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

2020-12-17 13:10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第一初级中学刘绪福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方程组分层基础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第一初级中学 刘绪福

在开展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其实需要注意到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想要让这种教学方式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就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随机应变,完善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各种行为的影响力比较大。因此,笔者根据乡村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探究,并产生了以下几点浅见:

一、有效分层,打好教学基础

想要开展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分层。如果分层不合理,那么接下来的教学自然无从说起。而在进行分层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

比如,在《整式的加减》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合并同类项的计算问题,如:-(4xy+12x2y)-(-7x3y-4x2y)+9xy。有些学生喜欢计算并且基础较好,可以快速找到去括号的方法,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学生分为一层。以此类推,有些学生不爱学习,但是其实思维能力较强,他们也能够解决简单合并同类项加减的问题,但缺乏计算的信心,所以他们更多的是需要鼓励,需要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将这些学生分为一组。而有的学生学习认真,但是学习效率较低,面对要同时合并同类项和变换加减符号的整式计算题目时,会感到畏惧或者束手无策,教师需要让他们单独成为一组,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把握好度,做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事实上,在乡村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相对而言比较严重,而尖子生相对较少,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较多,因此,教师在分层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保证公平公正,不要让学习一般的学生受到不公平待遇,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要让每一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接受教师指定的学习任务。

二、有效开展,保证教学效率

当分层完成之后,怎样根据每一层学生的特点制订特殊的教学计划也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保证每位学生都将基础的知识学会了。

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用随堂测试的方式进行检验,如果还有学生无法熟练地运用简单的基础知识点,那么可以采取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比如说“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与y=6x-3 的图像”,由于函数图像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在解决这样比较基础的问题时,教师在正常讲解之后,可以让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这样既能够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查缺补漏,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也能够节约时间,让没有学会的学生对该知识点有进一步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一层级学生的特点制订特殊的教学计划,比如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做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做一些简单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如此,在开展了合适的分层教学之后,相信全班学生的总体学习效率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教师的有效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有效辅导,做好教学总结

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做好教学总结。比如有的学生问题较多,教师则可以选择单独辅导,直到他们掌握关键点为止;有的学生会认为基础题目太过于简单,教师就需要找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他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理解了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当课程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及时展开单元小结教学,并配上相应例题,让学生总结例题方法。在总结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薄弱,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总结教学辅导,利用分层总结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明白各种类型方程组的主要解决方法。

总而言之,在乡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时,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将每一个环节都处理好,最终让分层教学发挥出最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及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则是分层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也需要多加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教学步骤具有意义,如此才能让分层教学更具效益。

猜你喜欢
方程组分层基础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二元一次方程组》巩固练习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巧用方程组 妙解拼图题
一起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