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020-12-17 13:10甘肃省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殷淑清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方程数学生活

甘肃省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 殷淑清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改变方法,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激发潜能,使学生通过获取学习成功而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好学、乐学。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老师就需要进行角色的转变,从讲台上走下来做“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去当“老师”。有些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学生反而会更加有兴趣,所以我尝试让不同的学生来讲解不同难度的问题。比如班里有一个学生胆子非常小,从来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一次,我发现练习册上有一道题他完成得很好,所以我鼓励他讲给大家。第二天课堂上,他把这道题讲得非常清楚,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老师的表扬。后来,我发现他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现在,我的课堂上已经不是只有我一个“老师”了,我经常会故意犹豫,然后找学生来帮忙讲解,我还会不时地提出一些“疑惑”,让他们帮忙解答。学生也由我提前安排布置,发展为能够自己提前准备一些题目,这样不仅让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更让他们知道了学习数学其实很有意思。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很棒,有了这样的展示机会,学生学起数学来也轻松了很多。这样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

二、巧用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是学习过程的导演,因此,教师更需要立足生活实际,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数学知识融入无限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因此,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计算》时,精心设计了一个购物情景,让学生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小玩具等,找学生来扮演服务员和顾客,让他们去买东西,从而找出“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样,即使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把生活中的情境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学到真正有价值的数学。

三、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犯错

一些教育专家说得好: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存在着尝试与猜测,在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难免出错。而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就不能将学生的错误遮盖过去,而是要对错误进行分析与说明。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会把单位“1”错认为只能是一个整体,例如:将两块蛋糕平均分给5 个同学,每人分了几分之几?单位“1”是什么?有些同学就会认为每人分了五分之一,单位“1”就是一块蛋糕。其实这里的单位“1”指的是两块蛋糕,也就是说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通过错误,让学生对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才会使其他同学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就是在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让学生敢于大胆质疑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创新。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曾说过:没有问题的学生不能算是个好学生。保护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一样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点燃学生的“质疑”之火、“探究”之火、“发现”之火尤为重要。例如在吴正宪老师的《方程的认识》一课中,她通过“什么是方程?你了解方程吗?你还想知道关于方程的什么知识?”等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建立方程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知识里找出问题,提出疑惑,甚至制造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惑去学习新知识,让学生大胆去观察、去思考、去验证,这样才能把学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才能使学生经历“做数学”“学数学”的过程。

五、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只有真正了解教育的真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速度》一课时,我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搞笑小短片,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谈一谈奥运会,观看一些精彩的比赛图片,然后利用刘翔跨栏比赛还有赛车的场景,让学生感受速度,通过听、猜、看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认识速度,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学习不仅是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通过不断地讨论、发现,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数学。

让课堂成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桥梁,课堂里有学生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有学生高昂的热情、活跃的思维。一切看似简简单单,不算热闹,但是学生却被深深地吸引。然而,正是这种对课堂的深深吸引,转化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无尽向往,这也是激起学生学习数学潜能的源泉。

猜你喜欢
方程数学生活
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求法
关于几类二次不定方程的求解方法
圆锥曲线方程的求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多变的我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