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20-12-17 13:10安徽省天长市郑集中学曹玉芹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一节课圆柱数学

安徽省天长市郑集中学 曹玉芹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老师和学生交流和互动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问,通过提问的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积极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提问来强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注重提问对象的广泛性

教师在课堂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初中生的心理较为敏感,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水平和知识认知水平都存在差异,在提问时,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果教师的问题仅仅是针对成绩好的学生,提出问题的难度过大,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即使经过深思熟虑也无法回答出问题,就会降低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提问,科学考量。

比如,在《二次函数复习》这一节课上,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就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在数学方面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主要提问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只要学生能够回答出来,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即使回答不出来,也不能批评打击这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可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中等学生,数学教师就可以提问关于二次函数计算的简单运用。在数学方面有天赋,而且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回答一些综合运用的问题。这样,学生有了学习动力,能够充分地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将自己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

二、增加提问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最直接的推动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愿意积极地去探究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关于数学方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比如多媒体展示、讲故事、做游戏等创设课堂情境,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比如,在学习到《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这一节课时,在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游戏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在课程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说:“我想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老师就可以猜出你们每一个人的年龄。”很多学生都说不可能,老师接着对学生说:“把你的年龄乘以二后减去一再除以二,然后告诉我结果,我就能猜出你们的年龄。”学生就开始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果然老师说出了每个学生的年龄,学生都感觉非常惊叹,觉得很神奇,其实这就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将学习和游戏联合起来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根据提问的方式来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循序渐进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自信心

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出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问。因为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思维发展能力也不一样,所以提问的时候应该逐层进行,一步步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自信心。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节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6 厘米,高为10 厘米,蚂蚁从左侧底端A爬到上方右侧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厘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认为的最短路线。在课前,教师让学生做一个圆柱,试着从A点到B点画出几条路线,有些学生是从侧面爬行,有的学生将圆柱直接展开,并且在长方形上直接找最短距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把圆柱展开,展开之后,有的学生就开始举手回答,“之所以这种路线最短,是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将空间最短路程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利用勾股定理,答案就非常明显了。到这里不应该结束,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假设把圆柱体换成正方体、长方体呢?通过这种问题层层递进,深入设计,让学生处于自我探究的气氛中,有序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探索的方向,让学生敢于回答并不断质疑,从而提高自身在数学方面的自信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强化提问的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加提问的趣味性,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不断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猜你喜欢
一节课圆柱数学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错在哪里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