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苹果发展的因素及发展建议

2020-12-15 06:53苏军萍
山西果树 2020年2期
关键词:间伐矮化果园

苏军萍

苹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人们餐桌上的一个重要水果。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消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50%以上,近5年全国苹果果园面积稳定在190万hm?左右,2018年苹果产量接近4 000万t,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苹果的发展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转移、由单一品种向多元品种发展、由传统化向集约化转变。本文通过对制约我国苹果生产发展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今后苹果生产发展的建设,供苹果种植者参考和借鉴。

1 制约苹果生产发展的因素

1.1 栽培制度落后  全国乔化密植果园占80%以上,这种果园结果晚、树体大,操作困难,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以省力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栽培制度亟待建立。

1.2 果园郁闭严重  由于采用乔砧密植栽培制度,成龄果园70%以上存在郁闭,表现在66

7 m?枝量超过8.5万条,树冠覆盖率超过90%以上、行间交接、株间交叉。其中严重郁闭果园占40%以上,树冠密闭、内膛光照不良,病虫害加重、果品质量下降,果实含糖量降低、风味变淡,耐贮性下降。

1.3 标准化程度低  欧美、日、澳等先进国家的苹果产业均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原理和栽培技术,形成了现代苹果矮砧密植标准化生产技术、水果综合生产技术(IFP)制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IPM)、果园精确化施肥技术(PFS)、水果质量保证制度体系(FQA)、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有机果品栽培技术等,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苹果安全高效标准化生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与国际标准及市场接轨的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栽培技术、采收指标、果品质量标准、采后处理等,都未能实现统一规范。

1.4 土壤肥力水平低  我国多数苹果园土壤较瘠薄、有机质含量低(0.5%~1.0%)。

1.5 生产设施简陋、机械装备匮乏  施肥、喷药、灌溉、修剪、采收、防灾(旱灾、霜冻、鸟害等)等机械装备,机械化管理水平很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薄弱。

2 发展建议

2.1 变革栽培制度,发展矮砧集约栽培  矮砧集约栽培的果园,具有结果早、进入丰产期早、管理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机械化等优势,逐渐取代乔化栽培。目前矮化集约栽培有两种方式:矮化中间砧和矮化自根砧。矮化中间砧有3段,基砧是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山定子等,中间砧起矮化作用,有M系、SH系等,上面嫁接品种。矮化自根砧有两段,基砧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M9优系——T337,上面直接嫁接品种。

2.2 品种改良  目前,以晚熟富士栽培面积最大,早、中熟品种较少。富士品种在肥水、技术、海拔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农资和劳力投入都比较大,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缺点。新的选育品种日新月异,被市场上逐渐认可的改良品种有鲁丽、华硕、红将军、秦阳、维纳斯黄金、瑞阳、瑞雪、烟8、烟10等。这些品种体现的特征是果个大、高桩、果形端正、颜色好、风味浓、易管理、丰产性强、抗逆性强。

2.3 郁闭果园改造  对于大部分老果区,需要进行果园改造,改造的方向首先就是解决果园郁闭问题,对果园进行间伐。间伐有3种方法:隔行间伐、隔株间伐、随机间伐。对于树势、树形比较整齐的果园,采用隔行间伐;对于不是太密的果园,采用“梅花形”隔株间伐;对于树势、树形不整齐的果园,存在小叶病、死树、腐烂病厉害的果园,采用随机间伐,即把小叶树、死树、腐烂树先进行间伐,再根据空间进行调节。间伐是一个动态过程 ,逐年分步实施,以解决通风透光、不郁闭为最终目的,因园、因树灵活操作,一般在3~4年改造到位,切忌操之过急。 间伐后注意树形改造,调节枝组结构和主从关系,迅速扩冠;加强土肥水、花果管理,增强树势,增加经济附加值,提高单位面积产值。

2.4 果园省力化栽培技术  省力化栽培是破解劳力资源匮乏、果农老龄化、劳动力成本高等“瓶颈” 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选用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果园机械化,蜜蜂、壁蜂辅助授粉,化学疏花疏果,水肥一体化等。

2.5 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  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逐渐适度规模化发展,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载体规模化经营,建立果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创建区域品牌和商业品牌,建立果源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

2.6 改良土壤,提升肥力  土壤改良主要是改善根系周围生长环境,为根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区域。一方面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果树的需求和土壤供肥能力,进行果园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有機质含量的有效途径是进行果园生草和秸秆覆盖。果园生草和秸秆覆盖后,缓和土壤表层温度的季节变化与昼夜变化,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降低果园温度,减少蒸腾,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日灼。试验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0.5%~0.7%的果园,经过5年连续生草,有机质含量可增加到1.5%~2.0% 。

2.7 加强基础设施和果园机械化  果园基础设施主要是水肥一体化、树下覆盖园艺地布、病虫害物理防治等。果园机械包括割草机、弥雾机、开沟施肥一体机、作业平台、采摘机等。

猜你喜欢
间伐矮化果园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松景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九叶青花椒矮化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林分的抚育间伐间隔期分析
夏日果园
台否认参与APEC遭“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