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要点

2020-12-16 13:51王娟刘见锋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林木造林

王娟,刘见锋

(安福县明月山林场,江西 吉安 343000)

造林技术主要是指在合适造林时期内,选择恰当的苗木,并使整个树种在生物学上保持一致。在植树造林期间,要开展造林的设计和造林的规划,并对造林区域内的造林条件和造林的生态学进行充分的研究,以此才能够保证林区内树木稳定增长,同时使树木生长具有明显的抗逆性,实现树木快速的生长和丰产。

1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技术

1.1 良种壮苗技术

植树造林期间,种植人员应该选择与当地生态、气候、天气、环境相适应的树木品种。只有选择适地的树木品种,才能够提高后期造林树木的成活率,同时也能够使林地的生产力迅速提升。

1.2 造林结构的确定

在植树造林期间,种植人员应该确定未来造林的树种和树木的培养方向,要对林区内的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林地的生长空间和环境空间能够发挥出来应用的作用。此外,种植人员还要对林木进行培养,控制种植密度。开展混交林的种植,一定要结合混交林树木成长的特点,以及各树木之间的关系。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要关注树木生长速度和林木层次的特征的多样化,确保植树造林的密度适中[1]。

1.3 整地技术

种植人员要了解林地的条件,同时了解树种生长状态,来选择恰当的整地方式,确保林地的光照强度较足。通过整地能够促使植物快速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使林木快速的成长,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1.4 栽植技术

在了解树种的特点之后,选择恰当的林木,注重季节以及应用合格的苗木来开展造林工作。种植人员可以应用分层围土的方式来种植,种植人员要及时地给林木预防病虫害,来保证幼苗可以健康的成长[2]。在开展植树造林期间,要求种植人员确保每一株林木间距相等,同时种植人员还要开挖树穴,在造林期间,要落实树木的起苗,并科学选择苗木的等级。种植人员选择一级和二级的苗木植树造林计划,使苗木的生长状态优良,而且苗木具有较强的抗性。在选择苗木之后,还要及时地将苗木送到植树造林区域,以提升苗木的成活概率

2 林业生产中的抚苗技术研究

2.1 选择恰当的育苗技术

对于树木的苗木培养工作来讲,要保证育苗科学,同时也要有效地保存种子,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使种子在播撒之后能够得到较高的成活率。当树种发芽以后,种植人员要在发芽后的种植区域覆盖一层草席,等到树种发育率达到70%之后,就可以将草席移除。当树种的发芽率达到100%,就可以将全部的草席移出。

2.2 苗期的管理

当林木进入到幼苗期之后,在幼苗阶段幼苗容易生病,而且幼苗的生命力比较脆弱,就需要种植人员加大对树苗的管理和维护,以此才能够使苗木正常的生长。在苗木管理中,种植人要在早晨和傍晚,定期查看幼苗生长状况。在夏季,要做好苗木的防晒处理,避免阳光的直射,而给幼苗带来负面的影响。当进入到秋季之后,就要种植人员开展施肥工作,使树苗的根部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来生长。在进入冬季之后,及时做好苗木的防寒工作,给苗木上方铺设草席或者搭建暖棚,来增强苗木种植区域的保温效果,避免苗木受到低温而产生冻害问题。当苗木处于幼苗生长阶段时,对水分需求大,不能够过度地灌溉。如果夏季雨势过大,就要及时地在苗木种植区域,加大排水。在不同的幼苗生产期间,要控制好根系的深度。种植人员重点去考虑土壤情况,开展实地的考察,确保土壤内部的保水性能良好,同时还要增加观察的频次,确保幼苗的生长符合实际的需要[3]。

3 林业生产的管理技术研究

在完成植树造林之后,需要开展1~3个月的抚苗工作,在此期间,要加强对林木幼苗的休整和铲草培土工作,以此才可以使林木在生长期间,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支持,并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3.1 树木的铲草培土

林业种植人员需要及时地对幼林中不良的问题予以剔除,管理那些分布不均衡的幼林。针对幼林间灌木、杂草、植物要及时地清除,避免因杂草而影响到了幼苗的生长。有些杂草的生命力比较顽强,繁殖力很快,这时就要种植人员及时地喷洒除草剂。同时种植人员还要去改善林区内的土壤环境,使苗木能够正常生长。在幼苗生长期间,还要合理施肥,保证树苗周围土壤的肥力较好,能够给苗木成长带来充足的营养[4]。

3.2 中龄林木抚育技术要点

在植树造林和抚育工作中,苗木会逐步的进入成熟阶段,种植人员要对林区开展科学的抚育,并伐除非目标的树木和一些弱幼植株,保证种植的树木有较足的生长空间和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为林木的生长提供便利条件。种植人员要加强对林木采伐的控制,科学的采伐才能够获得林木的经济效益,保证林木可持续发展。幼林需要经过一定的抚育,才能够进入到中龄林木的生长阶段。当树木进入中龄生长状态之后,要对成熟的树木进行抚育间伐。通过解决目标树木和其他个体之间的矛盾,来控制好林区内林木的密度,确保林木能够得到充足的生长环境。在人工林或者混交林种植中,需要应用伐木砍伐的方法,来去除树冠下方弱小枯枝树木。对于阔叶树种的混交林来讲,砍伐树木上方的树木,及时地伐除那些分支较多、经济价值不高,已经没有前途的树木枝叶。在伐木期间,要确保各林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应用机械设备伐木时,不会考虑树木的数量和品质,要在伐木前期就确定好砍伐植株的行间距。

3.3 培养高端素质人才队伍

在林业的生产期间,林业种植部门要培养高端高素质的种植人才,优化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聘请专业的优秀人员学习新型的种植技术、种植技能。还要加强对林业的生产管理,并给种植人员开展阶段性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种植人员可以掌握新型的栽培技术和幼苗的抚育技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才能够使苗木的成活率较高,同时还要为工作人员制定奖励惩罚和绩效考核机制,给员工设置考核目标,来提升工作质量[6]。

4 幼苗的相关技术

在开展植树造林期间,应该加强幼苗的管理,根据未来整体植树造林的发展规划和幼苗种植的需要,来对幼苗之间的行距间距进行严格的管控。通过开挖树穴、植树造林,在恰当的季节内,去开展起苗活动,并加强对苗木等级的控制。制定一个完善的植树造林计划方案,在此期间,还要选择一级、二级的苗木,增强苗木种植的效率,保证苗木的植树造林生产与规划相匹配。在选择苗木之后,还要将其移植到林业种植区域。在5月份中旬,种植单位要组织人员做好幼苗的除草和松土,并且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除草松土的工作控制,制定完善的控制机制,这样才能够使幼苗生长得到充分的养分和阳光。在7月份到9月份之间,也是育苗抚育的关键环节,要加大幼苗工作的控制力度,创新幼苗技术和方法,并创造良好生产环节。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及时地除草,使用机械化的设备,来将这些杂草进行清除,并转变人工的种植方式,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及时地预防病虫害,并建立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5 施工作业的要求

在开展林木的生产前期,就给作业人员开展种植培训,同时种植单位要严格地去控制采伐,避免出现越界采伐的问题产生。要杜绝单纯地去取材,而造成局部取材强度过大,出现人为天窗的问题产生。一旦出现这种问题,需要由专业的部门来及时地处置,种植人员选择合适的采伐顺序。集采可以应用人畜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地将采伐木运输到公路旁。基层林业部门开展树木的种植,要以提高林木种植质量为基本目的,确保林业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因为错误的操作而导致林木大面积的死亡。林业部门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讲述树木栽培的具体操作要点,以重点地提高栽培工程的质量。在林业部门的技术专家指引下,工作人员需要记录所种植苗木的时间、地点和苗木种植的面积,并加强对种植后苗木的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树种的分类和选择,以及对筛选树种质量的监测,以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在林木种植的整个工作环节中,基层的部门需要给从事林业种植各个岗位设置明确的职责,将工作落实到具体职员身上,由此才能够加强员工对于林木种植工作的重视和工作的认真程度。

6 结语

林业在发展中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体林业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并把握好每一个育苗的过程,确保造林工程能够有序的开展。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育苗技术也在逐步的提高。应用新型的育苗技术,能够提高育苗的成活概率,并且也会降低种植公司的成本投入。在林业生产期间,要加强对植树造林和优苗抚育的技术关注,并给予资金支持,来购入优质的技术,并采取合理措施,才能够促进国内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林木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数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植树造林作贡献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