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创新的小学数学课堂

2020-12-17 13:10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面积形式教学内容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 石 桃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难点,一方面在于小学生不认真听讲、好动、调皮,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不容易管教;另一方面在于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没有老师对题目的进一步分析讲解就不会做题。这两大难点的解决,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有自己的想法,拥有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因此,探索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还需要教师在课上的有效引导。

一、课堂引入要创新

由于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更多的是对加减乘除运算的灵活运用,而基础运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去设计问题,用学生近段时间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思考。

例如,教师发现学生最近都喜欢看动画片,或者喜欢玩某种游戏,教师可以设置与此相关的情景,吸引学生思考。如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一课时,教师给出情境 :有一天,光头强送给了熊大和熊二一个蛋糕,请问,熊大熊二两只熊如何才能吃到同等分量的蛋糕?每只熊可以分到几小块?如果现在有7 块蛋糕,平均分给光头强、熊大还有熊二,该如何分配才能保证他们不打起来呢?通过引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物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快速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并跟着教师进行思考。

二、教学方式要创新

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首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进度,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每一种授课形式的参与程度,积极探索不同的授课方式,找到更高效的课堂模式。授课方式的创新可以借鉴两点:第一,讲课主体的改变。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变为新知识的传播者,并对其他同学负责。第二,学生听课形式的改变,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课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做笔记,变为学生能够与老师共同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不同授课方式的选择,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什么样的课堂内容适应什么样的授课方式。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全班学生一起掷骰子,让学生轮流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并在黑板上记录每次掷出来的两个数字,让学生猜测掷出来的两数之和有哪些。规定共投掷30 次,若和为2、3、4、5,则老师获胜,反之学生胜,请学生猜想哪一方胜利的可能性较大?通过让全班同学动手参与实验,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也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可能性。

三、问题形式要创新

教师在提前备课时,明确了教学内容与重难点之后,要提前设计问题,通过不同角度或者不同形式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开拓思路,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如何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也需要教师课前动脑思考。问题形式的创新,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问题,或者是答案较灵活的问题,促使学生探索发现一些与脑中所想不一样的答案。

例如,教师在教授“几何图形面积计算”这一课时,让学生先自己思考:面对自己没有见过的图形,该如何求其面积呢?经过几分钟讨论之后,让有想法的同学动手实践,对没有思路的学生加以提示:我们平时常见的长方形计算面积的公式是长乘宽,而平行四边形这样特殊的四边形是否也是如此?梯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们之前有在方格纸上求面积,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再次这样尝试呢?我们能不能把没有见过的图形进行裁剪,拼成见过的图形,它们的面积是否还一样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吸引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思考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并不是仅依靠教学主体的,需要由教学客体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引导。由于小学生对每件事物都具有新鲜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对课堂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每一节课授课之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需要在课下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水平,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教学创新可以从课堂引入、授课方式、问题形式等三方面进行。

猜你喜欢
面积形式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怎样围面积最大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面积最少的国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