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12-17 13:10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王蓓蓓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读法小数交流

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王蓓蓓

创新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引起教师的热切关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现实需求出发,在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突出了“课堂、教师、课本”三个中心,只要求学生记忆掌握知识,因而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不能有效地得到发展,特别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见解等得不到表达,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可通过“课前预习——交流——探讨评议——练习——疑问解答”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应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与见解等,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认识。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看法、问题,不打击批评,即使学生有错,也应鼓励他敢于想象、敢于发言、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开展交流,促进学生相互沟通、共同提高;谈体会、谈看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想、说训练。允许学生提出任何问题(尽可能与本节课内容有关),让学生对以往不清楚的问题进行再认识,或初步感知以后的内容,从而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只能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学生的思维会得不到发展,个性也得不到张扬。教师在习题的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处于主体地位,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只是运用一些思考题、难度题来实现,还应让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广度有新的理解和问题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有:

1.通过认知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常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时更易理解,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学生预习“小数读法”后,通过讨论,总结出自己补充的读法“整数部分每级按个级读法来读,然后在后面添上亿字或万字,小数部分不论有几个零,都要读出来”。这样更进一步丰富了读法,区分了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读法的不同之处。

2.通过“发现”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时能发现知识的规律,进而更深一步地去设想、推导,获得现在未做要求,但高年级以后才涉及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大多数学生能按书上的方法找出比较的方法,但有学生认识到“整数比较大小可以用位数的多少来进行比较,而小数不能用位数多少来比较大小”。这样开阔了学生知识的视野,又为后来在学习小数时认识“十万分位、百万分位……”做好了铺垫。

3.通过“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疑问。如在学习画角后,要求画180 度以内的角。学生能较好地运用量角器画出所需的角。在课堂提问中,就有学生提出“190 度的角怎样画?”从知识的角度来讲,可以回避这个问题,但课堂教学更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提出:①先画出一个平角,从顶点再画出一个10 度的角;②画一个170 度的角,但标出的是它的另一部分的大小。这种思考更能展现学生的智慧,更具创新性。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

大量地运用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教具的合理运用,对于一些难点的突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圆面积公式”指导,把圆平均分成8 份、16 份、32 份……再拼合成一个长方形,进一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借助多媒体技术,逐步演示平均分成不同份数后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又如,教学“角的度量”时,让学生用硬纸条、图钉做成一个角,拉动一条边,观察后让学生谈谈看法,从而揭示出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明确。正是由于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空间,从而激励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去认识、去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教师应努力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等,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读法小数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0”的读法和要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答案大放送
怎样读零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