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幸福师生

2020-12-17 15:32江西安福县平都第一小学刘智章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家校志愿者家长

江西安福县平都第一小学 刘智章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郑州市的程倩老师执教8年,写出了200多万字的教育故事、教育随笔。她说,教室是我的世界,你以为我在牺牲,不,当我走进教室,我觉得很幸福!教师应把教育看作幸福的职业。

一、什么是幸福教育

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所以教育以幸福为终极目标。教育从其目的和意义上来说,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幸福能力;就其过程来说,它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生活、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教育要拥有幸福,并且学会创造幸福。

幸福教育对教师来说,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具有职业精神和教育情怀。

幸福教育对学生来说,不是苦学,而是乐学;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是分数论英雄,而是挖掘潜能,多元发展,培养个性,享受学习的幸福并学会创造幸福。

幸福教育对家长来说,不是非议、犯忌,而是与学校同心、同力、同步;不是埋怨、漠然,而是理解、支持、参与学校管理。

二、幸福教育的具体内涵和实施途径

我校主要通过培养幸福发展学生、激发幸福教师动能、开设幸福特色课程、打造幸福高效课堂、创新幸福家校管理、涵养幸福校园文化六项具体措施来实现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1.幸福学生:乐学、自主、个性

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我们积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让学习者感到有趣、有意义。

我们告诉学生,学习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长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每一个学生都是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没有雷同,只有差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捕捉他们的潜能和闪光点,帮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最好的自己。

培养幸福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和要义所在。我校主要在四个方面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让学生获得幸福,并学会创造幸福。一是在素质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以创建特色班级为龙头,以开设社团课程为载体,以建立各种兴趣组队为平台,以举办多种活动为纽带的艺术特色办学之路;二是在课改方面重点深入推进“1+3”大阅读工程(语文课本+国学经典、语文主题丛书、优秀课外读本),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校园生活;三是在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方面(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贫困、单亲、残疾、心理问题等),给学生以温暖和关爱;四是推行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创立了班级裁判庭和学校模拟法庭。

2.幸福教师:修身、情怀、成就

《礼记·大学》中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教师,只有修好了自身,才能去教育好学生。“以身作则”就是教师最好的修养和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教育没有爱,就如无水之池。教育的艺术,无论有多少法则、原理,皆以“爱”为最高宗旨。当付出有了回报,这个回报,是学生爱上了你,学生喜欢听你的课,学生唯你马首是瞻,学生对你尊重,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不断成长,同时你也成长了。这时,你自然会产生一种职业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其过程也许很辛苦,但苦中有乐、苦中有甜。

为激发幸福教师动能,我校积极开展推进“1+2”大阅读工程(教师阅读模式,即教育专著+国学经典、文学名著)、青蓝工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科研团队等等。

3.幸福校园:和美、温暖、创造

我校不仅环境美,人更美。学生天真可爱的笑脸,教师浅浅的微笑,生生之间互相友爱、师师之间和睦共处、师生之间尊重有加、家校之间默契配合。这些,就是幸福的校园。

没有温暖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最多是培训。我们积极倡导教育的引导、激励、唤醒、温情。

学校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教育没有创造,就会死气沉沉;教师没有创造,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创造,大脑就会生锈。

4.幸福课程:多元选择、个性发展

学校在实施“136”幸福教育工程中,进一步整合、改进、提升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形成“7”大特色幸福课程体系:

(1)人文素养课程:“走进安福”“国学经典诵读和咏唱”。(2)学科拓展课程:“语文主题写作”“数学万花筒”“英语口语交际”。(3)科技创作课程:“创意手工”“机器人”“电脑制作”。(4)素质教育课程:“声乐舞蹈”“书法绘画”“球类”“棋类”。(5)语言工具课程:“少儿口才”“相声小品”。(6)实践活动课程:“雏鹰争章”“庐陵采风”。(7)家长课程:把家长引入课堂,开辟学校教育新途径、新视野、新天地、新气象。

5.幸福课堂:主题学习、大阅读、自主探究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

在课改上,我校重点深入推进教师“1+2”和学生“1+3”大阅读工程。学校要求每位语文教师带领本班学生每学期至少读3本书,并上好整本书阅读的导读、交流、汇报课3种课;要求每位数学教师每学期带领本班学生读一本数学课外书;要求其余学科教师积极向学生推荐学科类书籍。我们把阅读课纳入课表,新增了3个阅览室,打造了集书吧、电子阅读机、智能书柜、图书漂流等为一体的阅读环境,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读书,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6.幸福家校:同心、同力、同步

我校主要从10个方面创新幸福家校管理,形成家校合力,共创幸福校园。

(1)开好新生家长会、期中家长会,办好家长委员会。

(2)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进课堂,可以及时了解孩子课堂表现,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观看学生才艺展示,从而了解我校素质教育开展的情况;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

(3)成立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学校在全校招募了378名家长志愿者。学校统一订制家长志愿者服装。在上学、放学时段由家长志愿者与值周教师共同维护校门口秩序,保证师生出入学校的安全。学校重大活动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协助学校把活动办好。一学期下来,参与接待服务的家长志愿者达500多人次。

(4)成立学生课后看护志愿者服务队。针对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接、部分上班族家庭儿童无空接、特殊家庭儿童无人接管的现状,我校成立了200多人的由党员干部、先进教师、热心家长组成的学生课后看护志愿者服务队,解决了一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5)组建三个层面的家长委员会,即校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

(6)全面开展家长培训活动。我校积极聘请家教专家分年级为所有家长分期分批进行授课培训,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育人方法,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达到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7)成立儿童教育研究协会。学校成立人数不封顶的由家教专家、部分有经验的优秀教师、部分家教优秀家长组成的研究协会。协会定期开展活动,研讨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路径和办法。

(8)成立教育基金会。基金会完全由家长委员会负责,每年基金会都会收到来自社会教育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捐赠。所募资金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师生、开展活动等。

(9)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走进课堂为孩子授课。家长授课拓宽了教育渠道,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宽了学生视野,有效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生在新奇、快乐、有趣中获取知识、感受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上课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其中不乏行业的精英,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色绝活,是孩子身边最宝贵的资源。

家长授课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环保、交通、法律、防疫、安全、消防、手工、书法、美食、游戏、生活技能、动手实践等方方面面。

(10)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评选书香家庭和书香家长,让书香家长和书香家庭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阅读转变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

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应然追求。

猜你喜欢
家校志愿者家长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