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下差异化贫困问题测度方法研究

2020-12-17 15:46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戴建忠
营销界 2020年46期
关键词:测度小康变量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戴建忠

一、阿玛蒂亚·森的公理化体育融资扶贫测度方法

基于对1973-1983 年印度农村贫困情况的关注,新德里大学教授Amartya·sen 提出了一种公理化贫困测度方法(axiom poverty scrutinizational road)。该方法假定:在一个完全公平竞争的市场上,贫困和富裕只是衡量货币价值占有量多少的不同标准,不具备政治分析的价值和经济运作的意义;当所有经营者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博弈的时候,政治权力“寻租”和法律权利规制对各个经营者利润的影响只会通过个体能力的高低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有能力的人将获得较高的收入、没有能力的人将没有收入、能力较差的人将获得较低的收入。为此森构建了一个测量农村贫困情况的公理化模型:。在该模型中,是第个人农村贫困缺口 的权重,是一个正规化参数,它依赖于总人数、农村贫困人数和农村贫困线。其中,,表示第个人的收入相对于农村贫困基准线的偏离程度,也就是农村贫困缺口。被计量区域所有收入偏离度经过加权以后所得到的数据基本上可以反映当地的农村贫困状况。客观评价阿玛蒂亚·森的公理化农村贫困测度方法,我们发现此种计量方法具有实际操作上的便捷性和可行性,依据此种方法能够测度印度、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农村贫困的基本状况,对于这些国家存在的“因权力或权利相对剥夺而导致的农村能力贫困”问题可以进行准确诠释。但细心研究后我们发现:①公理化农村贫困测度方法所预定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在完全竞争的农村市场上,政治国家的行政作用力和法律规制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完全摈除权力交换和权钱交易的农村市场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存在的。②农村经营者能力的高低固然会影响到个人的实际或名义收入,但市场主体能力的发挥是受各种外在因素制约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纯粹的农村能力贫困理论是片面的。③此种方法所使用的参数具有识别上的巨大困难。比如农村总人数的识别必然存在统计学上的漏洞、农村贫困人数的识别必然受到物价指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农村贫困线的确定必然受到专家主观赋权的作用。现实中由农村各利益群体参与的协商式民主赋权法又由于群体素质的影响、参与路径的狭窄、参与形式的争执、参与效果的不均而归于低效甚至无效。所以阿玛蒂亚·森的公理化农村贫困测度方法是一种对外在农村环境缺乏全面认知的计量性方法,具有先天的农村适应性缺陷。

二、牛津大学的农村模糊集度量方法

为了改变公理化农村贫困测度方法的缺陷,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OPHY)的学者对农村能力贫困理论进行了创新,并于1975 年推出了全新的农村模糊集度量方法(fuzzy set approach)。该方法假定:导致农村贫困的因素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因素(变量)综合促成的,单纯对一种因素的计量,不能准确反映农村贫困的实际情况,必须采用模糊数学的计算方法对所有变量进行权衡。该方法用一个贫困到非贫困的过渡区间所构造的隶属度函数值来判定个体是否属于贫困,隶属度函数值在0 和1 之间游动;隶属度函数值为0 表示完全属于贫困群体,为1 表示完全脱困;隶属度函数值超过1 表示进入富裕阶段。隶属度函数一般可解释为贫困的倾向程度,也就是个体在各随机变量的支配下的函数值。每个个体都有一个隶属度函数值,将所有个体的隶属度函数值加总,即得到群体总的农村贫困程度。用公式表示为:。相对于每一个隶属度函数,取值均在0-1 之间。客观评价农村模糊集度量方法我们发现,这一方法首次将模糊矩阵理论应用于农村贫困程度的计量,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同时农村模糊集度量方法克服了阿玛蒂亚·森公理化农村贫困测度方法的缺陷,使农村贫困临界值的确定变得更为科学和合理。但这一方法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缺陷:1.每个隶属度函数所采集变量的个体差异性很大而且在不断变化之中,试图在某一时点采集到相对稳态的农村数据极为困难,属于阿罗不可能事件中的一种,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暂时的和相对的。2.两个阈值(0 和1)的选择具有数据武断的倾向,且由各隶属度函数构成的线性函数缺乏足够的“平滑机制”,所得出的结果较为粗糙。3.由于变量中精神性因素计量的困难导致该方法只能计算农村相对贫困的比例,对农村绝对贫困的计量不敏感。4.虽然verma 在2005 年将洛伦茨曲线引入隶属度函数并与基尼系数联系起来,但洛伦茨函数增加了维度贡献率计算的难度,使得改进后的农村模糊集度量方法仍然不能满足农村贫困研究的实际需求。

三、农村贫困多维函数测度方法

自计算机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对信息价值和信息存取能力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村贫困数据的统计领域,人们开始尝试将信息变量嵌入到农村贫困累积函数之中,并以此来衡量全球农村贫困影响因子和农村反贫困措施。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时代,信息匮乏是知识贫困的主要表现形态。拥有足量有效信息的人是富有的;反之是贫穷的。”尽管学术界对于信息匮乏引发农村贫困的内在机理并不清楚,但美国学者米塞利还是于1997 年将复合信息分布指数用来测度农村贫困问题。该测度方法认为传统的农村贫困测量指数都会遗漏一些信息,比如因科技信息匮乏而导致的农民贫困问题、某些因不可抗力(疾病、自然灾害、战争等)而导致的农村贫困情况、因政治动乱而导致的农村流动性贫困、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农村边缘性贫困、因官僚腐败而导致的农村体制性贫困、因区域发展失衡而导致的农村差异性贫困等等。这些信息的遗漏不仅使得纯粹计量学意义上的农村贫困测度指数失灵,而且还会导致农村单调函数的变异,进而使统计结果异化。基于此种认识,Miceli 认为必须把信息作为农村贫困评价的干扰变量,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农村贫困事件(experiment)来说,假定有个可能出现结果的先验概率为那么当事件发生后,各种外在的信息(infomation)会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假定事件发生的后验概率为,那么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的差异性“熵函数”就代表了信息变量对个体贫困的影响程度,把这些差异性熵进行排序就会得到一个由低到高的复合指数序列,对各序列指数的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到一个基准农村“贫困线”。后来日本学者maasoumi 用这一指数对印度尼西亚家庭农村贫困情况和以色列的社会农村贫困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科技信息的缺乏、印尼的政治动荡因素、以色列的宗教冲突问题是导致这两个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重大外生变量。客观评价农村信息多维函数测度方法,我们发现多维测度方法具有可分解性、适用性和现代性等优良特征,但同时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农村信息多维函数测度方法具有数据获得上的诸多障碍。如何根据多维贫困理论设计出能够全面深入反映农村贫困特征的变量并获得相应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欧洲学者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调查公司也很难获得农村就业、农地赋权、农村安全、农民体面出门能力、农业心理和农民主观福利这五个重要维度上的数据。2.农村“贫困线”即农村贫困临界值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管随意性,都没法经得住农村实践的考验。3.各外生变量间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极为复杂,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人类尚不能穷尽大千世界的一切可能。因此用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值得商榷的。4.各变量权重的确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人为性,这会在极为隐蔽的情况下破坏农村客观统计数据的真实表达。

四、小康指数评价法分析

基于以上几种贫困测度方法在计量学上的缺陷,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一种基于贫困参照标准的小康指数评价法,该方法认为贫困问题是和小康问题、富裕问题紧密相关的概念,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程度必须参照测定区域所制定的小康标准和富裕标准,而不能单纯从贫穷数字上来理解贫困问题。该方法首先提出了衡量小康问题的60 条标准,接着把这些标准依次分成六大模块,即社会结构模块、人口素质模块、经济效益模块、生活质量模块、社会分配结构模块、社会稳定模块和社会秩序模块。在经过专家的主观赋权之后,将各项指标所得权数相加,当结果超过小康均值的时候,表明该地区较为富裕;结果低于小康均值的时候,表明该地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当结果低于随小康标准而不断变化的临界值的时候,表明该地区较为贫困。

猜你喜欢
测度小康变量
我家的小康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抓住不变量解题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我家的小康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也谈分离变量
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