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

2020-12-15 10:48汪红梅石海宁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脑病缺血性新生儿

汪红梅 石海宁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1

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新生儿缺血缺氧的发生会损伤患儿的中枢神经,并且对其他器官组织的正常发育产生影响,目前成为了一种对新生儿危害极大的病症,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和死亡率。目前,我院采用针对性护理来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护理,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0例,均为我院2019年到2020年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包括男患儿53例,女患儿47例,年龄2-4岁,均值(2.3±0.1)岁;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患儿52例,女患儿48例,年龄2-5岁,均值(2.2±0.5)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根据医嘱对患儿用药,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等体征。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1)基础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按时处理保温箱,做好保温箱和病房的消毒工作,每天开窗更换新鲜空气,确保房间内通风。严格控制和审核进出病房的所有人员,防止将病菌带入病房,护理人员按照无惧操作原则进行操作。因新生儿年纪小,心肺功能不全,因此要保持恰当的输液速度。帮助患儿清理皮肤和口腔,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2)喂养护理。缺血缺氧性新生儿的自行吮吸能力较差,正常饮食难度较大,所以采取点滴的方式进行喂养和营养支持,症状较重的患儿可鼻饲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儿的面色和呕吐情况,避免喂养不当造成窒息。(3)保暖护理。在疾病的影响下,会导致患儿的中枢神经功能受损,体温偏低,因此要重视调整保温箱温度,不要在短时间内上升到太高的温度,以免造成肺出血。(4)给氧治疗。给氧治疗在缺血缺氧性新生儿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过高的血氧分压水平会造成脑血管痉挛的风险增加,而血氧分压水平过低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应要严格控制血氧分压水平。(5)低温护理。亚低温治疗能够控制脑组织代谢,保护神经细胞。采用该种治療方式需要控制好各类温度,包括水温、患儿头颅温度。若患儿体温下降至35℃以下,需要采用红外线保暖的方式保持患儿正常提问。对于高压氧治疗患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和面色,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的症状恢复时间和治疗有效率。显效:症状消失,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正常;有效:症状改善,丙二醛含量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恶化,大脑缺氧严重。治愈率=显效与有效之和。(2)观察护理满意度。以我院护理满意度自制表格为参考,满分100分,分为十分满意(80分以上)、满意(60-80分)和不满意(60分以下)三个等级。总满意度为前两项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SPSS22.0,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检验采用t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恢复时间和治愈率比较

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慢于观察组,治愈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居高不下,关于发病的危险主要因素包括早产、胎盘早博和脐带脱离等。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吐奶、抽搐以及中枢神经功能受损,影响了患儿的健康。由于新生儿尚未学会说话,所以无法通过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和痛苦,所以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实施护理,并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慢于观察组,治愈率低于观察组(p<0.05)。可见,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使症状更快消失,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治疗效果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表明患儿的疾病康复效果好,治疗效果显著从而提升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对于缺血缺氧性新生儿,通过针对性护理能够加快恢复,提升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余清梅, 罗振峰.综合护理配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 v.22(12):127-129+133.

黄蕊, 李娅, 韩晶晶,等.系统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 25(006):574-577.

黄莉, 鲁利群.基础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9, 14(02):91-93+98.

刘洪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 2018, 038(0z1):376-377.

蒋名丽, 赵磊, 李朝晖,等.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吞咽障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034(033):2610-2614.王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04.

猜你喜欢
脑病缺血性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关注肺性脑病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