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20-12-16 03:00时金叶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高中生素养

时金叶

摘 要: 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普通高中地理教师和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194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致力于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从而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进行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十分必要。

1 调查目的、对象、方法

本次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主题,对阜阳市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对象具有多样性,涵盖了阜阳市的三区五县(市),涉及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示范高中、农村普通高中,包含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老师和学生,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中生目前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的平均状况。调查问卷分教师版和学生版,采用网络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被调查人员的身份、背景、性别等,从地理课外实践、课内模拟实验的开展状况、影响因素、可能原因、地理实践力的评价等方面进行。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教师问卷167份,学生问卷1849份,调查发现:高中生对地理实践力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地理学科的特点的认识比较模糊,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地理学科不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近一半的学生对地理实践力的特征不够了解,对地理实践力作用的认识相对较低,在地理实践力培养方式上,老师、学生对户外调查认可度较高,而对社会调查、模拟实验、课堂教学的认可度较低,100%的教师认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十分必要,96%的学生很欢或很喜欢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尤其是地理野外考察、游学活动等,但92%的老师没有或很少开展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86%的学生反映学校几乎不组织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课外作业的次数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差异较大。

3 调查结果分析

地理实践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尽管有关方面在大力提倡开展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教师也意识到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必要性,但落实并不到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也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

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数千年的历史,这种教育方式一般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方式进行,依靠教师讲这个单一渠道传递信息,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由于这种教育思想历史悠久,至今还有广阔的市场,传统教育教学活动单调重复,教学气氛乏味,遏制了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3.2 教师的地理实践力素养不足

地理教师是地理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担负着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重任,调查中发现,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不给力是由于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所造成,部分教师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缺乏系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理论知识,尤其是野外考察知识欠缺,缺乏较为娴熟的实践技能,不能承担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应是“课程资源开发者和建设者”的角色,仅仅围绕课本教学,缺乏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利用的研究精神,导致其缺乏对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力。

3.3 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认知偏差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教师虽然知道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有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学业负担重,与其花时间开展各项地理实践活动,还不如搞题海战术。认为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阵地是野外、校外,存在安全风险,没有必要开展,其实地理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地理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地理观察和测量,还包括运用地图工具、小组合作学习、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等方面,一些地理实验和演示、部分地理观察和测量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学校内完成。

3.4 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保障条件不足

(1)缺乏时间保证。从学校层面看,为了提高升学率,会重点保障开设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一般只安排与高考相关的课程,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专门安排课时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存在困难。

(2)缺乏物资保障。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相应的物资保障,需要学校及家长给予资金投入,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如开展野外地理观测活动需要借助地图、地球仪、罗盘、望远镜等专业工具和器材;进行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往往需要在地理专业教室中进行,但大部分高中学校没有地理专业教室;外出开展野外观测、社会调查、游学活动等需要相应的费用。

(3)安全压力较大。安全是每个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在巨大的安全压力之下,学校领导会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组织开展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游学活动等地理实践活动。另外,地理实践活动需要多个教师进行协调配合,例如教学、实践指导、医疗等,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也会给教师带来一定风险,这些原因导致很多地理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高。

3.5 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评价标准不健全

传统的教育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课本知识及应用,导致很多学校、教师采取的是“题海战术”,而有关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的评价标准尚未健全,对于广大参与、指导、组织开展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教师来说,缺少了必要的、良性的评价,这会使他们失去部分动力,最终影响活动的开展。

综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状况不尽如人意,对地理核心素养的了解还远远不够,由此可见,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陈燕.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刘辛田.论中学地理实践培养的现实困境和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

[4] 许晨雯.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5] 吴芸,张雪松,鐘青.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教材活动栏目编制策略研究[J].地理教学,2017(16):35-38.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高中生素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输气管道砂冲蚀的模拟实验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