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2-17 13:10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钟志伟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习惯思维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钟志伟

作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学科,其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重要课程,在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数学这门课程教学目标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应试教育,更多地侧重于对学生的启发,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更应注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与生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反思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初中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太成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学会做课堂笔记而不耽误听课。教师还应在每堂课前留预习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及时预习的习惯。

例如,教师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这一单元时,可让学生提前利用互联网、书本等媒介,寻找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统计图一共分为几种(扇形、条形、折线),在课前提前了解总体、个体、样本以及样本容量的定义等,让学生了解这个单元或者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哪些是重难点。在课后,及时留思考题或者作业,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和反思的习惯。

又如,教师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课前可让学生预习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在课堂上,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复习解方程来引出新课,在课后,教师应多出一些同类型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大力倡导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与观察。其次,初中数学课堂内容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小学的数学知识,此时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对于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悟,到活学活用,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一旦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在学习时下意识地思考,这样的学习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如今,绝大多数教师迫于初中生升学的压力,在教学时不得不重视数学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对公式和定义只是进行简单的死记硬背,缺乏与习题之间的联系,不能够很好地把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理解不够透彻。这种过于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了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现出教师对于教材研读把握不够。

教材本身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每一名教师都需要有把控教材的能力,从学生的心理与年龄出发,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不等式》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应制订教学目标,把什么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什么是学生需要了解的、什么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区分清楚,同时还应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与删减。

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质疑,提升能力

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些糟粕,一节课45 分钟,但却很少给学生留自主思考的时间,解题直接告知解题方法等等,这样被动的学习会让学生丧失自主思考能力。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路上的指明灯,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去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应该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判定》时,教师在课堂上可设置问题探究的模式,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组元素,对应相等会有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会有几种情况?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质疑,否则其数学思维能力不能提高,学生不应盲目跟随书本内容,做一个靠书本牵线的木偶,而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时,应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并求证,这些方法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实践提升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喜欢采用所谓的题海战术,即多做题、套公式,这样会消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一学习数学就害怕的心理阴影。数学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并且要时刻保持数学思维,遇到问题后尝试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它,让数学思维成为学生的思考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学生先用数学思维去预估商家的成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这一课时,在导入新知时可以说说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线,像两条竖直的铁轨、两盏日光灯等,让学生形成空间想象的能力,为日后高中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数学思维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就是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能够清晰并且有条不紊地表达自己的观念,让他们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理解,发散自己的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教师应该采用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数学,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应时刻谨记:吃透一道题,比做会一百道题更重要。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习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