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本质、体系和框架

2020-12-16 14:21席伟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9期
关键词:周转总资产周转率

席伟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 企业营运能力的本质

要了解企业营运能力的本质,首先需要了解企业营运是什么。通过观察企业经营过程,我们可以了解什么是企业的一次运营,例如学校食堂的一次营运是怎样的过程?一般来说,是从现金开始,然后去购买米和蔬菜等各种原材料-厨师通过厨具将这些原材料做成各种不同的菜式-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回收现金,这就是食堂的一次营运的过程。从生产企业一般角度来看,企业的一次营运就是从现金开始-去购买原材料-生产为在产品-最后生产为产成品(通过固定资产加工)-销售形成应收账款-最后收回现金的过程,这就是企业营运的过程,也是企业营运的本质。其次,从企业的一次营运过程,可以将整个运营分成两部分,销售形成应收账款左边的过程都是企业投入的资源,右边是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和收回的现金,可以看成企业销售所产生的收入,因此,营运能力也可以看成是利用企业资源创造收入的一种能力,体现企业经营资产的能力和效率。当然,如果我们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正常情况下,那么我们希望这个经营的过程,也就是这个周转的过程相对快一些,所以讲营运能力,本质是营运过程的周转。

■ 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财务指标体系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营运能力周转指标体系:假设你有100 元资金,购买了50 斤苹果,每斤2 元,做销售苹果的小生意,以每斤4 元的价格销售,假设销售情况较好,全部销售出去,从利润表的角度,营业收入200 元,营业成本100 元,假设全部销售出去的时间为半年。全部销售完之后,把收回的100 元继续投入,又购买了50 斤苹果,每斤2 元,半年的时间全部销售出去,从利润表的角度,又产生了营业收入200 元,营业成本100 元。

第一个问题:在整个1 年的过程当中总共投入了多少资金?是100 元还是200 元?总共投入的资金是100 元,因为第二个100 元是第一个收回的100 元的重新投入。第二个问题:这100元做了多少元的事情?从投入多少,产出多少的角度,从营业成本的角度,产出了200 元。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投入100 元,能产出200 元,原因在哪里?原因是周转了2 次,那么两次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周转次数=2=产出额/投入额,从财务的角度,产出额是资产的周转额,一般用营业成本或者营业收入来表示,要注意营业收入不仅考虑了纯粹的周转,还考虑了周转过程当中的价值增值,投入额一般用资产的占用额来表示,一般用期初资产和期末资产的平均值表示。因此,资产周转次数=资产周转额/资产的平均余额。

另外,在1 年的时间当中,总共周转了2 次,每一次周转的时间为计息期天数(假设为360 天)除以2 等于180 天。因此,资产周转天数=分析期天数/周转次数。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了从现金开始到收回现金这个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总共发生了多少次。周转次数越多,周转越快,企业营运的能力越好。周转期,它是计算期天数除以周转次数,反映一次周转过程用了多长的时间,周转期越短,表明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营运能力越强。这就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体系背后的逻辑理解。

■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框架

整个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资产周转的指标体系来反应,当然去分析一个企业整体的营运能力,我们是通过总资产周转来完成。而总资产是由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组成,在非流动资产当中,制作业企业当中固定资产一般占据比较大的比重,所以总资产的周转主要通过流动资产的周转和固定资产的周转来分析。而流动资产又主要被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影响,所以流动资产的周转主要是通过存货的周转和应收账款的周转来分析,所以,周转的指标主要涉及到这五项资产的周转,这就是企业营运能力财务指标框架的逻辑理解。

■ 具体指标理解

(一)总资产周转

总资产周转反应的是企业的整体营运,如何分析一定时期企业整体的营运情况?可以通过一定时期从现金到现金整个企业资产周转的过程周转了多少次或者一次周转用了多长的时间来分析,也就是通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天数这两个指标来分析。总资产周转率等于营业收入除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分析期天数除以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指标经济含义:第一,如果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出来结果为1.96 次,基本的含义说明企业利用资产创造出了1.96 倍的收入。第二,资产是资产负债表的总体指标,而收入是利润表的总体指标,因此也认为总资产周转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第三,总资产周转率的指标的分析也体现了行业性和公司的战略。例如,商业百货行业的企业总资产周转指标一般大于制造业大于房地产行业,另外如果企业是“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则总资产周转率会相对较高,如果是“差异化战略”,则总资产周转率相对会较低。

(二)流动资产的周转,

流动资产周转是通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来反映,是评价企业流动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总体利用流动资产的效率高,同时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在资产的利用上取得了三方面的成绩,合理持有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回收快,存货周转快。

(三)存货周转的分析

企业存货的一次周转,是指从形成存货到存货销售出去的这个过程,如果是赊销,则是从去购买原材料-生产为在产品-最后生产为产成品-到销售形成应收账款的这个过程。要衡量这个周转的效率,通过存货周转率和周转天数来反映,存货周转率等于营业成本除以平均存货余额,营业成本表示的是单纯的周转,并没有反映存货在周转过程当中的价值增值,如果需要衡量短期偿债能力,则分子使用营业收入较为合适。周转天数等于计息期天数除以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指标经济含义:第一,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销售的越快,存货积压的风险就越小,资金使用效率就越高。相反,存货周转率低,说明企业在存货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第二,存货周转率要和应收账款结合分析,如果存货周转加快是赊销带来的,这种周转的加快是带有风险的。第三,要分析存货的结构变化,如果企业存货周转变化不大,但是存货结构中的产成品比例增加,这可能是销售不好的一种迹象。第四,存货周转率的分析要结合企业行业特征以及企业战略分析。

(四)应收账款周转的分析

应收账款的一次周转,从形成从应收账款形成到收回现金的过程。指标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息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注意问题,本来应该用赊销收入,但是赊销收入的数据不容易获取用营业收入替代,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分母用的是余额,不把坏账准备剔除。应收账款周转指标经济含义:应收账款周转率如果加快,说明,第一,企业收账迅速,账龄期限相对较短,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第二种情况,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严格,也会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付款条件过于严格,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特别是赊销的收益大于赊销的成本时,会影响企业的收益。所以,应收账款周转的指标具有两层经济含义,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五)固定资产周转的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企业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净值)之比。它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的有效利用程度。固定资产周转率高,第一,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闲置的固定资产越少。第二,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固定资产分布比较合理。如果非生产用的固定资产过多,对于企业的经营,可能不是一种很好的迹象。

■ 结语

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要从企业营运的本质也就是企业一次营运的过程出发。而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营运能力分析的框架也是从资产的构成来理解。当然,要了解营运能力财务指标背后的含义,还需要将财务和业务结合分析。

猜你喜欢
周转总资产周转率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断 掌
关于提高电力库存常规储备物资周转率的研究
提高企业信誉的应付账款周转状况管理研究
应收账款的优化管理
试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