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典型做法探析

2020-12-15 10:53杨振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

杨振民

摘要    民勤县自2002年以来着力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文对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建设以及管理经验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进一步阐述了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方向,以使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更好地发挥出社会效益。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典型做法;甘肃民勤

中图分类号    S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2-0142-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民勤县是甘肃省58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饮水问题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脱贫的主要问题。多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夯实基础奔小康、脱贫致富的德政民心工程,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标准,科学谋划项目,规范工程运行管理,解决了全县23.41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95%以上,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减贫3.9万人,累计解决了8.5万人的饮水问题,于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1    做法

1.1    坚持规划引导,全力以赴抓建设

民勤县位于东经103°00′02″~104°00′02″、北纬38°03′05″~39°00′06″之间,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地势较平坦,自然坡度在1/2 000~1/1 500之间。县境内无天然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地下水水质矿化度由北向南逐步递升,特别是位于北部湖区的4个镇,潜水层水质无法满足人畜饮水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300 m深机井,提取承压水作为水源,按照“以水源定规模、按水质优劣从北部向南端逐年推进、分年组织实施”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思路,采取以大并小、小小合并的办法,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县区重点项目建设,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当头等大事来抓,按照“销号制”的原则,逐年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2002年至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成了3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43处千吨以下集中供水工程。2017—2018年,与城区二期扩建工程并网,将城区水源通过延伸的方式,铺设管网80 km至北端的湖区四镇,解决了湖区4个镇、86个行政村、609个自然村、68 017人饮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1.2    强化政策扶持,全力保障促运行

民勤县以农业种植为主,县域内无工业产业支撑,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县级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基金按全县饮水人口7元/人的标准落实,出台了《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全年共需落实基金172万元,由县财政列入预算142万元,饮水工程水费提留30万元。在经费保障上,由县水务局全额保障水质检测人员工资、水质检测药剂、设施的购买及水源保护等费用,同时协调落实农村饮水工程用电执行农灌0.42元/kW·h的电价,降低了运行费用。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费用征收、应急抢险等制度,保障了运行管理。

1.3    强化建设管理,落实管护责任

成立了全县农村饮水工程专管机构民勤县农村饮水解困管理总站,参与工程建设规划、施工、监督、验收的全过程,工程竣工之后移交管理总站,负责工程运行管理,实现建设与管理的无缝对接。民勤县农村饮水解困管理总站对全县饮水工程管理负总责,下设供水分站按照供水区域实行分片管理,镇村级负责村级管网的三级管理模式。在工程管护上明晰了工程产权、管护主体。民勤县农村饮水解困管理总站负责水源工程、水厂及附属设施、供水主支管网及工程设施的日常管护和维修,村级管网及设施由各镇饮水安全专管领导小组及村管小组负责管护,入户工程由各用水户负责管护,确保村级管网“有人管、及时修”。目前,管理总站管理人员共计30名,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工资采取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的方式发放。供水服务以承包的形式发包给51名供水员,约定了供水服务费用,签订了供水服务协议,保证了工程良性运行[1]。

1.4    加强水源保护,规范水质检测

为保障农村供水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安全,对全县36处水源划定了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围墙、防护围栏和警示牌,安装视频实时监控。36处供水工程都安装了次氯酸钠消毒设备,建成了能够检测40项指标的县级水质检测中心1处和日检测常规9项指标的“千吨万人”水厂化验室1处,配备专职检测员10名,配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等设备60台套,水质检测车1台,按规范要求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实现了水质检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2]。

1.5    突出便民利民,保障社会监督

建立抢修维修制度,组建专业抢修队伍,按照“一般事故当天解决,重大特大事故2 d内解决”的原则,配套技术人员及配备工程抢修车,全力做好工程抢修维修工作。共配备送水车5辆、移动发电机10台,分别在县城上下设立了2个供水维修材料中心仓库,确保工程抢修物资储备充足。在供水服务方面,按照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每名供水员划分1 500户左右的用水户,做好供水服务。向用水户逐户发放供水明白卡,明确区域管理人员、服务内容,投诉电话等,所有管理人员随叫随到、上门服务。按照省、市主管部门要求,通过公示栏张贴甘肃农村饮水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建设了连接省、市、县、乡、村以及用水户之间信息上传下达的“互联网+甘肃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系统,创建了服务与投诉的纽带,更好地为用水户提供服务。由于管理严格、维修及时、服务周到,农村供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1.6    全力做好“十四五”饮水安全规划

民勤县实施饮水项目后,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改善了全县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保证了民勤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全县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内农村供水水源全部为地下水,且无备用水源与管网;工程大部分为千吨万人以下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工程数量多、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因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拟通过地表水替换地下水水源的方式,修建大型地表水水源及供水水厂,实现对全县农村人口集中统一供水,实行专业化管理,在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推进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民勤县地表水来源分三部分:一是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二是凉州区西营水库向民勤调水,三是石羊河天然河道正常來水。从水质方面分析,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与凉州区西营水库向民勤调水水质较好,能满足人畜饮水相关要求。规划在原西马河水库旧址修建1 500万m3调蓄水池,将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与西营水库向民勤调水引入蓄水池,通过净水厂絮凝沉淀及消毒处理后,铺设供水管网,加压供水到民勤县15个乡镇,受水区总人口21.4万人。规划建设内容为:新建引水枢纽2座,引水渠道12 km;新建1 500万m3蓄水池1座,净水厂1座,铺设供水总干管(61 km)1条,采用DN1600球墨铸铁管(K9),总干管末端与已建成民勤县集中供水湖区饮水安全工程管网连接;总干管以下至各供水站之间干支管长115.06 km,需连接供水站共计27座。在管道沿线设置有检修阀井、空气阀井、压力波动预止阀井、放空阀井、镇墩等附属建筑物并在各供水站调蓄水池入池管道上增设调流阀井。工程估算投资15.2亿元。

2    今后的工作思路

2.1    需进一步加大镇村级管护力度

目前,民勤县虽然建立健全了农村饮水安全镇村级管护体系,成立了镇级农村饮水工程专管领导小组、饮水安全村管小组及村级水管员,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落实了各自的管护责任,但镇村级管护上依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村级水管员为各村主任,虽然村主任职位属公益性岗位,但与国家规定的专管公益性岗位尚有差距,属各村村主任代理性质;二是管护主体责任发挥得不够充分。一直以来,各用水户及镇村级饮水安全管护人员认为自来水坏了就找水务部门的人员维修,对村级管护责任划分并不清楚,也不理解,导致维修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不高;三是镇村级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构维护资金未落实。建议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每年筹措落实村级维修维护资金,确保维护资金足额落实[3]。

2.2    需进一步创新运行管理模式

目前,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虽然建立了专管机构、落实了运行管理办法,但是在运行管理上依然存在短板弱项。一是管理办法落后,管理没有创新与亮点。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人员全部为水务系统职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并不高,存在人浮于事的问题。下一步建议采取减少水务系统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履行管理责任,将供水服务按区域划分承包给服务公司进行供水,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与供水水平;二是依然存在维修维护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现状由专管机构维护队伍负责维修维护,但是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部分人员已经不能胜任维修岗位,因而建议引进第三方专业维修机构,将维修任务全部承包给维修公司进行施工,显著提升维修工作效率[4]。

2.3    需进一步加大机构改革力度

目前,民勤县农村饮水工程专管机构和民勤县农村饮水解困管理总站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人员工资与经费全部依赖人饮水费收入。近些年来,工程日益老化,电费以及人工费逐年升高,维修维护费用逐年增加,水费收入入不敷出,差额支出由水务局垫付,存在运行隐患。建议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力度,将民勤县农村饮水解困管理总站管理人员纳入财政编制管理,确保这项“德政工程、富民工程”建得好、管理好、长受益。

2.4    需进一步提升饮水安全工程短板弱项

民勤县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较早,自2002年开始实施项目,存在建设标准低、投资标准少、设计标准不高等问题。经多年运行,各项短板逐步显露。一是部分工程老化破损严重,需进一步提升改造;二是由于工程建设自筹资金不到位,致使入户工程无计量水表等问题,建设存在弱项短板,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入户智能水表投资力度,确保户户安装水表,实现计量收费目标,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三是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标准不高、检测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投资,提升饮水安全水质检测水平,确保饮水水质安全。四是全县已建的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水平低,无自动量测、压力传感、在线检测等设施,致使工作效率低下,需进一步进行改造升级;五是部分村社还存在自建供水工程进行集中供水,管理水平低、供水保障能力不高,建议加大改造力度,将自建工程并入国家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统一管理、统一供水,确保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巩固提升。

2.5    需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力度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资金筹措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以中央及省级投资为辅。由于民勤县境内无工业及矿产资源,导致县级财政十分困难,地方自筹能力有限。建议在今后实施全县水源置换项目,补齐短板弱项所需资金。一是建议加大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力度,缓减地方自筹资金压力;二是利用国债资金、国开行贷款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5-6]。

3    参考文献

[1] 梁润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98-99.

[2] 薛文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山西农经,2020(8):150-151.

[3] 李晓明,马振斌.德州市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40(4):48-50.

[4] 张任春.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现状调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5):115-116.

[5] 刘立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1):45-46.

[6] 李仰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9(1):32-33.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
探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化工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建设及改革对策研究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改进探讨
安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