很多苦,象经管孩子一样怕碰怕压怕挤,从坐果到成熟采收装入果箱,要过10多道工序,其艰难只有种过苹果的人能够体会,果农辛苦一年,总想多卖几分钱,人之常情;客商起早贪黑,

风餐露宿,投入巨大资金,担惊受怕,贩运苹果想获取一定利润也在情理之中,大家都应有包容心,少争利,多合作,实现共

赢。果农适当让利,让客商有利可图,客商则到果区跑得次数多了,果区的苹果就销得快了;客商适当让利,可提振果农务果的信心,务出好果子,有好果子才能卖上好价钱,客商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苹果价格便宜了,可刺激消费,吸引更多的人消费苹果,多中取利,商人才有丰厚的回报。因而从长远看,只要消费者、生产者、经销商都将心态放正了,帮人等于帮自己,不过由于利益关系,这方面是最难的,要正确引导,慢慢培养。

2.5 减环节

减少苹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是苹果供给侧急需改进的,近年来电子商务在苹果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顯,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中心,采用线上采购的苹果,既便宜又有质量保障。据静宁调查,快递销售已成为静宁苹果销售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销量逐年攀升,2019年销量是2018年的3倍多,以后随着这一措施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苹果通过线上销售。

2.6降成本

从长远看,苹果生产最终要实行机械化管理,实行以机代人,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今后苹果产业的发展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而目前我国农村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现状,极大的限制了机械化的实施,今后果业发展的方向是向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集中。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的经营体将成为果园生产的主要方式,有条件的果区、有能力的果农应先行一步,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做产业转型的先锋,以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果园要适应机械作业的特点。在这方面,近年来,我国各果区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试验,其中较成功的为宽行窄株栽培模式,应继续完善,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应对日益增加的生产成本,提高苹果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中国苹果
第一个大苹果
收获苹果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拿苹果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