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层级护理质控考核结果的信度分析

2020-12-15 10:48蔡康琴陈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病区分值科室

蔡康琴 陈敏

【中图分类号】R9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2

临床护理管理中,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评价是管理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1]。护士既是护理工作者又是护理管理者,黄桂玲《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2]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参与质控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价值感等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对质控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护理工作过度操作化导致护理人员对质控检查的疲于应付、质控标准理解的偏差、检查形式固定单一等原因,导致科室层级护理质控考核结果的信度下降,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护理人员对专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考核结果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有效信度的质控评价方式及同质化科室质控评价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病区护士共22人,除去3名规培期护士余19人。年龄19岁- 45岁,平均年龄 30 岁。 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护师 9人,护士 9人。学历全日制本科1人,在职本科 8 人,大专9人,中专1人。将2019年1-8月的科室自评的85次护理专项质量评价结果和科室质控活动记录本做为研究对象,将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统计。

1.2 实施与方法

1.2.1 年初由护士长对全科护士进行质控项目检查方式的理论培训,19名本科室护士成为单项质控员并按照科室制定的质控子计划进行每月、每季度或每半年的定期质控检查,由单项质控员进行质控考核,交由护士长进行审核和核算分值。

1.2.2 单项质控员对分管项目不定期检查,将质控缺陷记录在质控活动记录本上,每周汇总。

2 结果

2.1 质量评价考核结果

1-8月共完成质控考核评价85次,考核分值的差异性汇总如下:1-8月共完成质控考核评价85份,其中压疮管理、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护理文件书写、跌倒管理、患者安全用药管理、级别护理、抢救车的管理、院感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评价各8次,输血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各2次,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投诉管理、病区环境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患者约束管理、导管管理、手卫生、护理人员岗位培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各1次,护士长将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再次计算分值,在所有考核结果中,74次有差异,占87.1%,11次无差异,占12.9%。

2.2 质控活动记录本记录的质控问题:

2.2.1 质控缺陷单一:每月对同一质控项目所记录的质控问题千篇一律,同一问题反复记录。

2.2.2 缺陷时间固定:每月记录的质控缺陷时间基本在每月中旬,其余时间基本无缺陷记录。

2.2.3 缺陷人员弱化:缺陷人员大部分为低年资人员,高年资人员尤其是质控组长基本不会出现在质控活动记录本上。

3 讨论

3.1 评价分值:85次质控考核中74次有差异,11次无差異,原因分析如下:

3.1.1 质控标准年初由护士长统一培训,但单项质控员由于学历、质控经验、个人理解等原因对质控条目理解有偏差或理解不到位等自身原因,导致质控分值有差异,有些该扣分分值未扣,有些不涉及(NA)项目又预以给分,导致该次考核信度降低。

3.1.2 质控专项护理质量评价方式单一,仅在每月需上交考核表时才进行质控考核,而且为不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将质控考核时的缺陷写进质控活动记录本作为当又月质控缺陷记录,因此在质控活动记录本上只会在月中旬有质控缺陷记录,但是这仅代表了当月该项目的横断面考核结果,而在每日大量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质控问题却没能发现及记录。

3.1.3 质控工作繁琐,病区护理工作过度操作化,单项质控员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抽出时间进行定期质控考核,会增加个人工作量,容易导致单项质控员出现抵触情绪,在质控检查过程中简单机械、出现敷衍行事的情况。

3.1.4 过度放大质控缺陷的后果,出现发现问题大于解决问题的扭曲局面,将质控考核做为事后检验的一种形式,且单项质控员存在不同年资,他们在进行质控考核时会因为涉及高年资老师或其他同年资护士的利益而有所顾忌,因此质控的分值不能正确代表病区护理质量,

更多的代表了本病区部分低年资的部分缺陷。

在病区护理质控考核项目中,由于单项质控员自身及工作的原因,质控考核信度会有偏差,如何及时纠正偏差,需要在科室内部树立正确的质控导向及引领指导式培训模式[3]进行质控培训,才能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病区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质控理念,单项质控员才能打消各种顾忌,真正发现并反映出科室工作中的质控问题,而且高年资护士对质控缺陷也能正确释怀,且能促进高年资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免多次被低年资人员记录后反复被质控组长通报。

总之,质控的目的在于提高病区护理质量,病区各级人员正确质控各项护理工作,提高质控信度,才能有效持续质量改进,达到不断提高病区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黎明,秦力君,韩忠福, 等.护理工作质量评价量表的编制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5 :336-338.

黄桂玲.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86-188.

金环,刘义兰,喻姣花, 等.建立同质化护理质控队伍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8):177-178.

猜你喜欢
病区分值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药房冷藏药品病区分发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最难办事科室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