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旗工匠精神为品牌基于校企协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0-12-16 14:21朱先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营销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9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物流

朱先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营销学院)

品牌是具有增值作用无形资产,一种意义精神象征,培育品牌过程是持续创新过程,为推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物流管理专业启动“红旗工匠”品牌培育工程,创新校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以“红旗工匠精神”为引领在就业创业、文化传承、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度合作,建成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模式。

■ 以红旗工匠精神为品牌校企共培人才目的与意义

校企共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全面综合实力彰显和教育水平提高需要;是反映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自我增值和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增长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职业涵养的必然趋势。

校企协同是从多元维度来研究能力培养路径,大学生目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这与目前中国家庭环境与学校应试教育紧密相关,学生对于书本以外的知识涉及甚少,没有打开视野渠道,从校企协作深入开展创新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桥梁,学生可以到企业深入学习,开拓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潜能,打开视野,以此提高学生创业技能,能够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本文突破创新创业领域传统探索视角,只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而非大学期间全过程培育学生创业意识,故以专业为试点,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从大一开始,与企业共育共培创新创业人才,深入课堂教学和日常校园活动,探索适合学生发展路径,并整合丰富校企合作教学资源,突破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多以经验研究为主的弊端,立足校企合作的现实基础,为学生协调多方资源开创广阔平台充分锻炼,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校企协同视角结合专业特色如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出合适解决思路。

校企协作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充分研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联合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共同建立创新创业竞赛、共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路径,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创新项目和创业实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实力。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对人才培养路径地有益探索,具有一定实践指导价值。

■ 以红旗工匠精神为品牌引领知识管理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创新:学校和企业在20 世纪90 年代将协同原理用于彼此创新关系,开启了校企协同创新篇章,并取得很好的合作效果。本文提出校企协同是指在职业院校引入协同理念,学校同企业主要就知识、技能等方面协同进行创新,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消化转移、共享融合、吸收及再创造,其引入目的是把学校、企业、行业内部各种知识进行相融相同和互补递进。虽然显性知识可获得性较高,且容易被接受,但隐形知识才是各家组织核心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互通将隐形知识共享,进一步管理促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是主要载体,所以在校企合作期间进行人员互通流动是很有必要,学校派教师进企业参与企业一线实践活动,掌握一手资料;企业派人员进高校学习,共同开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设企业课程。在协同共育过程中,双方进行知识共享、人才培养方案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搭建、课程共建等项目,来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育与企业需要无缝对接。所以从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关注企业用人需求变化,企业融入高校共同制定人才能力培养路径,使学生尽可能符合岗位标准与组织文化,为企业创新和科研进步贡献自己才能。

■ 以红旗工匠精神为品牌探索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我国近些年相继推出地方优惠政策用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和学校及行业积极引导创业代替就业,但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不足,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以校企协同育人为视角,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一)产教协同创新培养

基于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实践经验,结合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成功试点经验,聚焦现代物流领域,与一汽物流、吉利汽车、长久物流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课岗融通、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模式下协同“名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汽车产业,在充分调研产业需求基础上,探索并完善“校企合作共育高水平、一专多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形成“智慧物流”创新培养计划,从而提高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为智慧物流发展贡献力量。

(二)校企协同开发教学标准体系

根据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变化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找出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忽略学生创新力培养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用“1+X”证书认证做基础,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做核心,将真实的生产流程做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政行企校共同参与,按企业相关岗位重组课程,构建培育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汽车智慧物流为特色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库

在汽车物流领域,联合一汽轿车、吉利汽车等汽车生产企业,长久物流等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依据“应用导向、共建共享”原则,共同创立校企实时互动平台,为学校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提升提供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接企业关键岗位标准,结合技术发展前沿,整合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依据国家教学资源库标准,建设教学相辅、时时可学、处处能用、终身受用地校企资源共享库,能够满足学生线下创业课程及资源线上学习需要。

(四)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打造集工学研创于一体,具有自我运营升级功能,校企共建共享、区域辐射引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与一汽轿车、吉利汽车、长久物流等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一批“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创新实践”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不同生产性实训环境下完成创业、择业、就业能力培养。

(五)实施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

深化校企合作,建设互动式、智能化、开放型、多样性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实现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接企业关键岗位标准,结合技术发展前沿,整合核心课程教学资源,依照国家教学资源库标准,建设教学相辅、时时可学、处处能用、终身受用地校企资源共享库,能够满足学生时刻线下创业课程靴子及线上资源获取需要。

(六)搭建技术技能协同创新基地

与中国一汽联合打造汽车物流规划紧缺人才培育基地,校内建设汽车物流智能装备工程实训室,校外开发企业现场实践基地,校内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协同创新服务基地。学生通过创新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技能交流、成果转化等服务,为区域中小物流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技术咨询等支持。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向汽车智慧物流领域,以“互联网+物流”为创新创业方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智慧物流创新社团、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双创比赛,打造知识共享、资源共创、能力进阶模式下创业孵化基地。以长白山技能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实践知识、掌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技能的教师团队,开展工匠劳模文化传承、技艺推广、创新培训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可行性分析、创新创业生涯决策辅导、创新模拟训练等服务,让学生主动改变思想,勇于创业,享受乐业。

■ 前景预测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预测未来物流行业人才岗位需求面临的重大变化,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红旗工匠精神为品牌基于知识协同管理理论,提出能够适应物流行业科技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路径,从而实现校园培育通行业岗位能力零对接,提高学生适应科技发展职业竞争力。本文研究在理论方面能够丰富知识协同理论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应用,在实践方面能够挖掘人工智能时代物流行业创新岗位,为大学生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培养提供新参考方向,同时触动职业学院与时俱进调整能力培养方向,真正实现按需培养。

通过本议题的研究最终实现物流专业学生从知识型向应用型人才转变,从学习能力向社会实践能力转变,制定创新创业导向最终替代知识为本发展目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试点,找出校园实践教学环节弊端,尤其是忽略学生创新力薄弱等方面,寻求改进举措。与此同时以人才创业能力进阶为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深入校园实践,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及未来人才转型提供有益建议,也为职业院校同企业共育共培模式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物流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