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2020-12-16 03:00何金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污染

何金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城市的空气污染既会造成社会经济的损失,也会影响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目前已经引起国家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城市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030

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对城市环境及城市居民身体造成巨大伤害。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城市空气污染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复合性污染特质。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但从现状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城市空气污染来源

1.1 工业生产污染

工业发展是空气及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的众多环节会产生污染气体,其中的废气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就会造成空气污染,比如化工业、电力行业、印刷业等都属于重空气污染行业。

同时,工业行业不同、使用的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产生的污染源也会存在不同。如果不针对性的采取污染防治方法,就不能有效的防治空气污染。

1.2 日常生活污染

日常生活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日常生活以煤炭为热源取暖等,产生的废气不经处理排放,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另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日常用品也是空气污染的来源,比如冰箱、空调里的氟里昂,生活中使用的定型胶、杀虫剂等。

1.3 交通运输污染

交通运输污染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已经成为众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巨量的城市汽车保有量不但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堵,而且对城市空气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以北京为例,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特大型城市,北京的空气污染也显得特别严重。

2 城市空气污染及治理现状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全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9年11月26日亚洲清洁中心发布的《大气中国2019: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中指出,全国338个城市已经连续6年保持空气质量改善势头,有193个城市的优良天数超过80%,121个城市的六项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实现全年达标,PM2.5年均浓度比超标的城市数量保持下降的态势。

与此同时,《进程》中也强调,仍然超过50%的城市PM2.5指标超标的同时,城市臭氧污染加剧情况十分明显,已经成为北方各大城市、珠三角周边城市、长三角周边城市最主要的污染物。这也告诫我们,蓝天保卫战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必须久久为功,为蓝天白云的城市健康空气努力。

3 城市空气污染防治的对策

3.1 科学应对季节性空气污染

针对冬季取暖等因素造成的爆发型持续性城市空气污染,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对北方冬季取暖设备及设施的技术改造,推动煤改气、煤改电的取暖材料更新;二是加强对企业偷排、乱排废气的监控力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将偷排、乱排行为记入企业的信用档案。环保部门要加大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做到日测日报的同时,对空气污染值较高的区域实施流动监测,找到污染排放源并加以防治。

针对春季西北地区频发的沙尘暴污染,要推动城市绿化的同时,加强沙漠化治理力度,筑起防风沙的“绿墙”。

针对低污染季节,要加大对地区污染物构成情况的研究,找到最主要的污染物,并实施针对性强的科学手段处理污染物。

3.2 强力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

鼓励相关的科研机构、高校针对城市空气污染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找到污染物质、污染源及其成因,并拿出可行的防治办法,实现精准治污。在引进国外先进空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的同时,要尽快实现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的国产化。

引導各类型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与设备,实现清洁生产。

3.3 提高城市技术创新能力

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可以实施引导性人口政策,降低对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高层人才的落户门槛,对于具有核心技术、污染防治专利及相关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工作落户、融资支持落户等。对于北、上、广、深等特大型城市,实施相对严格的人口流动政策,减少人口无限制的过快集聚。针对那些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免税的优惠政策,对主动实施节能减排、引进防污技术 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

3.4 协调城市发展与空气污染防治的关系

对城市有限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缓解人地矛盾;加快道路规划设计,减少交通拥堵情况;加大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推广使用力度,减少城市建设、建筑施工中的扬尘;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公共交通运输,提倡公共出行生活;倡议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习惯绿色消费。

3.5 构建城市空气污染的联防联控体系

空气是流动的,空气污染不是哪一城哪一市个体的事情,要打破传统的城市行政边界,构建空气污染的联防联控体系,在区域内实现空气污染防治同进同退,共同着力治理污染、共同享受绿色健康空气,实现区域的绿色协调发展。

3.6 提升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制造者。政府要加大城市空气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确环保并不是政府的事,也是自己的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及周边的行为,真正做到“空气污染防治人人有责”。

结论: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因素既多又复杂,必须政府各相关部门、社会各界、每一位城市居民共同着力、全面参与、协调配合,实施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国策,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过上真正健康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范叶超,刘梦薇.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的演变与治理——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5):95-102.

[2] 杨燕敏.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5):52+54.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污染
什么是污染?
什么是污染?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