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6 18:24潘斌清陈敏炀
农技服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南县农技水稻

潘斌清, 陈敏炀

(1.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常熟 215500; 2.江苏省常熟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江苏 常熟 215500)

近年来,我国每年稻谷产量约2.0亿t,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6%。全国约2/3人口以大米作为主要粮食,年消费量1.4亿t。因此,水稻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1]。思南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在全县范围内水稻种植生产中仍存在较多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此,笔者根据自身在思南县工作调查以及结合当地资料,针对当地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绿色防治策略,构建适合当地的农技服务体系,为思南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参考。

1 思南县水稻生产概况

思南县是贵州省铜仁市下辖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夏较长,冬秋较短,夏热冬暖等气候特点,全县总面积22.30万hm2,总人口约70万人[2]。水稻是思南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全县水稻面积约1.3万hm2,产量约9万t,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0.33万hm2。当地为响应水稻绿色高效发展的号召,新引进推广高产优质多抗水稻品种8个,创建新品种水稻高产示范基地0.13万hm2、“绿色稻+”示范基地0.2万hm2。

2 思南县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表明,贵州省水稻病虫害主要有3种病害,按照发生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3种虫害,按照危害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3]。随着近年来贵州水稻绿色防控工作推进,思南县水稻病虫害防治形势总体向好。但据调查研究,以稻水象甲为代表的外来入侵物种在周边县市已被发现,呈现沿疫情发生区周边扩散的趋势,思南县病虫害防治工作依然严峻[4]。

3 水稻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

近年来思南县积极推广水稻病虫害科学绿色防治,但绿色防治推广应用仍以试验示范为主,与全面建设水稻绿色高效发展地区的要求存在差距。调研发现,在思南县推广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绿色防治宣传不到位

根据调查,思南县自2018年起就按照“科技特派员+贫困村+产业”的模式,科学有序组织科技特派员进驻贫困村,当地大多数水稻种植户均已了解病虫害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当地农业相关部门对于水稻病虫害负面作用宣传起步较晚,科技宣传人员相对较少,种植户受教育程度低以及水稻种植区域相对分散,病虫害绿色防治操作相比于传统农业更复杂,短时间内无法表现出有效性和经济性,因此部分种植户并未按照绿色防控要求实施防治。

3.2 病虫害前期预防与治理重视程度低

目前关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研究比较全面,诸多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有迹可循,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工作能有效预防。但多数种植户对预防水稻病虫害工作缺乏重视,前期预防与治理不足,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也错过了其防治的黄金时期,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5]。以思南县塘头镇为例,当地长期培训宣传水稻稻曲病预防及相关技术,但实际生产中部分种植户未按照要求在水稻破口前5 d使用破口药物喷雾防治,而是出现病症后打药,防控效果较差且增加成本。

3.3 农药使用不规范

思南县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仍较单一,主要依靠喷洒农药遏制病虫害发生。常用稻瘟灵和三环唑防治防治稻瘟病,用井冈霉素和多抗霉素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由于山区交通不通畅以及种植户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等原因,当地多数水稻种植户易选择价格低且不正规的药剂,降低了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并影响水稻生长。另外部分种植户过度依赖农药防治,过量的农药残留土壤,导致作物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还容易引发环境次生问题[6]。而且过度依靠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后期病虫害防治难度[7]。

3.4 应对突发性病虫害方式较单一

稻水象甲成虫传播途径多样,可随稻草、稻种及其他交通工具进行传播,也能借助风力和流水进行传播[8]。2020年6月初思南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得知周边区县出现外来入侵物种稻水象甲,在大坝场镇青杠园村河流附近的农田中发现了稻水象甲,指导当地农户识别稻水象甲并宣传防治方法,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实地勘察病虫害地形复杂,山路崎岖,容易错漏病虫害适生场所;当地种植户对突发性严重病虫害认识不够,重视程度较低,病虫害绿色防治方法需要监督和督促等问题。

4 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

4.1 确定完善绿色防治策略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思南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策略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确定完善适合当地发展的科学绿色防治策略。

4.1.1 科学选种 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性不同,且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抗性也有差异,故因地制宜科学选种对于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当地农业部门引种试验应选择经济性状、抗性、米质等综合优势强的品种,扩大良种种植规模。

4.1.2 加入绿色植保理念 绿色植保理念的关键在采取绿色生态方法应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绿色生产环境建设。绿色植保理念引导下,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应尽量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施用农药过量导致的环境污染,提高水稻生产生态环保水平[9]。如在水稻播种时期,提前进行耕地的早期消毒处理,选取水稻良种浸种杀菌等。

4.1.3 加强水稻绿色生物防治 绿色生物防治可以通过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引进并保护害虫的天敌,能长期有效抑制虫害的发展。思南县可在条件允许地区,推广稻田养鸭、养鱼技术,可有效控制虫害,也能降低养殖成本,而且粪便能作为稻田有机肥料,保证土壤肥力,从而保证水稻质量安全[10]。

4.2 构建农技服务体系,加强宣传与监测

当前,水稻绿色防控方面具体落实到基层的技术相对较少,科研成功转化率低下,另外针对山地农业交通不畅以及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当地应构建以县级农业信息网络为中心连接到各个乡镇村集体的农技服务体系,加强病虫害监测力度和绿色防控宣传。在全县范围内,围绕病虫害防治成立农技专项服务小组,定期安排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了解水稻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病虫害情况,开通咨询热线,由农业技术人员解答,引导群众科学用药。同时搞好重点区域的技术培训、推广,切实加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的防控效果,为广大农户农技服务需求提供可靠保障。应对突发性病虫害成立专项防治小组,控制病虫害发生,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4.3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建立长效防控体系

在基层宣传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国家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扶持政策导向作用,及时兑现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扶持政策,能较大程度提升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另外加强和社会资本力量,包括和农业企业、农业高校等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思南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研究,构建符合当地水稻生产实际的长效绿色防控体系。

猜你喜欢
思南县农技水稻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一季水稻
全家总动员上学去
水稻花
铜仁市工关委到思南调研
思南县蔬菜育苗现状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