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 促进思维发展
——以《倍的认识》一课为例

2020-12-17 01:30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黄培珠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黄花红花个数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黄培珠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找准学生思维切入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你可以用这个例子,也可以用其他例子。在第七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中,李喜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材以2 根胡萝卜、6 根红萝卜和10 根白萝卜为例,课堂上学生容易把胡萝卜和红萝卜混为一谈,不利于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李老师大胆地以3 朵黄花和6 朵红花为例,以磁钉代替花朵,引导学生认识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 倍。接着轻描淡写地问:“假如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 倍,那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画一画。”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说也说不完,画也画不完,老师又故做漫不经心地问:“在这里,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黄花有几朵,都作为一份,只要红花的朵数有这样的3份,那么红花的朵数就是黄花的3 倍。如果拿走3 朵黄花,剩下6 朵红花,说一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咦,又是答案不唯一,红花都是6 朵,为什么倍数变来变去呢?数学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教学的本质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广阔的数学世界,一起去发现规律、探索奥妙。李老师巧妙地利用花朵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挖掘例子后面的思维含量,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由一个知识点向四处蔓延的生长之美,以问题引领学生多方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二、合理利用教具,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课堂上,李老师以黄色的磁钉代替黄花,红色的磁钉代替红花,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第一次,摆3 个黄色的、6 个红色的,学生一目了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倍。第二次,假如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 倍,可以怎么摆?不同的学生摆出了不一样的磁钉。黑板上,当黄色的是1 个,红色的有3 个1;当黄色的是2,红色的有3 个2;当黄色的是3 个,红色的有3 个3;当黄色的是4 个,红色的有3 个4……最后,学生不摆了,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规律。看,小小的磁钉,玩出了花样,同学们在玩中发现了变与不变的奥秘。第三次,只摆6 个红色的,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你知道黄色的怎么摆吗?学生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小声讨论,有的摆出了一个黄色的,得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6 倍;有的摆出了2 个黄色的,得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 倍;有的摆出了3 个黄色的,得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2 倍;有的摆出了4 个黄色的,得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 倍多2 个;有的摆出了5 个黄色的,得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 倍多1 个 ;有的摆出了6 个黄色的,得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 倍。这时学生不难发现,一份量变了,倍数也跟着变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摆一摆是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重要方法。学生在独立摆后,接着在小组内交流摆法,然后全班交流,从一种到多种,发现规律,结构化知识的呈现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课堂上,李老师用课件呈现了12 个白色的茧,有一个化茧成蝶了,有两个、三个……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各小组在热烈的讨论中纷纷找到了答案,但答案不唯一,每一组说得可能不全面,经过交流,师生一起按1 个到12 个化茧成蝶的顺序发现了茧的个数是蝴蝶的11 倍、茧的个数是蝴蝶的5 倍、茧的个数是蝴蝶的3 倍、茧的个数是蝴蝶的2 倍、茧的个数是蝴蝶的1 倍多2 个、茧的个数是蝴蝶的1 倍。这时,善于思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秘密,茧的个数是蝴蝶的1 倍,也可以说蝴蝶的个数是茧的1 倍。当茧继续化成蝶,此时,应该说蝴蝶的只数分别是茧的1 倍多2 只、2 倍、3 倍、5 倍、11 倍。我们在赞叹李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时,不得不说是多媒体技术的适时介入为我们带来了美的视觉效果,更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发现了谁是谁的几倍也在神奇地发生变化。因为有了课件的辅助,生动的画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观察茧和蝴蝶的数量在变化,发现茧的个数是蝴蝶的几倍到蝴蝶的只数是茧的几倍,这是一个神奇的变化,这个发现是学生的思维火花碰撞的结果。

四、教师退避三舍,点亮学生思维火花

可以说,课改之路,就是教师从台前退居幕后之路。这一点,李老师做到了。课堂上老师的语言简洁到什么程度呢?经常只有一个字“读”“举”“说”“放”“画”“摆”,他把摆的时间让给学生,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当学生在讲台上因为紧张说得结结巴巴,说不下去而把话筒要还给老师时,李老师双手放在背后,往后退了一步,无奈那位学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这时听课的老师不约而同地鼓掌,为那被逼得不得不说的孩子,也为李老师静等花开的耐心。当这孩子第二次举手上来交流时,没了刚才的紧张,那流畅而响亮的话语,是老师“学”与“导”的完美契合的结果,自信来自李老师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老师退一小步,学生进一大步;老师退避三舍,学生的舞台海阔天空。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主要阵地,优化教学策略,把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之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蕴育儿童的智慧生长,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共同目标。

猜你喜欢
黄花红花个数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红花榜
红花榜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红花榜
红花榜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