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概念的建构
——以《线段直线射线》一课为例

2020-12-17 01:30湖北省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射线线段直线

湖北省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吕 彬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把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本节课注重对图形的特征及概念进行概括,难便难在“抽象”一词。通过对比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发现,图形比较抽象,要借助现实情境来学习,现实情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另外,在学习图形的特征时,要通过大量的图形相互比较,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我有了以下的备课思考: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这一节课的内容,教材分为了三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操作,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射线和直线,了解其特征及概念(初步感悟概念)。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把握教学内容,注重结合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直线和射线知识的学习及认知。第三个层次,主要让学生结合射线的概念对角的概念下定义,并对角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在这一过程中,结合“练习七”的第一题,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理解射线由一点引出,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但是两点之间只存在一条直线。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对直线的概念进行学习和理解。通过细读教材,我发现如果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看似不多,但要在一节课中全部呈现给学生,课堂会太过“充实”。为了留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们深入探讨,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整合,将角的学习留到了下一课,本节课着重学习有关线的知识。

二、如何建立概念

概念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表象,有序推进概念的建构,我选择了这样一些方法:

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并注重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从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学习。通过对生活中教学资源的挖掘,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如学生在观看《西游记》时,对金箍棒很了解;又如景观等射出的光束,结合生活内容,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入的认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把握,以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经过实践,不仅理解得透,记忆也深。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想一想”,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实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掌握。

3.理解教材关键词

在概念课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对某些词语不理解,导致概念模糊。在本节课中,可以通过提炼一些关键词来建立概念。如“端点”,学生可能不能分清“点”和“端点”的区别,可以通过画线段和直线上的一点来区分。再如“近似”,为什么手电筒发射出的光线只能近似地看作射线?又如对于“无限长”这一特点进行学习,由于“无限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无限长”这一特点进行想象,从而理解“无限长”这一概念,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这一方式,对关键词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渗透比较的思想

学习直线、射线、线段这三个概念时,可列表比较它们的异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就要善于比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辨识,并实现对数学知识点的有效归纳和总结。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图形带有直观性和实际背景,因而也具有启发性,而图形的一些性质借助于数量的计算和分析得以严谨化,数量关系使图形的性质具有精确性,数形结合实现了数和形的相互转化。

总之,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要注重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把握,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以建构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射线线段直线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怎样画线段图
数线段
画直线
画直线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观察
你喜欢直线吗?
与线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