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线上教学的思考

2020-12-15 10:52黄萱李艳陈琼霞陈莹镇鸿燕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病理学病理

黄萱 李艳 陈琼霞 陈莹 镇鸿燕

摘 要:病理学实验课程是属于病理学课程学习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项研究旨在探索在线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是否可行,以及和线下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授课方法是利用本校网络教学平台和钉钉网络软件,展开病理学实验教学活动。整个在线授课内容包括实验课程的英文讲解、在线互动知识提问及解答、在线小组讨论、完成病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批阅及反馈。研究结论为病理学线上实验课程可以按教学目标完成,学生普遍认可该教学方式,并且希望该方式能成为特殊时期对线下实验课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线上教学;病理学实验

1、课程准备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校50名国际教育学院2017级本科学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留学生们均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及非洲各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南非等地。同学们已经在国内学习了一年的汉语课程,具有一定的中文交流能力。前期已在校修完的线下医学基础课程有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原学等,适应了中英文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正在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病理学及生物化学等。留学生们经过前期一段时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病理学理论基础,搭建了病理学理论学习的思维模式。

1.2 方法

授课利用本校网络教学平台和钉钉网络软件,展开病理学实验教学活动。本校网络教学平台上承载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线授课在钉钉网络软件上进行。整个在线授课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实验课程的英文讲解、在线互动知识提问及解答、在线小组讨论、完成病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批阅及反馈。

实验课程的英文讲解是在线实时讲授。学生可以看到老师的课程ppt画面及同时听到老师的授课声音。课程内容安排每一个系统的相关的理论学习重点及难点的病例,例如消化系统疾病则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和肝癌等三个病例。每一个病例依照从大体观察、显微镜观察、总结病理诊断依据及病理诊断来依次完成。大体观察时,给学生观看每一个病例的大体标本图片,照片是从大体标本的多角度拍摄,照片清晰,病变明显,尽量做到图片多而精,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显微镜下观察时提供的图片要求病变要典型,从低倍镜过度到高倍镜,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病变特点。最后总结诊断依据,依照先总结重要的依据,再整理次要的依据,继而写出病理诊断。

在线互动知识提问环节,,同学们会说出对这个病例的疑惑,比如病变的颜色代表什么样的表现、肿块的切面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等;其他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来具体评价及修正回答结果。

在线小组讨论,实际上是对这个病变的大体形态和显微镜下的特点的归纳和小结,总结病理诊断依据,特别是要指出诊断依据中的最重要的依据;然后让小组代表进行分享,这个分享代表整个小组的学习和思考成果,老师最后针对发言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完成病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绘图、列出病理诊断依据和病理诊断名称等内容,并把已经完成的实验报告拍成图片在线提交。老师在线批阅实验报告并指出问题反馈给每一个学生。

2、结果

在线病理学实验课程采用在线观察大体标本,观察显微镜下拍摄的图片等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更好的地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课程中安排在线提问和讨论环节,总结诊断依据,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们普遍认为这样在线实验课学习的方式虽然受空间的影响,但也并没有使学习效果下降,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每一个学生可以更加冷静思考,不受其他同学影响,有的学生可以克服害羞,不太喜欢在课堂上发言的心理,从而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可该教学模式,并且希望该模式能成为特殊时期对线下实验课教学的有益补充。

3、讨论

病理学实验课程是属于病理学课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那么病理学实验则是桥梁中最负重的基石,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同学们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丰富起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眼见为实”一直是病理形态学研究中强调的重点。学会根据看到的病理变化结合理论知识来思考,进一步学会用医学语言总结所看到的病变特点,总结诊断依据,才能获得最终的正确诊断。因此无论外在的教学实际条件如何变化,病理学實验课程是必须要完成的。

今年,由于情况有些特殊,所以线下病理学实验课程,转变成线上课程。这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一次有趣的尝试,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我们教学目标和宗旨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任课老师要积极做好实验课程的准备,包括提前英文的备课,大体标本和切片的图片拍摄,准备学习的案例等。实验课的要求依然是尽量让同学们高质量的完成课上的内容。以前,观察大体标本是拿在手中360度旋转,反复观看大体标本的病变,现在转变成观察多角度拍摄的图片,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不会改变的。对于病理切片而言,学习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我们教学选择的病理切片是非常典型。从低倍镜开始拍摄图片,慢慢过度到高倍镜,所拍摄的每一张图片都可以说明一个病理学习问题,让学生们有所收获。例如对于胃溃疡这张病理切片而言,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在低倍镜的图片上找到病变,告诉学生,低倍镜的图片是可以看全局的,让学生们尝试找到溃疡所在之处,即胃黏膜层表面的缺损的地方;然后再引导学生在高倍镜图片上观察具体病变的特点,形态结构变化,并总结成医学语言。这样才是完成了实验课程中“教”的过程。

实验课程中的在线互动知识提问环节非常的有趣和生动,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原本只有老师的声音的在线课堂变得热闹而温暖。每个同学的听课感受不同,理解也不一样,所以问题也千差万别,但大家始终都在围绕病例的讨论,使所有人都在积极的参与课堂和收获知识。大家虽然相隔很远,但依旧像在身边一样,课堂气氛非常好。

在线小组讨论也是充满了乐趣。班级里每8名同学建立一个在线小组群,大家在群里可以语音讨论,讨论的内容是对这个病例如何在进行病理诊断,大家畅所欲言,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老师则在每一个群里听大家的发言,并做好记录,发言的内容代表大家的参与度还可以依据发言的情况来评价同学们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最后对发言的结果评分。

实验报告的书写,代表大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绘图的过程是考察病变的观察是否正确,病变的特点是否掌握;根据病变的特点来总结诊断依据和诊断名称。这些情况都得体现在实验报告之中。然后老师在线批阅实验报告,反馈给学生。学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可该教学方式。

本项研究我们发现线上实验教学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或替补式教学方式。病理学实验课程在病理学学习中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也属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实验桥梁课程。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上升到实际操作。让学习更生动,灵活。所以无论外在上课条件如何改变,病理学实验课程是必须完成的。线上学习有其优势,让学生能更独立的参与到课堂上来,很多优质的图片和老师的讲课视频可以反复观看,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提问,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

作者简介:黄萱,女,1979-,讲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病理学本科教学及肿瘤病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病理学病理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与显微治疗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实验报告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