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
——提高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初探

2020-12-17 13:10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错误题目解题

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杲 平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题模式进行充分挖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技能,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加强教学引导工作

兴趣是驱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就必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深入探究和分析,累积学习经验,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更要重视思维的引导与启发,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解题时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对题目进行分析,逐步理清解题思路。

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这部分知识与应用类题型密切相关,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很容易找不到等量关系,导致无法列出正确的方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未知数“x”,再通过题目中带有数量关系的语句列出正确的方程,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着重培养良好解题习惯,找出解题关键思路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能够让学生在解题时快速找出解题的关键点,并围绕其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整体思路。很多教师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是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使得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思维变得呆板,解题思路也受到了限制和禁锢,这种方法对解决一般的数学问题来说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在面对一些较为灵活复杂的题型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例如,在学习相遇与追及类问题时,确定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良好习惯,找出解题关键。比如:“好马每天走120 千米,劣马每天走75 千米,劣马先走12 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学生根据题目明确劣马提前走出的距离为“75×12 =900(千米)”,再计算好马追赶的时间“900÷(120-75)=20(天)”,从而得出结果。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数学题目时能够更加从容。

三、加强互动教学工作开展,强化学习评价机制

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互动式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方式,通过互动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明显的活跃,学生也能够在交流和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在授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自由阐述观点和想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学生也能够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互帮互助,找到自身思维的缺陷和不足,对知识体系进行查缺补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样是相互的,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让学生愿意将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出来。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利用纸张剪裁以及实物观察,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2×(长+宽)。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从而更加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

四、合理分析解决错误题目,加强课后复习工作

课后复习同样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错误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合理利用好错误资源,强化和巩固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内容。在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立错题集,将错误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将出现问题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同时,对学生错题的归纳与总结,也能够帮助教师找到班级内学生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制订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学生很容易出现计算顺序的错误,比如,在计算“25-20÷5”时,学生很容易先计算减法,再算除法,这是错误的。教师要让学生牢记“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法则,先计算“20÷5=4”,再算“25-4 =21”。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得到巨大的进步。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是从根本上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不再将数学学习看作负担和压力。教师要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猜你喜欢
错误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在错误中成长
用“同样多”解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追根求源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