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0-12-15 10:48徐长利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椎管脊髓肿瘤

徐长利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1

椎管肿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根据肿瘤所在位置不同,又可以分成椎管内硬膜外肿瘤、脊髓髓外硬膜内肿瘤以及脊髓内肿瘤等多种。临床治疗椎管肿瘤时,首先要通过诊察判断患者具体属于哪一种类型,然后及时的切除,从而避免因为肿瘤的长期压迫而导致患者出现瘫痪等严重后果。目前临床上诊断椎管肿瘤的方式有X线检查、脊髓造影、CT以及MRI等若干种。我院使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进行诊断,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椎管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区间为26-71岁,平均年龄为(47.7±2.6)岁。病种方面,27例为星形细胞瘤,22例为神经纤维瘤,10例为神经鞘瘤,9例为室管膜瘤,2例为脂肪瘤。

1.2 方法

(1)CT诊断。按照常规CT诊断仪器操作方法对患者实施检查,扫描椎管以及周边位置,主要以横断位置扫描为主,在CT平扫的基础上,部分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实施椎管造影CT增强扫描,记录病灶大小、形态、位置等信息。

(2)核磁共振诊断。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型号:西门子1.5T),首先对患者实施横断面扫描、冠状面扫描、T1WI、T2WI、STIR序列等全方位扫描检查。在核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检查基础上,对部分患者可实施核磁共振造影剂(GDDTPA)增强扫描,扫描检查后做好患者病灶大小、位置、形态等信息的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匹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结果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诊断结果:24例为星形细胞瘤,19例为神经纤维瘤,9例为神经鞘瘤,7例为室管膜瘤,2例为脂肪瘤。核磁共振诊断结果:26例为星形细胞瘤,22例为神经纤维瘤,9例为神经鞘瘤,9例为室管膜瘤,2例为脂肪瘤。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椎管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占比在10%-20%之间,30-60岁是椎管肿瘤高发的年龄段,男性患者的比例略高于女性。其病因较为复杂,且不同类型的椎管肿瘤,其临床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异,例如髓外肿瘤多表现为肌肉无力、感觉丧失、肢体瘫痪;髓内肿瘤除了会产生运动障碍外,还可能伴随疼痛等症状。多数类型的椎管肿瘤均为良性,如果能够做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遏制病情加重,并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各种先进医学仪器设备的推广使用,在椎管肿瘤的诊断方法上,也提供了多种选择。常见的有X线检查、脊髓造影、CT检查、核磁共振等。不同诊断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例如CT检查能够清晰看到脊椎骨质的破坏情况,以及椎管及椎间的病变等。但是也存在缺点,例如影像分辨率不高,对于相互重叠的组织结构,其深层病变不易观察,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同样,X线检查和脊髓造影等,也都存在不同的缺点。相比之下,核磁共振则成为椎管肿瘤诊断的一种最优选择。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通过提前调整好设备参数,从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等多个方向分别进行诊断,并且综合各个方位的诊断结果,可以更加精准的确定病变部位,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除此之外,利用核磁共振影像,还可以帮助医生对病变部位周边神经、脊髓的异常变化,以及肿瘤的大小、形态等,做到全面的掌握。在获取了这些丰富的信息后,可以为下一步制定肿瘤切除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积极的帮助。

在本次研究中,70例椎管肿瘤患者,星形细胞瘤共计27例,CT诊断24例,核磁共振诊断26例;神经纤维瘤共计22例,CT诊断19例,核磁共振诊断22例。另外在神经鞘瘤、室管膜瘤方面诊断结果也有差异。最终结果方面,CT诊断的准确率为85.7%,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为97.1%。后者超出前者11.4个百分点,说明核磁共振在临床诊断椎管肿瘤方面应用效果更好。

当然,在应用核磁共振方法进行椎管肿瘤的诊断时,医生还要熟练掌握不同类型肿瘤的影像学资料表现,这样才能根据核磁共振影像,对椎管肿瘤做出更加精准和细致的判断。除此之外,医生还应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相关病史,有何种不适症状等,通過汇总这些信息,也有利于椎管肿瘤的早期确诊。

综上所述,对于早期椎管肿瘤患者,使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其准确率较高,能够为病情确诊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张伟中,祝凤云,王钊,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08):22-24.

李大圣,王国超.MRI影像检查应用于胆管炎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分型的指导意义[J].中国数字医学,2020(03):17-18.

杨靖.探究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8,013(14):34-36

汪莹.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保健文汇,2019(02):15

猜你喜欢
椎管脊髓肿瘤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病例资料分析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新手术为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