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选择与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吗?
——基于经营范围相似度的分析

2020-12-17 07:44陈丽英李婉丽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审计师竞争对手决策

陈丽英,李婉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会计学院,上海 201620)

一、引言

企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外部审计师,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代理成本、董事会能力、审计收费和审计师声誉都是影响审计师选择的重要因素[1],同行公司的选择也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方面。那么,企业会与竞争对手共享(或同聘)审计师(1)如未特别说明,本文中的审计师均指为企业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吗?从竞争动机的方面考虑,共享审计师存在专有信息外溢的风险,而专有信息往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同行竞争企业会尽量规避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2]。然而,匹配理论却认为企业与外部审计师之间具有匹配性,企业尤为看重审计师的行业优势与专家服务,相似的客户往往会选择相似的审计师,当公司与当前审计师的其他客户匹配性较低时,会考虑更换审计师[3]。从这个层面上分析,会颠覆传统的已有认知,即同行公司可能更倾向于共享审计师,以得到更专业的行业专家服务。尽管存在两方面的争议,但可以得到的共识是,专家优势和信息外溢风险是企业选择外部审计师时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企业会在享受审计专家高质量审计服务与保护企业专有信息外溢之间寻求平衡。本研究试图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同行竞争对手之间的审计师共享问题。

审计师共享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学者们热衷于探讨企业并购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审计师共享问题,较少研究竞争对手之间共享审计师的可能。另外,审计师选择相关研究得出的非常有价值的结论是,审计师并不仅仅是财务报告的鉴证者,更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介与信息渠道[4]。而要验证审计师的信息中介角色,同行竞争对手无疑是一个更好的视角,因为竞争对手间更在乎和渴求增量信息,对专有信息的保护也更谨慎。研究竞争对手的审计师选择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在高质量信息渠道与专有信息外溢风险间的艰难抉择。基于此,本文以同行竞争对手为切入点,选择大样本数据,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共享(或同聘)审计师的问题。

本研究可能的贡献在于:(1)检验了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即企业如何选择审计师,研究结论验证了竞争动机,但也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知,发现企业对享有行业专家服务的考虑会超过对专有信息外溢风险的担忧;(2)从财务层面构建了衡量竞争对手的方法,竞争对手的识别属于情报学的范畴,需要运用决策树、情感分析等算法,较为复杂,本研究借鉴公司产品相似性的行业分类方法,以收入排名和企业经营范围的相似度识别竞争对手,更为直接和简单[5];(3)验证了审计师共享的外部性,共享审计师是否会引起信息外溢是一个敏感问题,很难直接检验,本研究用共享企业经济决策的相似性来间接验证,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审计师所承担的信息渠道与信息中介角色,拓展我们对审计师角色的已有认知。

二、文献回顾

已有关于外部审计师的研究集中于关注其在财务报表鉴证中的角色。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审计师同时是一个可靠的信息中介,具有传递信号、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学者对审计师信息角色的探讨大多基于共享审计师的视角进行分析。共享审计师也叫同聘审计师,指企业与客户或竞争对手共同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

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企业并购中的审计师共享与选择问题。研究发现,78%的企业并购后会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避免与并购另一方共享审计师[2]。共享审计师可以促进信息传递,降低并购方的信息获取成本,从而加快交易速度,带来更高质量的并购,作为信息中介,审计师能够缓解并购中的信息不对称[6]。Dhaliwal等进一步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共享审计师仅对主并方有利,可以获得较低的溢价,但会损害被并方的利益[7]。Bae等的研究也证实,审计师会为客户提供信息便利,其遵从独立审计准则的问题令人质疑[4]。上述研究隐含的前提是,审计师会将客户信息向第三方透露,审计师有动机和机会提供信息资源给客户。

在是否选择与行业竞争者共享审计师方面,现有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持竞争动机观的学者认为,企业对信息外溢风险非常敏感,担心注册会计师会将其掌握的公司核心私密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他们急切地想要降低信息溢出成本,阻止专有信息的损失,因此一般不愿意与同行业竞争者雇佣相同的审计师,尤其是处于寡头地位的企业[2,8]。赞成共享审计的学者们则认为,外部审计师作为一个信息中介,拥有大量非公开的增量信息,能够为管理层提供信息便利[3]。作为一个知识丰富、信息充沛的行业专家,他们熟悉特定的供应链或行业并购,即使企业与竞争对手同聘,仍然能得到高质量的专家服务并节约成本,越集中的行业审计师集中度也越高[9]。因此,从信息中介和专家优势方面来考量,共享审计专家带来的益处超出信息外溢的潜在成本。在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审计师时,公司必须在审计专家带来的好处与敏感信息外泄风险间进行权衡。

国内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了并购交易、上下游供应链和持股关系中的审计师共享问题。并购方面,姚海鑫等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跨地域、跨行业并购中,共享审计师对并购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10]。供应链既是经济链也是信息链,且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信息具有互补性,具有知识溢出效应,基于供应链关系的审计师共享能给企业带来很多益处。杨清香等发现,与客户共享审计师是减少公司错报和提高审计质量的新机制,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尤其是降低与销售相关事项的财务重述[11]。刘文军等从财务分析师的角度,研究了券商与客户公司共享审计师对券商旗下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发现审计师会将客户信息向券商旗下财务分析师透露,会计师事务所是分析师预测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12]。蔡利等进一步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共享审计师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预测偏差,且降低的能力会受到供应商或客户重要性的影响[13]。除了上述方面,研究者同时探讨了具有持股关系的不同企业共享审计师带来的信息共享效应,发现共享审计师会在持股双方之间充当信息传递的“桥梁”,通过同时收集双方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14]。

综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现有关于共享审计师的研究大多从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角度展开,且多以并购为背景,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现有研究虽然关注到了审计师的信息中介角色,但更多是基于信息共享效应的探讨,对专有信息外溢风险尤其是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所带来的信息外部性的实证研究仍然不足,尚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空间。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拓展,将研究对象推广到所有上市公司,探讨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审计师共享问题,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在审计专家优势与敏感信息外溢间的权衡,同时探讨共享审计师对同行竞争企业经济决策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是存在各种关系和网络,而不全是公平交易[15]。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社会,社会关系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利益的连接纽带,社会关系背后往往隐藏着信息流[14]。外部审计师不仅仅是财务报表的鉴证者,更是一个可靠的信息中介,是企业信息环境的重要元素[4]。尽管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相关规范,要求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对客户信息保密,但为了维护与客户的社会关系,信息溢出行为仍可能发生。审计师有动机也有机会为客户提供信息便利:动机方面,审计服务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商品,处于低增长行业且市场竞争激烈,审计师有与客户利益联结的动机,审计师作为连接不同客户的信息中介,可以准入大量非公开的敏感信息,为了留住潜在的客户或契约,提升自身作为信息或知识中心的地位,会为客户提供其需要的增值价值;机会方面,审计师与客户在被审计期间内需要频繁联系,有各种机会提供信息给客户,尤其是软交谈的会面(“soft talk”)。无论是正式的会议还是非正式会谈,甚至是共进午餐或晚餐的时间,审计师都可能无心或有意地泄露同行公司的专有信息。其中,关于最佳实践或会计处理方法(如账户归集方法、准则的应用等)的信息最易被传播[16]。在涉及持续经营、未来现金流的前瞻性评价以及讨论风险和机会时,审计师都会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给客户,审计师显然是一个可靠且实惠的信息来源。

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追求信息互补不同,竞争对手间的信息往往具有排他性,拥有增值信息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这些增值信息往往就是公司的专有信息,包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私密配方、战略规划等。审计师在评估公司重大错报风险、验证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评估未来现金流、分析会计估计合理性等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大量专有信息。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师也希望获取更多相关的客户专有信息[17]。这些专有信息一旦外溢,将会伤害公司,破坏公司的竞争优势。如前文所述,外部审计师有动机也有机会充当信息中介,与客户高管的随意会话、关于最佳实践的讨论、对审计程序合理性的验证等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外溢的渠道[18]。同行竞争企业不仅产品相似,商业流程也相似,专有信息一旦外溢给竞争对手,对公司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会影响公司未来前景,使其失去竞争优势。因此,这种信息外溢的潜在风险足以影响公司对审计师的选择。除了信息安全性的考虑,专有信息外溢的成本也非常高。企业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前期往往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敏感信息的外溢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打击,挫败企业创新的动力。因此,出于对专有信息成本及安全性的考虑,公司会尽量避免与同行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当两个公司的经营范围或提供的产品相似时,更易成为直接竞争对手,竞争性动机更明显,信息外溢的代价也更高,因此共享审计师的意愿更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

H1:同行业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较低。

企业在选择审计师时会考虑自身经营特点及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激烈的竞争会降低公司披露专有信息的趋向[19]。作为一个潜在的信息资源,审计师的信息角色在特定情况下会被放大,尤其是公司对增量信息的需求增大时。当行业竞争程度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时,市场上资源比较充裕,产品的平均收益较高,企业对增量信息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降低,市场上的资源更为紧缺,企业需要与同行争夺相同的消费者与市场份额,对增量专有信息的获得和溢出变得非常敏锐。专有信息往往涉及公司重要的战略规划、成本结构、特定顾客、产品的独特工艺及重要的资源等,这些信息外溢会严重影响公司声誉,甚至颠覆公司的市场地位。因此,高竞争行业的公司对增量信息的需求和保护更强。为了规避被竞争对手掠夺的风险,所处行业竞争激烈的公司会限制专有信息流向潜在的竞争对手[20-21]。此外,竞争性行业的公司产品替代率更高,产品存活的威胁更大,专有信息外溢和损失成本更高[22]。因此,处在高度竞争行业的公司与同行竞争对手同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可能性更低。在特定情况下,对专有信息外溢的担忧甚至减少了公司聘任更高资质审计师的可能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

H2:当企业处于竞争性较强的行业时,与同行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更低。

审计师具有为客户提供信息便利的动机,但并不是所有的审计师都有充分的知识和资源承担信息中介角色,行业专家更可能提供高质量信息给客户[18]。审计专家往往具备充分的商业知识、丰富的审计经验以及行业培训或从业经历带来的特定知识,使其能更好地理解管理层的动机和意图,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审计产品。从审计师的立场来看,他们更倾向于服务同行客户,因为可以提高自身的行业特定知识,提升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审计市场份额较多集中于增长迅速、同质性强、投资机会多的行业[23]。在审计相似公司时,熟悉的产品模式、商业流程和会计处理也会发展审计师相关的附属专业知识,帮助其成为特定领域的行业专家,并通过规模经济提升审计效率[24]。

公司同样可以从审计专家中受益。较优的专家质量反映了他们深入的行业知识,在自身擅长的行业具有会计审计知识的应用优势,能够提升企业的会计质量[25];审计专家经常应用相似的审计程序,有更高的审计效率;行业客户多可以降低固定成本,减少边际成本,通过规模经济节约企业的审计费用[26]。更为关键的是,选择审计专家可以得到价值增值的信息,减少公司的信息索取成本[4]。因此,与竞争对手共享审计专家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因为审计专家更熟悉特定的供应链,通过协同效应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当代理成本较高,董事会能力欠佳时,公司更倾向于优选行业专家做外部审计师。此外,从声誉成本的角度分析,审计专家更重视自身口碑,更爱惜自己的“羽毛”,往往拥有更好的职业操守。为了避免声誉损失及诉讼风险,审计专家泄露客户公司重要专有信息的可能性更小。从这方面来看,享受审计专家信息优势的考虑会超过企业对专有信息外溢的担心。基于上述多方面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

H3:当外部审计师为行业审计专家时,会削弱或改变企业不愿与同行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倾向。

现有的审计准则明确禁止审计师充当客户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对非审计服务也有严格限制,因此,为客户公司经济决策提供信息帮助是背离现有准则的。然而,审计师信息中介的角色被广泛认可,其在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中的作用也被许多学者所证实[28]。对行业内的不同竞争企业来说,在做出重要的经济决策前,都会寻求可靠的增量信息支持自己的决策,而信息是有成本的,外部审计师就是一个有效的信息资源。审计师处于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准入大量非公开的信息,获取许多有价值的增量信息,帮助客户管理层决策。作为一个可靠的、切实可行的信息来源,审计师拥有全面的客户运营知识,熟悉客户行业,也会为客户专门开发一些知识和信息资源。其拥有的信息优势可以减少企业决策前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公司的经济行为。从这个方面来看,共享审计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决策。

匹配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也对共享审计师影响企业经济决策做出了解释。从匹配或相容的角度来看,相似的审计师往往导致相似的客户:一方面,审计市场份额更多集中于增长迅速、同质性强、投资机会多的公司,审计师与客户在互相选择时会注重彼此的匹配与协调[3,27];另一方面,同一审计师的不同客户往往会有相似的会计处理,如账户汇集方法、资金误用甚至舞弊手段等,而关于最优会计实践的处理更易被推广。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公司的经济政策会受到公司高管所处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如社会关系、教育关系(校友等)、职业(工作)关系等。共享社会网络的管理层会有相似的资本投资决策,投资偏好和管理风格类似,同一地区和行业更显著[28]。当不同企业共享审计师时,彼此会受到审计师的影响。

本部分将探讨共享审计师对同行竞争对手经济决策的影响,同时检验公司专有信息是否外溢。专有信息的外溢往往很难被发现,企业自身无法感知到审计师是否外泄了专有信息,也没有替代的直接验证渠道。然而,不同企业经济决策的相似性提供了一种检验思路,按照这一思路,如果同行公司间专有信息的外溢行为存在,且是通过外部审计师传播的,那么聘用同一审计师的不同企业可能会有相似的公司决策。因此,通过比较共享审计师的不同企业经济决策的相似性,可以间接验证共享审计师是否导致了专有信息的外溢。本研究假定,如果企业的专有信息被外部审计师转移了,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4。

H4:共享审计师的同行竞争企业会做出相似的经济决策。

四、研究设计

(一)经营范围相似度、竞争对手与审计师共享

1.变量测度

(1)经营范围相似度和竞争对手

传统竞争市场分析理论提供了许多识别竞争对手的具体方法,如决策树、情感权重算法、社会网络分析、关键因素测评法等。这些算法专业性强,计算比较复杂。Hoberg和Phillips运用文本分析技术,通过检索公司年报中关于产品的细节描述,提出了产品相似性的概念及衡量方法[5]。本研究借鉴该方法,用公司经营范围的相似性(Scop-Sim)来测度竞争对手,同行业两个公司的经营范围越相似,越可能成为竞争对手。考虑到公司规模的影响,我们将收入规模相近且经营范围相似的不同公司定义为竞争对手。最终衡量竞争对手的方法为:每个行业的公司按收入规模划分为十分位,每个分位区间取收入最高的前三位企业,这三个企业彼此间比较经营范围的相似性,得到三个不同的产品相似度值,值越高,越可能成为同行竞争对手。经营范围相似度值最高的两个企业(规模相似)彼此为竞争对手(Comp)。

对于行业分类,我们采取证监会最新的行业分类方法(2012年),从A到S,共有90个行业分类。对行业内公司做十分位分类是为了保证可比较样本的规模相似。每个行业的每个分位区间取收入最高的前三个企业,是借鉴了Aobdia的研究方法[2],因为处于同类企业领导者的公司更有动机保有自身的市场先驱地位,对竞争更为敏感;同时,也是为了研究便利,保证样本公司的数量与得到的经营范围相似度指标的数量一致。经营范围相似度的衡量,我们借助京东AI开放平台中的短文本相似度软件(http://neuhub.jd.com/order/historylist)得到。每两个企业可以得到一个经营范围相似度值,其中一个企业被称为样本公司。经营范围取自国泰安数据库,由于2015年数据库才有该指标完整的数据,因此全部样本只取了2015—2018四个年度。研究中只考虑了A股主板上市公司,扣除资料不全的企业,最终本文得到样本4323个。由于样本是两两匹配进行研究,因此可以得到4323组配对的观测值,其中共享审计师的观测值328个。

(2)共享审计师及审计专家

当两家公司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时,称为共享审计师或同聘审计师(Share_Aud)。

对审计专家,我们用连续变量衡量,以审计师行业专长来衡量[11]。行业专长用审计师的行业市场份额(ISA)衡量。为避免收入为负无法取平方根的情况,本文采用客户的总资产衡量。

(1)

(3)行业竞争程度

行业竞争程度HHI用连续变量表示,以Herfindahl指数即企业收入的行业市场份额衡量,该值越小说明行业竞争程度越高。

2.模型构建

Share_Audijt=β0+β1Scop_Simijt(Compijt)+∑βkControlskijt+εijt

(2)

模型(2)用以检验H1。t表示年度,i为样本公司,j为同行业配对公司;Share-Aud为虚拟变量,当公司i与同行公司j共享同一审计师时,取值1,否则为0;Scop_Sim为公司i和j经营范围的相似度,相似度越高,两者越容易成为竞争对手;当i、j公司经营范围相似度为行业同分位区间最高时(三个值比较,大于行业同分位区间值的中位数即为最高),假定两公司为竞争对手,此时Comp取值1,否则为0。

控制变量Controls包括以下指标:资产(lnAT)、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Lev)、资产周转率(Aturt)、流动比率(Curr)、资本强度(Capint)、账面市值比(MTB)、销售增长率(Grow)、融资(Finance)、部门数量(Busseg)、是否有海外业务(Foreign)。上述变量均取i和j两公司的均值。同时本文还选取了两公司资产和账面市值比的差异作为控制变量。控制变量中同时加入了年度Year和行业变量Ind。

Share_Audijt=β0+β1Scop_Simijt(Compijt)+β2Infit+β3Scop_Simijt(Compijt)×Infit+∑βkControlskijt+εijt

(3)

模型(3)加入了变量Inf,以验证H2和H3。Inf分别表示行业竞争程度(HHI)及外部审计师行业专长(ISA)。

(二)审计师共享与经济决策的相似性

本研究选择投资决策来探讨企业经济决策的相似性。之所以选择投资决策,是因为投资决策是企业最关键的决策,投资决策的优劣会影响公司和管理层未来是否成功。借鉴Fracassi和Shue的研究方法,本文应用两阶段的设计来检验企业操控性经济决策的相似性,从资本决策和非资本决策两方面关注企业的经济决策[28-29]。第一阶段模型如下:

INVit=α+β1LnATit+β2TobinQit+β3CFit+β4LEVit+β5CRit+β6LOSSit+β7RevGrowit+β8Tangiit+β9OCit+β10AGEit+β11INVt-1+Year+Ind+εit

(4)

模型(4)中t表示年度;i为样本公司;INV为资本支出;TobinQ衡量企业价值;CF表示现金流;CR表示现金比率;LOSS表示是否亏损;RevGrow衡量收入增长率;Tangi表示有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OC表示营业周期,为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AGE表示公司上市年限;INVt-1为上年资本支出。模型的残差ε为操控性投资决策的结果,即非效率投资,命名为XINV。

RDit=α+β1LnSalesit+β2MTBit+β3CFit+β4ROAit+β5CFVit+β6Tangiit+β7DIVit+Year+Ind+εit

(5)

上述模型衡量非资本决策,关注企业的研发政策。RD表示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率,LnSales衡量收入规模,MTB表示账面市值比,CFV表示现金流波动性,DIV衡量是否支付股利。模型的残差ε为操控性研发决策的结果,命名为XRD。

第二阶段模型用以验证H4,即是否审计师驱动了公司经济决策的相似性,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εit-εjt|=α0+α1Share_Audijt+∑αkControlsij+δijt

(6)

模型(6)中因变量∣εi-εj∣为公司i与公司j操控性经济决策的差异,分别用资本投资决策(XINV)与研发政策(XRD)衡量;预期系数α1显著为负。控制变量Controls同模型(3),但排除了融资、部门数量、是否有海外业务变量,同时加入了公司所处的地域(Dy)。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样本公司中平均约7.60%的企业会选择与同行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Share_Aud),整体比例较低;企业与同行竞争对手经营范围相似度(Scop_Sim)均值为45.4%,相似度比较高,同行企业经营范围相似度最高可达到88.8%;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程度(HHI)用企业收入的行业市场份额衡量,均值为0.059;外部审计师行业市场份额的平均值为0.076;8.8%的样本公司与竞争对手位于同一省域(Dy)。

(二)回归分析

1.经营范围相似度、竞争对手与审计师共享

表2列示了经营范围相似度、是否是竞争对手对共享审计师影响的回归结果,用以验证H1。列(1)检验经营范围相似度对共享审计师的影响,Scop_Sim的系数为-2.412,方向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经营范围相似的企业共享外部审计师的可能性较低。竞争对手Comp指标的回归结果如列(2),Comp系数为-1.14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z统计量为-2.740),说明当行业内经营范围高度相似的两个企业互为竞争对手时,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更低,H1得到验证。

表2 经营范围相似度、竞争对手与审计师选择

从控制变量来看,业务部门数量Ave_Busseg、海外业务变量Ave_Finance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说明业务更为复杂的企业共享审计师的概率高,可能的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或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审计专家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以适应其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另外,资产规模大的企业(Ave_lnAT)与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更低,平均负债比率Ave_Lev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说明负债水平高的企业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较低,可能的原因在于,负债水平高的企业财务风险也高,并不想被竞争对手获知真实的财务状况。账面市值比差异变量Diff-MTB显著为负,表明账面市值比相差较大的企业共享审计师的意愿较低,企业更愿意与旗鼓相当的对手共享审计知识与资源。

表3 企业规模对竞争对手审计师选择的影响

考虑到规模的显著影响,本文将样本公司分为大企业与小企业,定义资产规模大于行业中位数的样本为大企业,研究不同规模企业的审计师选择差异。行业领导者往往有动机保有自身的市场先驱地位,以实现价格撇脂和规模经济[30]。从表3结果来看,Comp系数为-1.215,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而小企业中这一系数并不显著,说明大企业与经营范围高度相似的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更低,而小企业对专有信息的保护意识没有大企业敏感。

2.行业竞争程度对同行竞争对手审计师选择的影响

表4列示了H2的检验结果,从列(1)的研究结果来看,经营范围相似度Scop_Sim与行业竞争程度HHI的交叉项系数统计上并不显著。列(2)给出了行业竞争程度HHI对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影响的回归结果,与预期相符,交叉项Comp×HHI系数显著为负(-9.442),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z统计量为-1.770),说明当行业竞争更激烈时,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更低,H2得到验证。

3.外部审计专家对同行竞争对手选择审计师的影响

表5为H3的检验结果。从列(1)的结果来看,交叉项Scop_Sim×ISA系数为28.017,z统计量为1.720,在10%的水平上显著;从列(2)的回归结果来看,竞争对手与审计行业专长的交叉项Comp×ISA系数显著为正,系数为10.521,z值为1.970,在5%的水平上显著。综合列(1)、列(2)的结果,H3得到验证,说明当外部审计师为审计专家时,会改变同行竞争对手不愿共享审计师的倾向。

表4 行业竞争程度对共享审计师的影响

表5 审计专家对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影响

表6 共享审计师对经济决策相似性的影响

4.审计师共享与投资决策相似性

从表6列(1)的回归结果来看,Share_Aud系数为-0.008,与因变量|εi-εj︱呈显著负相关,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p值为0.015;从列(2)的回归结果来看,Share_Aud的系数为-0.006,与因变量研发决策的相似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p值为0.044。H4得到验证,说明共享审计师的同行企业会有相似的经济决策。

本文进一步检验了信息外溢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如表7所示。因变量ABS_XINV表示非效率投资的绝对值,Share_Aud系数为-0.006,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因变量ABS_XRD表示非效率研发支出的绝对值,Share_Aud系数为-0.005,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共享审计师虽然有专有信息外溢的风险,但这种外溢减少了企业的非效率经济决策,提高了企业投资和研发的效率,对企业是一种正面影响。

进一步地,表8检验了共享审计师对企业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发现了其中审计专家的积极作用。自变量ISA与因变量均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031(p值为0.011)和-0.034(p值为0.002),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外部审计专家会降低企业的非效率的经济决策,不管是资本投资决策还是研发决策。

表7 共享审计师对操控性经济决策的影响

表8 审计专家与企业投资效率

(三)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问题及反向因果关系的检验

共享审计师的选择是否会导致企业调整自身的经营范围以避免同业竞争关系呢?即是否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呢?这是影响研究结论可靠性的主要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较难找到合适的影响企业经营范围的工具变量。因此,本文运用下列方法解决反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一是对自变量取滞后一期的值(审计师共享的数据选择2016年、2017年、2018年);二是做变化分析,即对因变量和自变量t-1到t年度的变化做回归分析。

从表9来看,当自变量取滞后一年的数据时,结果仍然显著,经营范围相似度Scop_Sim、竞争对手Comp均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布为-1.777(5%的水平上显著)和-0.985(1%的水平上显著)。表10将自变量和因变量取t-1年到t年的变化值,回归结果仍然显著,ΔScop-Sim和ΔComp均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1.164和-0.298。从表9、表10的结论看,研究结果稳健,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

表9 稳健性检验一

表10 稳健性检验二

2.替代变量

为了保证本文结论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稳健性测试,具体结果见表11。

第一,改变竞争对手Comp的衡量方法,将经营范围相似度在前25%的企业作为竞争对手。研究发现,回归系数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H1再次得到验证,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

第二,行业竞争程度(Subs)用行业集中程度衡量,即行业内销售额最大的4家公司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该值越大说明竞争程度越低[22,31]。当行业集中程度小于样本中位数时,说明行业竞争性强,此时Subs取值为1,否则为0。研究结论不变,H2得到验证。

第三,改变审计专家的衡量方法,以中注协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为依据,将国内十大(Big10)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专家。H3同样得到验证。

表11 稳健性检验三

3.其他经济决策

对H4的检验,以其他经营决策替代投资。经营决策主要指企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支出(2)OPit=α+β1LnATit+β2ROAit+β3CFit+β4TobinQit+Year+Ind+εit,OP=(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期初资产。,结果见表12。审计师共享Share_Aud的系数为-0.009,在5%的水平上显著,研究结论仍然一致,H4得到验证。

六、结论

本文探讨了公司间经营范围相似度对其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本文将收入规模相近且经营范围相似的不同公司定义为竞争对手,检验了竞争对手间的审计师共享行为。对经营范围相似度的衡量,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借助京东AI开放平台中的短文本相似度软件得到。研究发现,经营范围相似的同行企业共享外部审计师的可能性较低,当两个企业互为竞争对手时,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更低;行业竞争程度会放大竞争对手共享审计师的负向关系,而当外部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时,会改变同行竞争对手不愿共享审计师的倾向。本文同时探讨了共享审计师给同行竞争企业带来的经济影响,发现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同行竞争企业会有相似的投资决策,共享审计师提高了企业投资和研发的效率,而这主要得益于审计专家发挥的积极作用。

表12 稳健性检验四

研究发现,审计师不仅仅是一个财务报表的鉴证者,更是一个知识与资源丰富的信息中介与来源,能够为企业提供信息便利,提高经济决策的效率和价值。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研究结论需要被谨慎地解读,它并没有背离现有的审计准则,也并不意味着审计师独立性的缺失。审计师的信息角色更多的是给予客户企业正向的指导和建议,其对企业的经济影响较小,并不会影响审计师的鉴证角色。

本文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局限性,例如没有将全样本纳入研究范围;探讨审计师的行业专家作用时,未考虑存在盈余操纵行为公司共享审计师的可能性,对共享审计师经济后果的研究没有考虑经济决策在不同公司间的影响差异,没有考虑审计师和客户公司的关系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等,这些也成为未来还可继续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审计师竞争对手决策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竞争对手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