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途径研究

2020-12-17 12:38罗仁斌韩学坤杨红芬刘治国
云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楚雄州全州绿色食品

罗仁斌,韩学坤,杨红芬,李 军,刘治国

(1.楚雄州农业科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2.武定县农业农村局,云南武定 651600)

一、打造“绿色食品牌”成效

(一)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十三五”以来,全州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动融入滇中、带动滇西发展”和把楚雄州建设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绿色健康食品供给基地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突出“一大亮点”即“生态楚雄、绿色农业”、发挥“两大优势”即“光热资源独特、繁制种资源独特”、挖掘“三大特色”即“多季节生产、多品种荟萃、多产业集群”,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环境、区位优势,融合楚雄州近年来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的工作思路,打好“绿色食品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效扩大优势农产品网络销售,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亮点。如武定壮鸡、大姚核桃、牟定腐乳、元谋番茄、姚安山药、双柏白竹山茶、永仁松露等分别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地理标识农产品认证,形成了“冬菜、春果、夏菌、秋核桃”四季飘香和山地牧业、繁制种、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实效。2019年全州实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增加值达195.78亿元、增长7%,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044元、增长9.4%。

(二)创建了一批知名绿色品牌

全州累计有182户企业的399个产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3个、绿色食品224个、有机食品1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43个农产品获“云南名牌农产品”,滇撒猪、云岭黑山羊、武定鸡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猪名羊名鸡之一;白竹山茶、武定鸡、滇撒猪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三)建立了一批特色优势产区

1.绿色蔬菜。元谋县依托“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名片,以“冬早蔬菜”为主打品牌,推进国家冬季蔬菜外调优势区规划建设,建成了省级冬早蔬菜及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冬早蔬菜基地44个,其中千亩以上的就有6个,共发展冬早蔬菜1.53万hm2,外销产值在15亿元以上,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生产区,全州蔬菜外销量占全省冬季蔬菜外销量的50%以上;“元谋番茄”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

2.食用菌。“南华松茸”“楚雄牛肝菌”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华县成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集散地,楚雄州占有全省野生菌产量的1/5,产量居全省第一。

3.核桃。大姚县、楚雄县、南华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大姚核桃注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大姚县“十里核桃谷”被国家认定为全国核桃产业中唯一的“核桃生物产业基地”。总部位于楚雄市的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西部最大、全国领先的核桃乳加工基地,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4.优质水果。全州以元谋县、永仁县、双柏县等低热河谷区为主,巧打季节时间差,抢先进入市场,大力发展葡萄、青枣、金丝蜜枣、火龙果、凤梨什茄等优质水果,积极发展云南红梨、蓝莓等温带水果,打造春夏早熟水果产业,楚雄州已成为云南“西果东送”的“大果园”。

5.优质粳稻。楚雄州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培育“楚粳”系列水稻品种,已累计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的有26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2个,“楚粳27号”“楚粳28号”“楚粳39号”被国家认定为云南省仅有的3个超级粳稻品种。“楚粳28号”百亩亩产创下1002.11 kg的世界纪录,米质达一级标准。楚雄州的超级粳稻品种已成为云南省水稻种植面积占比最大的主栽品种楚雄州云南省“中国超级粳稻研发基地”。

二、“绿色食品牌”的短板

楚雄地方本土品牌培育艰难。由于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楚雄州成为“千年沉睡”的绿色农业资源大州。由于无知名品牌,很多优质农产品只能贴牌销售。从培育到成功、从孵化到成长为参天大树,楚雄州“绿色食品牌”整体品牌形象打造需要全社会努力,共同营造品牌成长环境。近年来,虽然全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

(一)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小

在云南省聚焦打造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和肉牛8个重点产业中,楚雄州仅有蔬菜和坚果(核桃)产业规模具有区域优势。水果、肉牛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总量偏小,产业产值偏低,咖啡、茶叶产业受区域性立体气候限制难以扩大发展,花卉、中药材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链延伸速度缓慢,“短链”“断链”现象突出。

(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与标准化程度较低

全州培育的亿元以上的省、州农业龙头企业仅有46户,占全州338户的13%,多为种养型、初加工型龙头企业,品牌化、系列化农产品加工总量小。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企业认证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少、包装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部分地方认证绿色食品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或获得相应项目和奖励资金,致使少数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后未能完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导致标准执行度低,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品牌效应难以提升。较为突出的是部分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三)品牌知名度不高,绿色食品品牌培育意识淡薄

全州已认证的“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众多,省级以上认定的农业品牌却不多,在国内、省内叫得响的农产品区域优势品牌就更少,只有大姚核桃注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各地仍有部分领导、企业、个体经营者没有品牌意识,生产和消费品牌观念淡薄,致使绿色食品品牌培育没有受到重视。

(四)“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与市场营销滞后

县域现代农业缺乏主导产业和主打品牌的带动发展。目前,只有元谋县被列为国家级冬早蔬菜优势产区,被云南省列为第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县。由于品牌意识淡薄、资金有限,部分企业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提高产品品质,不愿意花更多资金用于宣传自身品牌,不愿意开拓省外及国外市场。

(五)绿色食品发展投入不足

目前,楚雄州用于绿色食品发展的资金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全州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培育。省政府每年仅从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安排一部分对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给予每家 5 万元的奖励,各地也没有专项资金,仅有部分地区参照省级标准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

三、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途径

(一)打造彝乡知名品牌

一是委托国内知名的农业战略品牌营销咨询团队,围绕打造彝乡独具特色、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云系”知名品牌,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以品牌为引领, 推动产业聚集和企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到2022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50个,力争总量达到650个,积极组织申报“云南10大名品”,对获得省级认定的企业州级财政给予奖励;三是多层次、全方位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四是重点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南洽会、南博会等展会,努力扩大元谋“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大姚“中国核桃之乡”、南华“世界野生菌王国”与“楚雄撒坝猪”“牟定腐乳”“ 妥甸酱油”“禄丰香醋” “武定鸡”“白竹山茶”等地方农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

(二)培强壮大特色产业

1.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紧围绕8大优势重点产业,筛选一批发展潜力较好的重点企业,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一企一策”支持方案,精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重点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梯次农业“小巨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到2022年,全州力争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500个、家庭农场达1200个、种植大户达6300户、养殖大户达18 000户,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农民覆盖率达70%以上。

2.提升绿色食品制造水平。着力提升肉制品、果蔬、食用菌、调味品、饮料为主的精深加工水平,延伸“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果箱子、食瓶子” 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链和价值链;到2022年,全州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1∶1以上。

3.规范产业发展标准。对标世界一流,瞄准8大特色优势产业和“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围绕国家、省级制定的标准框架目录,按照查缺补漏和提升完善的思路,建立健全楚雄州产业标准体系。

(三)支持优势产区建设

着力构建打造1个主导产业、建设1个产业园、打出1个拳头产品、培育1户龙头企业、做强1个特色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认真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到2022年每个县(市)建成1个一二三产业深度整合、带动农户作用明显、技术集成装备先进、冷链物流体系发达、带动就业增收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其中2020年,继续推进元谋县冬早蔬菜及热带水果产业园区、禄丰县花卉休闲观光产业园区、姚安县农旅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园区4个园区建设)。

2.加快培育“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以饮品系列绿色健康食品为主打品牌的楚雄市绿色食品制造业、以野生菌系列产品为主打品牌的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以夏秋蔬菜系列产品为主打品牌的姚安县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以大姚核桃系列产品为主打品牌的大姚县核桃产业、以晚熟杧果为主打品牌的永仁县优质水果产业、以冬早蔬菜系列产品为主打品牌的元谋县绿色果蔬产业、以武定鸡为主打品牌的武定县特色畜禽产业、以花卉产品为主打品牌的禄丰县休闲光观农业产业、以牟定腐乳为主打品牌的牟定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云岭山羊为主打品牌的双柏县山地牧业等10个特色产业县,推动全州农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快速发展。

(四)支持开拓国际市场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瞄准南亚、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搭建农产品出口信息发布平台,着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抱团拓展国际市场,以市场引导野生食用菌、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扩大境外市场销售,提升行业的国际发展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提升彝州农产品国际知名度。积极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支撑全州农业科研机构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农业人才培育、优良品种试验站建设等合作。2020年,力争农产品出口额达50亿元。

(五)加快三产融合发展

放宽城市资本进入农村的政策限制,允许城镇居民和工商资本与农户合作,在农户宅基地上建设服务性质的农家乐等设施,共享通过提供服务获得的收益。结合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资源,培育一批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和新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楚雄州全州绿色食品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2020年楚雄州青年作家创作会暨培训班”掠影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什么是绿色食品
楚雄州迎十九大书法作品展作品欣赏
楚雄州迎十九大美术作品展作品欣赏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