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15 10:48秦慷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质大学生研究

秦慷

【中图分类号】R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1

新环境下产生了许多体质健康问题,新冠疫情之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问题亦是重中之重。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体质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体测不合格就不能参与奖学金等评优评先,甚至影响到毕业。近三十年来,对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调查显示,我国学生速度、爆发力、肺活量及力量等有逐年下降之势[1],超重和肥胖的学生明显增多。笔者现把近几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体质与健康

体质,即人体质量,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身心相对稳定的特质。目前对于体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体质人类学和體育学三个领域。对于体质,中医尤其独到的见解,“体”即指身体,“质”为人的本质及性质,中医认为体质,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等而形成的素质特征,体质于中医的证而言稳定性强。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体质是健康的基础,健康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2 大学生体质研究现况

2.1 体育领域体质研究 主要集中表现为在校大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体测,如测量身高体重、800米、立定跳远等。王向东通过对山东某高校1701份大学生体质样本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改善有限[2];彭玉林等对1985年-2010年参加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9-22 岁城乡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不同阶段机能、 素质各指标增幅趋势表现不一[3]。

2.2 医学领域及体质人类学研究 医学领域大学生体质研究都集中于中医体质的分析、饮食运动干预等方面。不同的医家有其各自的立足点或侧重点,研究出了繁多的分类方法。张筠[4]等调查发现气虚质是大学生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刘晨[5]等研究发现高校中平和质体质的学生数量最大;偏颇体质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综合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大多数学生属于平和质,偏颇体质中最常见的是气虚,且与性别、地域、体型胖瘦等相关。

3 影响大学生体质的因素

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导致个体形成强弱、刚柔的不同体质类型。

3.1 性别 男生与女生在身体形态结构、遗传、生理功能等方面有差异。男大学生偏颇体质率明显比女大学生低,最多的偏颇体质类型是气虚质、痰湿质及气郁质。女大学生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和血瘀质的偏颇体质为多见。

3.2 地域 城乡因素、气温及降水量等对大学生的体质均有一定影响。 王琦[6]报道的全国9省横断面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地域间存在体质差异,东西部体质差异较大。

3.3 饮食 大学生胃肠功能强健,性别不同在饮食上也有偏嗜易会影响体质,偏嗜生冷者会导致机体阳气损伤;喜嗜辛辣刺激等易导致脾胃受损,脾虚气血化生乏源,易形成气虚体质;特别对女大学生来说,易生热,热伤津液,阴虚体质也渐增多。

3.4 运动 由于学业、网络等因素,大学生运动时间、强度明显下降。有96.34% 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大于一小时,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一小时,均达到网民界定标准[7],活动时间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体质健康、生活和学习。郭鹏飞[8]研究发现只有8.3%的人利用非常多的时间从事体育运动,22.6%的人利用较多的时间从事体育运动。在新冠疫情下,在线教学为主,久坐、伏案等学习习惯也间接减少了大学生活动量。大多数学生成为“低头族”,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5 睡眠 不同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与体质息息相关。气郁、痰湿体质可能是大学生睡眠障碍的体质因素[9]。反过来通过体质辨识亦可以帮助并指导大学生通过调节情志、改善生活方式等,从而改善睡眠,由此可见,睡眠也是体质的影响因素之一。

3.6 其他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学习、评优评先、就业等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的性格压抑,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也易产生气郁质等偏颇体质[10]。

4 促进大学生体质提高的方法

4.1 体育教育改革 随着环境、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改善,人体体质有一定的可变性[11],通过采用不同的改善行为,比如运动项目、强度、运动量的改变能使中医偏颇体质向正常体质转变。朱凯凯[12]对高校健美课进行干预研究,其研究提示健美运动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学生身体健康问题。

4.2 运动处方 处方即给病人开的药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沈艳[13]等制定了以篮球、跑跳走等为主的健身运动处方,结果提示以有氧运动为主的健身运动处方,能产生改变大学生体质的良好效应。因而通过有规律的运动能帮助大学生改善体质健康。

4.3 心理干预 中医学非常强调情志对个人的影响,心理应激系统亦是体质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心理认知方面去干预学生关于体质健康的信念与行为,能够不断强化大学生健康保健意识,促进体质健康。

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暴露出许多问题,但研究者们从教育、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都积极进行探索和改革,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都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也希望现在的大学生能够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正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10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OL].[2011-08-29].

王向东.山东省大学生体质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5,02:158-161.

彭玉林,李彬彬,高萌.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宏观干预效果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67-72.

张筠,陈志军,刘磊,饶赟.2296例大学新生气虚体质状况调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3:310-311+335.

刘晨,冯德琳.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04:347-349.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01:7-12

赵越.网络强国背景下复合型大学生网民培育路径[J].青春岁月,2020,(17):130-132.

郭鹏飞.大学生余暇生活方式对体质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邓婷涵,罗燕.基于体质辨识分析当代大学生亚健康睡眠障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6):118-119.

唐海英.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与体育运动方式的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02:64-67.

唐栋.论学校体育结合中医体质理论的实践与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8(2):67.

朱凯凯.高校健美课学生体质状况及运动干预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沈艳,徐向红,沈勇.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以学生体质监测结果中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09,02:86-89.

猜你喜欢
体质大学生研究
兼加体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